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点,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绩效的概述入手,对其特征结 构进行研究。
摘 要:
教育信息化;
绩效;
特征;
结构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虽然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有大部 分社会人士认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相脱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存在严重的落差。因 此,为了给予教育信息化全面、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对 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一、教育信息化绩效概述 (一)教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系统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深入挖掘、开发、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使信息技术与 教育活动相整合,以此促进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带动教 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并且使信息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 要素,促使教育成效能够满足信息社会的用人需求、建设需 求、发展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绩效绩效表示的是某项活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由于教育系 统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公益性等特点,所以教育信息化绩 效与企业活动绩效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绩效不 能仅仅考虑投入与产出这两项因素,还应考虑教育信息化的 实施效果、影响以及取得的成效。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绩 效应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予以衡量,分为教育信息化效果、 教育信息化效率以及教育信息效益三大类别。教育信息化效 果是绩效的外在表现形式,应当建立起绝对指标体系进行衡 量,得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教育信息化效率是 相对值,必须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发挥作用的时间, 或者是获取收益所占用的时间;
教育信息化效益是利益的综 合反映,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从教育信息化对人 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以及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两方面予以 考虑。
二、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分析 教育信息化的动态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对教 育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价就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活动中 各项资源投入所获得的总体效率、效果、效益进行评价。由 于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发展过程,渗透于教育的 各个环节之中,所以教育信息化绩效相比较其他活动绩效而 言,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一)绩效具有相关性 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多部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因素也较多。教育信息 化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教学思想、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难以依靠对单项信息化 项目建设所作出的绩效评价来反映整体教育信息化水平,而 是必须将教育信息化绩效融入到教育系统评价中。
(二)绩效具有广泛性 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影响到教育系统中的方方面 面。不论是教育实施者、管理者、监督者,还是教学政策制 定者和执行者,甚至是学校管理理念、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 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均会受到教育信息化的影 响。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渗透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 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广泛存在于教 育系统中。
(三)绩效具有持续发展性 处于社会发展中的教育系统不是一沉不变、固步自封的, 而是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中探寻提高教育成效的方式方法, 这也导致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 程,不能一蹴而就。教育信息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 育模式、教育观念、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变 革,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在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方可进行。
(四)绩效具有不可量化性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 广泛应用,有利于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 化绩效中的一部分难以用定量的衡量方式予以评价,应当根 据绩效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全面评价。
三、教育信息化绩效结构组成 (一)学校信息化设施 学校信息化设施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 关系到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绩效评 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信息化设施包括信息化教学设备建 设和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对信息化教学设备建设的绩效评价 主要从生机比、计算数量、计算机档次、多媒体教室数量、 多媒体设备费用、电子阅览室设备情况等方面入手;
对校园 网络设计建设绩效评价主要从校园网设备投入、联网率、网 络接入方式、联网质量、设备维护情况、校园网站建设等方 面入手。
(二)学校信息化资源 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水平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所能取 得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是 指对所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数量、总投入的评价,包括学科 教案库、多媒体数据库、网络课程、外购教学资源、下载教 学资源、自制教学资源等。(三)教师信息素质 教师信息素质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够取得实效。教师信息素质包 括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教学设计 能力。其中,基本操作能力是指教师使用信息设备、软件和 网络的能力、频率、水平;
理解能力是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 态度、应用意识、获取资源的意识;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 处理现有教学资源的能力、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以及将教学 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
(四)学生信息素质 学生的信息素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绩效的最直接体现。
学生信息素质不仅包括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认知程 度、操作水平,还包括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学 习能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认知应从学生对相关技术使用 方法和作用的认知两个方面来考虑;
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 应从学生使用信息设备、网络操作、使用软件的水平来考 虑;
信息处理能力应从学生检索信息选择、控制信息、传输 信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来衡量。
(五)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量与管理水平是教育信息化发挥水 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信息化建设投 入量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建设、资源建设、师生信息素养建 设的总投入量;
信息化管理水平主要从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领导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化发展规划三个方面予以衡量。
(六)网络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网络管理人员是教育信息化中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工 作的主要负责人,在确保教育信息化各项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网络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 信息化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管理人员素养主要包括对 信息设备的应用和管理能力、对信息资源的应用和管理能力 以及对教育部门实际工作的支持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对常用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能力、对各项规章制度 的管理能力、对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对教育系统 网站的应用和管理能力、对教育素材和课件的开发水平、对 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运用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解决实际教 学问题和支持学校管理的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教育信息化绩效具有相关性、广泛性、 持续发展性和不可量化性的特征,所以教育信息化绩效不同 于其他活动的绩效评价,必须全面考虑影响绩效评价的多种 因素,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出发 给予教育信息化绩效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和考察。
参考文献:
[1]李亚娟.改善教育信息化绩效打造教育信息化品牌 [J].教育信息技术.2009(5). [2]郭伟刚.李亚娟.岑建林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 [3]张喜艳.解月光.魏俊杰等.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 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 [4]张润晶.张又又.胡小生等.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问 卷信度与效度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 [5]董环勇.绩效技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 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6]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