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儿童美教中创新性的培育】 如何培育创新文化

【儿童美教中创新性的培育】 如何培育创新文化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1-08 07:56:53 点击:

儿童美教中创新性的培育

儿童美教中创新性的培育 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儿 童美术教育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在 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单纯依靠教师示范和讲解、学生临摹 等方式来学习美术,练习技法,这是不够的。虽然这样做能 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法,也能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长 此以往便会造成儿童的思维里滋长惰性,创造力衰退,造成 儿童学画思维的公式化、死板化和模式化,影响到儿童天性 的发展,孩子的童真、童趣被扼杀。故此,儿童美术教育策 略必须创新。

一、利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术的天然兴趣培养创 造性思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 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1]。儿童的天性是 活泼好动,他们敢于大胆想象,对周围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看 法和固定的认识,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幻 想,甚至天马行空。在他们眼里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生活世界的很多认识是对成人认 知和成人思维模式的颠覆。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 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以及独特的想 象力,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释放他们的想象空间,将眼睛看 到、心灵感受到的丰富而奇特的生活世界转化为色彩斑斓、 造型独特的美术世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我教授粘贴画《灿烂的春天》时,先展示卡纸、剪刀 等教具,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起他 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跟老师之间提问回答的互动过程中 思索问题、发现问题,丰富想象的内容,然后教师鼓励儿童 把头脑中想到的画面表现在作品里,从而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得到激发,活跃的思维得到具体呈现。特别重要的是,这一 过程需要教师合理、科学地引导儿童进行大胆的、奇特的想 象,充分发挥儿童富于想象的天性。一旦儿童的想象天性和 形象性思维特性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加上 老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天性中许多具 有灵性而又奇特有趣的想象。倘若如此,这将成为他们学习 美术乃至其他科学的巨大推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 目的。正如有专家指出的,儿童在“色彩、线条、形状、质 感、节奏等方面培养起来的敏感”将极大地推动其“生命潜 能”的挖掘[2]。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 好奇心。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 激发他们特有的创作灵感和积极的思维意识。儿童对美术的 兴趣与生俱来。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每个孩子都是艺术 家,他们都有与生俱来的对绘画的兴趣,作为儿童美术教学, 应该研究和探讨怎样去启迪与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搞好儿 童美术教学的关键。”[3]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 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4]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的物体,有意思的事物,出 于好奇常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 激的事物,引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的激情,促进创造思维 活动。只要有了兴趣,不管做什么事,就会集中精力,积极 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发自学生自身的需要、欲望,是自觉的, 更是积极的,甚至有时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根据我们 的生活经验和对孩子的长期观察发现,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 他们就会对色彩鲜艳、造型美丽的东西用眼睛盯住不放。2 岁多的儿童在会拿笔之后,就不断地涂抹出许多线条,且乐 此不疲。3岁之后就能较熟练地将感知、情感和行动符号化, 并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到5岁左右,儿 童已经具备初步的绘画能力,如平衡感、和谐感以及构成感, 并对用美术表现儿童自身的生活世界有了某种自觉,意识到 绘画可以再现生活世界、美化生活世界。依此施教,会大大 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和对生活的观察兴趣[5]。在我的教 学实践中,正是有针对性地利用了儿童这一天然的对美术的 兴趣和认知特点,科学地加以引导,培育与呵护儿童对色彩、 造型和空间构造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最终实现对儿童创造性 思维的培养。

二、科学的美术教育策略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保证 在利用儿童对生活世界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术的天 然兴趣进行美术施教,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离不开美术教师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有效的启发。儿童美术教师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更应该像是大 海中的一座灯塔,指引他们朝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向 前进。儿童美术教师“对儿童美术经验与情感的感性塑造和 表象建构工作,不但对青少年孕育创造性思维的感性动力和 表象时空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还对人的道德情感、认知意 向和人格行为产生深刻的定向式、印刻式影响”[6]。因 此,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的过程中,美术 教师责任重大。倘若以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等多种方法和多 种视角去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捕捉儿童的兴趣点,开启儿童 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生动形象 的语言是学生进入绘画思维和创造的桥梁。教师要善于运用 生动的言语、准确的动作、鼓励的眼神、真诚的情感、平等 的作风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去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 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尽情地表现心中所思、所感,眼 中所见,耳中所闻,创造出儿童美术作品纯粹的童真和活的 灵魂。

(一)让儿童自己动手和动脑,教师不可轻易越俎代庖 让儿童自己动手和动脑能有效地、积极地引导他们的创 造性思维。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离不开儿童的手 脑并用。当儿童产生了创造意识后,就会迫不及待地通过自 己的双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在验证过程中,他们会一次次 地改进自己原有的思路,通过再思考再动手,最终达到完美的结果。如:泥工活动捏茶壶时,教师出示自己事先捏好的 茶壶,引导儿童观察茶壶的结构组成,并讲解制作步骤。然 后要求儿童制作茶壶。由于儿童年龄小,再加制作较复杂, 儿童在团出茶壶的身子时无法将壶嘴按放在壶身上,教师就 启发儿童动动脑子,怎样才能把壶嘴按在壶身上,儿童通过 讨论后找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法―――用牙签棒将壶身壶嘴 连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壶嘴角度千差万别,教师再次 让孩子观察后讨论,找出制作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通过几次尝试儿童又掌握了壶柄的连接方法,这样就制作出 一个完整的茶壶。在掌握了制作工艺后,教师启发儿童进行 创意设计。每个儿童都积极思考,各式各样的茶壶便相继而 生,方形的,圆形的,大的、小的、品种各异,个别儿童还 制作了勺子、锅、铲、碗等,他们把这些“餐具”放置在桌 上,就地取材,还玩起了做饭游戏。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 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训练了儿童的发散思维,创造精神得 以体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儿童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教 师不可轻易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在于点拨、启发以及对儿 童作品的画龙点睛上。作品应体现儿童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 知和审美观照,包括构图、色彩、大小比例。教师作为成年 人,有一整套成熟的美术技法和审美取向,但那毕竟是成人 世界的认知与审美,与儿童对生活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有着本 职的区别。所以面对童画、童塑或儿童的器物制作,教师绝 不能因其稚嫩而轻易加以否定,并随意加以修改甚至另起炉灶。纵观儿童美术课程内容的演变发展,学科倾向的课程观 已经渐为经验倾向的课程观取代,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更加注 重彰显儿童的主体地位,注重发展性、适宜性、参与性、互 动性、人文性与生态性。对技法的严格要求已经退居其次, 儿童的审美经验成为构建儿童美术课程内容的核心。以教师 为主导的、以技法传授为主要内容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儿童生 活经验为核心的生态式教学转变[7]。

(二)采用适当激励策略,激发儿童创造思维 美术教师应当在儿童的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体会创造 性劳动的喜悦,让儿童在自信和赏识中延续并增强对创作的 欲望。当独特的构思与新颖的作品受到表扬获得赞美的时候, 更能增强他们创造的自信心与创作的欲望,激发出儿童的创 造性才情。

1.创新点评方式 在我所开展的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 们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五角星的多少,还有每堂课画面背后老 师写的评语。学生把每一次评语当做老师给自己的悄悄话, 从评语中孩子能知道自己的画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比 如:“××小朋友的《三月三的螃蟹》图画作品,构图层次 清洗、色彩艳丽明快,特别值得表扬的是河边垂柳的造型优 美栩栩如生,如果下次能够继续努力把螃蟹身体画得更对称 一点就十分完美了;
”“××小朋友在《三月三的螃蟹》这 幅作品里画了一只色彩非常艳丽的大大的螃蟹,它好像正在非常得意的散步呢。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小朋友在生活 中一定是仔细观察过螃蟹的。一定要继续保持仔细观察的好 习惯哦!”美术作业讲究创新思维,儿童画要求有趣。教师 应鼓励和肯定儿童大胆创造,对有创意的儿童给予表扬,并 通过教师的肯定让儿童得到创作的快乐,让儿童的创造思维 得以延续。同时,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少儿时期是人的 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 美术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练思维,培养灵感,提高他们自 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手段,同时美术又是少儿最乐意接受的 一种形式,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 神或者一句话,都能激发儿童无穷的创造力。

2.采用多种形式把儿童作品展示出来 不论是绘画还是手工、泥塑,在每一堂课结束以前,我 都会让每个孩子拿着画册到讲台上介绍自己当堂课的作品, 他们会告诉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今天画的是什么、我的画 面讲的是什么故事、我觉得自己哪里画得好。同学们都会参 与到自评和评价他人作品中,老师也会加以点评引导,把儿 童作品中的优点最大化挖掘出来,初步培养儿童辩别好坏的 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儿童也可以在看其他同伴的作品。同 时,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素材。让 儿童的创造思维在课余时间得以延续。

3.保护儿童个性发展,开发创造潜能 我国近现代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 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 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 是真世界。”[4]在传统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喜 欢用同一的绘画工具,同一的绘画方法来要求儿童完成任务, 其结果是儿童很想去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而个性 思维被压抑,最终必将导致儿童的从众性。因此,当儿童掌 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后,教师就应从“横向绘画创作”和“纵 向绘画创作”这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的发 展。如:在综合绘画活动“美丽的家”时,教师进行横向绘 画指导,也就是说同一主题画或想象画,儿童可以自行选择 绘画工具和绘画手段加以创作,于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油画 棒、彩笔、水彩棉签等多种绘画工具。允许儿童自由选择绘 画工具,并引导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利用自己 手中的工具绘出了不同风格的画图“美丽的家”。接下来, 教师组织儿童又进行了较复杂的“纵向绘画创作”。不要统 一要求画面布局,而是引导儿童展开想象。“美丽的家”可 以在草地上、海边、大楼里;
“家”可以是一个温馨的角落, 也可以是一所漂亮的平房;
“家”可以是“爸爸妈妈和我” 在的地方,也可以是有花有草有窗户的一幢房子。通过实验 证明,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创造力。使用这种方法绘 制组合的画面色彩丰富,布局饱满,大大开发了儿童的创造 潜能。(三)将美术与其他学习领域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促 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开始重新审视儿童美术课程内容 的全面性和整合性,“逐步拓展美术欣赏的内容,考虑欣赏 内容与表现内容的有机整合,探索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 机融合,加强儿童美术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7]。

对儿童美术教育而言,这种课程的融合突出表现为美术与音 乐、文学的融合。音乐、文学、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 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 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艺术形式,美术也 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 现出丰富多彩的、有节奏感、韵律感的画面。文学给人以巨 大的想象空间,文学家可以创造出或优美、或壮观的文学意 境,加上文字本身及文字表达富于暗示、联想等特征,每个 阅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美术的巨大的想象空间与个性化解读跟文学的这 一特征高度契合。所以,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来说,应该自觉 探索不同课程领域的有效融合,给学生开启一扇广阔的心智 启发之门。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 得了一些经验。譬如,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来 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发挥想象, 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训练了儿童的听说能力、音乐感悟 能力,而且使儿童养成了一种整体观照意识,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同样重要。本质上, 儿童美术创造即是对他眼中的生活世界的形象反映。通过儿 童美术创造,我们得以了解儿童对生活世界的喜怒哀乐的不 同认识。这个生活世界当然也包含了现实世界根本不可能有 的虚拟世界,如凶神恶煞的妖魔鬼怪,上天入地、力大无比 的超人、巨人等等。儿童十分喜欢将这种内心的生活认识外 化为形象的、色彩鲜艳的画面。所以,美术教师一方面应当 多带儿童在户外写生,加强对真实生活世界的观察,培养对 生活世界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社会、自然的亲近态度,同时 也要保护儿童对虚拟世界的丰富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将内心 的想象外化为有构图造型和色彩搭配的画面,让儿童丰富的 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找到一个宣泄、倾诉途径,同时有一种 成就感。“儿童画新颖离奇、变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 对现实情景的夸张,是对未来世界的梦幻,体现了儿童早期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3]在我们 的教学实践中,儿童的美术创造常常是真实生活世界与想象 世界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譬如在布置画一个静物时,儿童 往往在完成基本的任务要求后,总爱额外赋予它一些“美” 的品质,在画面空白处补充上他自己喜爱的事物,一轮红太 阳、若干的自己心爱的玩具如小手枪、小宠物甚至是一些神 话故事中听来的神仙、怪兽等等,可谓无奇不有。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坚持课程基本要求与儿童主观能动性两方面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儿童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将美术学 习、智力启发与快乐的童年生活无缝结合。

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儿童喜欢画画、手 工,就如同喜欢游戏一般,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想象之大 胆是成人所不及的。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创设一种 能激起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让儿童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 达方式表达情绪和认知,儿童的创造潜能、审美表现愿望和 能力、创造型人格就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充分挖掘、激发 和培养。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