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竞聘 > 弟子规思想 浅谈《弟子规》中朴素的民本思想

弟子规思想 浅谈《弟子规》中朴素的民本思想

来源:竞聘 时间:2019-10-15 07:48:58 点击:

浅谈《弟子规》中朴素的民本思想

浅谈《弟子规》中朴素的民本思想 张立柔 【摘要】《弟子规》作为古代重要的文化经典,虽然产 生于封建专制的高峰期,却闪耀着民主的光芒。它的民本思 想主要体现在不为尊者讳、体现普爱价值、尊重低位者和认 可人的差异性等方面。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颇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学童启蒙读 物,它成文于清初,其根本的思想依据是维系封建伦理的儒 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本源虽然强调克己复礼,但是孔孟思 想中已经有很多可贵的民主思想,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在上位,不陵下;

在下位,不援上”(《中庸》十四章)。以后出于封建专制 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不断被过滤、利用、阐释、强化,董 仲舒、二程、王阳明等对儒家学说多有发挥,也不乏进步思 想,但总的来说,强调的是封建道统和唯心主张,致使后世 学人接受的儒家影响多是对思想的禁锢、对欲望的泯灭和对 君上的服从。《弟子规》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其时专制思 想已是登峰造极,在这个背景下,《弟子规》尚能传承儒家 中的民本思想并能有所拓展,更显得难能可贵。

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悲悯苍生, 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以尊敬卑这样的发展历程,是民 主思想的启蒙。《弟子规》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亲有过,谏使更。”——不为尊者讳。父母也有 犯错的时候,要尽力为之纠错。

《弟子规》第二部分“人则孝”专讲如何孝敬父母,其 中有一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子女固然要孝敬父母,但是父 母不是圣人,父母也有糊涂的时候,也有犯错的时候,他们 不是什么都对,不一定都比子女高明,这就将父母从凛然不 可侵犯的尊位上请了下来,赋予了他们和子女一样的人格。

《弟子规》进一步指出,在父母有错的时候,子女不能为尊 者讳,而是要努力帮助父母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也就是“谏 使更”,这不是对父母的冒犯,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尊敬父 母,这一点是许多古代典籍无法具备的思想高度,推而广之, 上级、尊长、权威乃至最高统治者,都不是圣人,都有犯糊 涂的时候,作为下级、后辈乃至一般平民,都有向他们指出 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义务,这不是意味着对他们的不 恭,而恰恰是对他们另外一种形式的尊重。不仅如此,《弟 子规》有宏观上的认识,也有微观上的考量,那就是要讲求 策略,讲究方法。态度要诚恳,时机要把握,而且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父母与子女,上级与下级,统治者与老百姓,地 位上有尊有卑,从人格上来说都是平等的,当然《弟子规》 更多的是强调卑者如何对待尊者,但是反过来,尊者读了这 些内容,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卑者呢?这正 是《弟子规》在这一点上的价值所在。2、“凡是人,皆须爱。”——体现普爱价值。我们生 活在同一个世界,爱的阳光应该普照众人。

在“泛爱众”一节中,《弟子规》首先指出:“凡是人, 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管对任何人,都应关爱有加, 一视同仁,不论聪明还是愚笨、富贵还是贫贱,不论种族国 界,不论老少男女,都要如同苍天和大地一样给予承载、宽 容和保护。虽然其中有仁者爱人、普度众生的宗教因素,但 是仍然可以看出《弟子规》具有普爱大众、普天之下人人都 有获取爱的权利的主张。

3、“待婢仆,慈面宽。”——尊重低位者。对待地位 低下的底层民众,更须慈爱宽仁。

《弟子规》中“泛爱众“一节说:“待婢仆,身贵端。

虽贵端,慈而宽。”是说对待家里的奴婢和仆人,本身要注 重端正庄重,不可轻浮随便,而且要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

对待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下人能够如此,推而广之,对待社会 上的下层人士,弱势群体、最普通的劳动者也应该具有仁慈 宽厚的情怀。虽然它没有达到人人生而平等的高度,但是至 少它体现了对地位低下者的同情和尊重。

4、“同是人,类不齐。”——认可人的差异性。同样 是人,类别并不整齐,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组成我们这个复 杂的社会。

综上来看,《弟子规》中体现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初步追 求人格平等,它并未否定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它主张不管对上、对下、对同类,应该仁慈为怀,一视同仁,以期普 天同乐,和而同乐,这种思想在文中虽然很有限,却很宝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