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售合同 > 我有一个梦想【梦不求英名只为事业我有一个梦想专题教学设想】

我有一个梦想【梦不求英名只为事业我有一个梦想专题教学设想】

来源:出售合同 时间:2019-10-31 08:01:57 点击:

梦不求英名只为事业我有一个梦想专题教学设想

梦不求英名只为事业我有一个梦想专题教学设想 摘要:“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由“英名与事业”“经世 济民”两个板块构成,分析专题前编者的两段话,可以从人 物情怀和文本语言特色两个方面来确立教学目标。专题呈现 方式是“文本研习”,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研习文本的过程 中,理解人物的理想、情感,学习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 表达方式。

“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由“英名与事业”“经世济民” 两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我 有一个梦想》都是演讲词,都是翻译作品;
第二板块的《季 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都是文言文,都以对话 为主。分析专题前编者的两段话,可以从人物情怀和文本语 言特色两个方面来确立教学目标。

第一板块,人物为马克思和马丁·路德·金。他们的事 业,一个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 使无产阶级得到解放,一个要为有色人种获得与白人平等的 权益而斗争。第二板块,人物为孔子和孟子。他们一个主张 “以德治国”, 反对武力征服,以免祸起萧墙,“远人不 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一个主张以民为 本,施行仁政,让百姓生活安宁,以实现王道。两篇演讲, 一篇重在对人物的评价,叙事实事求是,充满崇敬爱戴和悼 念之情;
一篇为号召,语言有感染力、号召力、鼓动性。第 二板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批评别人并提出建议。批评的语言要击中要害,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让被批评者乐意 接受。

本专题的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在研习文 本的过程中,理解人物的理想、情感,学习根据不同需要选 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第二部分,第3~7小节,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6小 节,介绍并评价马克思的理论贡献。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可以 概括为“两个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 一规律的发现,可以正确地解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 系;
“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 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发现都是划时代的,开创 性的。除此之外,马克思对其他科学领域也非常重视并有所 研究,这是因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 的力量”。第二层,第7小节,介绍并评价马克思作为一个 革命家,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 业”做出的贡献,而“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是这一贡 献的顶峰。

第三部分,第8、9两小节,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 和哀悼之情。一方面马克思是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而 另一方面他又是最受尊敬和最受爱戴的人。他对于专制政府 或共和政府的诽谤、诅咒毫不介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体现的正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 也正因如此,他没有一个私敌。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诵读文本,体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情感。

(2)研习文本,品味演讲的语点特色对表达情感的作 用。

(3)研习文本,了解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所作 的贡献。

(三)教学步骤 首先,诵读文本,读准字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在诵 读中体会悼词的情感;
然后,通过诵读传达悼词的情感。

研习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2)结合具体的语句或段落,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3)翻译作品为了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有时会出现 语句不通的现象,这篇文章中有吗?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 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 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 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 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 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一段话有两处语病。首先,“从事”一词,没有与之 搭配的宾语。其次,“从而”表示根据前面所说的条件或者 原因做出进一步的行动。例如:(1)我们应当密切联系群 众,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2) 中国人民打垮了反动派,赶走了帝国主义,从而建立了伟大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3)通过发动群众,进行了技术改革,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分析这三个例句,可以发现, “从而”后紧跟着与“前面所说的条件或者原因”呼应的“做 出进一步的行动”的动词。而教材所选译文中,“从而”之 后,没有与“前面所说的条件或者原因”呼应的动词,离“从 而”一词较远的动词“构成”,是和“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搭配的,而不是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呼应的。

参考另一版本的译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段的意思:
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 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 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所以,生产直接 与生活有关的物质用品,会为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带来一定 程度的经济发展,物质用品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又构成 了该民族的国家制度、法制观念、艺术以至宗教思想发展的 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个方向来解释上述各种观念和思 想,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作相反的解释。二、《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演讲全文共34小节,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3小节,在肯定了这次集会的意义之后, 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叙述这次集会的背景:“百年前,一位伟 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 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 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指的 是一百年前,即1963年元旦,林肯以美国总统的身份,依据 宪法所授予的美利坚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的职权颁布了《解 放黑奴宣言》,宣布“从公元1863年1月1日起,如果任何一 个州或州内指定地区仍保留有奴隶,当地人民将被视为是反 叛合众国政府的。所有规定为奴隶者都应获得自由,并永远 享有自由的权利”。

1868年宪法第15条修正案得到各州批 准,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黑人真正能 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南方各州纷纷召 开本州的“制宪会议”,制定“土政策”,对选举资格作种 种限制,实际上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种族主义 者钻《独立宣言》空子,抓住《独立宣言》中“平等并且分 离”,搞种族隔离。所以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100 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 的生活备受压榨;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 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 者。”这就是当时黑人的生活现实。

第二部分,第4~7小节,表达这次集会的目的和不达目 的绝不罢休的决心。首先说“我们”这次集会就是要兑现《宪 法》和《独立宣言》许下的诺言。其次提醒美国,如果忽视 了这一点,低估了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 是致命伤”,这并不是威胁,事实上,黑人为争取自己权利 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二十世纪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反对种 族隔离的斗争最为艰巨激烈。如1955年12月因黑人女工罗莎 ·帕克拒绝让座引发的蒙哥马利“公共汽车罢乘事件”,1960 年由黑人大学生裘瑟夫·迈克乃尔引发的“入座”事件。

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一次“向华盛顿大进军”。1963年8 月,有组织的群众从全国各地游行到华盛顿,主题是要求权 利平等,反对种族歧视。他们在华盛顿纪念碑前集合,出发 到林肯纪念堂聚会,据估计,最多时达到二十万人,参加的 有十个黑人和黑白人混合的民权组织,连“产联—劳联”也 参加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 的演讲。

鲜为人注意的是,集会当天,肯尼迪总统邀请了马丁· 路德·金等黑人领袖到白宫做客,肯尼迪总统对黑人领袖说:
我也有一个梦想,我梦到,有一天,新的民权法案能够 在参众两院被通过。

可见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而战斗的不仅仅是黑人。第三部分,第8~17小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第8~10 小节,这一层紧接上文对美国提醒或曰正告,转而提醒为自 由而斗争的黑人朋友不要采取过激的做法,要举止得体,纪 律严明,防止抗议行为蜕变为暴力行动。第二层是第10~15 小节,第10小节是过渡节,然后连用5个“只要”和一个“不” 来回答“有人”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声明黑人的斗争目标和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第三层是第16~17小节,号召参 加斗争的黑人朋友,要忍耐,要坚持,回去之后要坚持不懈 地斗争,要有必胜的信心。

1961年5月,黑人杰姆斯·麦瑞迪斯向密西西比大学提 出入学申请,遭到拒绝后,他在有色人种协会的帮助下,上 法庭打官司获胜,法庭签署了发给密西西比大学的禁制令, 强制学校必须让这名黑人学生登记入学。而州长本内特拒绝 学生登记,最终酿成流血事件。

所以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特别说:“我有一个梦想, 即如蒸发着热气的密西西比州,蒸发着不平等的热气、蒸发 着欺压的热气,有一天,将会转化为自由正义的绿洲。” 与密西西比类似,1963年6月联邦法官要求亚拉巴马大 学必须接受两名符合条件的黑人学生入学。学校官员表示服 从裁决,而亚拉巴马州州长则表示自己要站在校门口阻止黑 人学生入校。黑人入学的那天,他真的站在校门口,并发表 了以下声明:
作为亚拉巴马州的州长,我认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站在你面前代表本州及其人民的权利和主权。今天,中央政 府对亚拉巴马大学校园的不受欢迎的、没有必要的、没有得 到合法许可的、滥用权力的入侵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这 是对本州的权利、特权和主权的压制……因此,我作为这个 主权州的州长,今天特地宣布拒绝中央政府非法剥夺本州的 权利。

所以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其他成千上万亚拉巴马人民, 如果我今天没有尽到责任挺身而出,他们也会站出来。我宣 布禁止中央政府的非法行动。

这就是马丁·路德·金所说的那个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 令的州长所放的厥词。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诵读文本,体会马丁·路德·金的情感。

(2)研习文本,了解黑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斗争目 标。

(3)研习文本,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艺术。

(三)教学步骤 首先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文本,读准字音,体会情感,揣 摩诵读节奏。等学生熟读之后,请一学生为全班同学诵读, 然后评价。再放演讲录像,让学生有现场感。目的是落实教 学目标(1)。

然后研习文本,思考下列问题:(1)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看,美国黑人当时的生 活状况是怎样的?他们的斗争目标是什么? (2)研习文本,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马丁·路德 ·金所倡导的抗议运动有什么特点。

(3)研习文本,谈谈马丁·路德·金演讲的语言艺术。

演讲虽没有重点描述黑人的生活状况,但细读演讲词, 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当时黑人的悲惨生活的现状。设计问 题(1),是想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根据要求,筛选分散在 演讲词中的相关信息。从第3小节可以看出,当时的黑人没 有自由,饱受种族隔离的歧视,美国物质富裕了而黑人依然 贫穷,虽说黑人是美国公民,但却没有家园感,没有归属感。

从第11~14小节,连续四个以“只要”开头的排比句中,我 们可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黑人受到了哪些歧视。

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非暴力抵抗”,是我们学习 这篇演讲词必须了解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对非暴力抵抗的 作用、意义有所了解。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特别提醒:
“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 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 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 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 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马丁·路德·金曾针对南方KKK暴民说: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 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

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 正的法律。你们可以继续干你们想对我们干的暴行,然而我 们仍然爱你们。你们在我们的家里放置炸弹,恐吓我们的孩 子,你们让戴着KKK尖顶帽的暴徒进入我们的社区,你们在 一些路边殴打我们,把我们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可是,我 们仍然爱你们。不久以后,我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会耗尽你 们的仇恨。在我们获得自由的时候,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 把你们赢过来。

从这段讲话可清楚看出马丁·路德·金非暴力抵抗的理 念,这样的理念也体现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

马丁·路德·金可以说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学习《我 有一个梦想》,自然要领略和学习他的演讲艺术。就内容而 言,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善于抓住要害,抓住要害也就抓 住了听众最关心的问题;
就语言而言,善用简短的排比句, 演讲的媒介是声音,诉诸听众的耳朵,简短的句子便于听懂, 排比句富有气势和力量;
就情感而言,具有感染力和鼓舞力, 这首先得之于演讲者本人发诸真情,还得之于语言的力量。

演讲中频频使用排比、反复、比喻修辞手法,就能产生这种 力量。

三、《季氏将伐颛臾》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本文开头一句“季氏将伐颛臾”交代背景,其余全是对 话。“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他们是主动去拜见孔子,还 是被孔子召见?从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 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翻译看,是冉有、季路主动去拜见 孔子,但他们两人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去拜见孔子呢?我看 到南怀瑾在他的《论语别裁》里谈到了这个问题:“冉有与 季路为什么来的?他们不是不知道季家有侵略这个小国的 野心,想吞并颛臾。但是他们两个人受了孔夫子的影响,又 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的看法,觉得季家这件事不对,而且 做出来了,一定要挨老师的一顿骂。可是这两个人到底不是 孔子,觉得季家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并没有坚决反对;

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试探孔子的意向, 两个人很妙,很滑头地联合起来看孔子。”南怀瑾的这番话, 也只是合理的推测而已,聊备一说,不足为凭,不过他说“这 两个人很妙,很滑头”倒十分准确。这两个学生见到孔子后 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避免使用“攻、伐”这样的敏 感词以刺激孔子,也避免使用“侵”这种让己方处于非正义 地位的词。孔子一听,当然明白了其中之意,便直截了当地 指出:“求!无乃尔是过与?”然后进一步说明反对季氏攻 打颛臾的理由:“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 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对此朱熹分析说:“孔子言颛臾 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
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
是社稷之 臣,则非季氏所当伐。”学生被老师这么一批评,赶忙推卸责任:“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如果说开始,孔子批评他的学生说:
“求!无乃尔是过与?”还比较委婉的话,听到这话,他就 不客气了:“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番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你们如果不想攻打颛臾,就应该阻止,阻止不了,就 应该辞职。第二,作为季氏的家臣,当你的主人做出错误的、 会引起危险的决定时,你们不去帮助他摆脱危险,那要你们 这两个家臣干什么呢?第三,季氏犯了错误,若造成危险的 后果,你们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孔子的话可谓步步紧逼。

冉有被逼无奈,只好说出实情:“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时孔子可能更为生气, 便毫不留情地进一步批评说:“冉有啊,君子最讨厌的是不 说自己想要什么而非要为自己的行为另找一个借口的那种 人。”然后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真正危险不是贫和寡, 而是不均和不安。远人不服,不能靠武力征服,而应“修文 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像现在这样一意孤行, 那么“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研习文本,学习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艺术。

(2)研习文本,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学过《论语》中的一些语录,对这一 本书有所了解,他们知道《论语》是语录体,以对话为主。

在这一篇中,对话双方的话语信息量都很丰富,没有高超的 语言表达艺术,做不到这一点。这一板块的名称为“经世济 民”,由这一名称分析,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 的学习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三)教学步骤 首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阅读文本提出问题。

在学生阅读文本、提出问题之后,请学生研习以下问题:
(1)冉有和季路在季氏攻打颛臾前,为什么要去报告 孔子? (2)孔子第二次点名批评冉由,并打比方说:“虎兕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话的潜台词是什 么? (3)“无乃尔是过与”,课本注为:“恐怕应该责备 你吧。”可还有人译为:“这恐怕是你的错吧?”根据对话 语境,你倾向哪种理解? (4)孔子的治国理念是什么?今天你对这样的治国理 念作何评价? 阅读文言文一般会遇到两类问题,即字词问题和思想内 容方面的问题。学生阅读文本、提出问题之后,先解决字词 问题,以达到字面的懂,对文本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则视 学生所提问题和上面设计的问题合并归类后讨论解决。问题(1)的设计不是心血来潮,一个读者如果有和文 本对话的习惯,一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就碰 到过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我目前很有限的阅读 经验,还没有可靠的资料给予肯定的回答。但是讨论这样一 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 考问题的习惯。

设计问题(2),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孔子话语中的丰 富信息。孔子的打比方是和“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呼应的,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季氏攻打颛臾,如果引得祸起萧墙, 那么就是你们的过错”。

问题(3)是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全文选择判 断的能力。“无乃尔是过与”课本注为“恐怕应该责备你们 吧”。杨伯峻先生特别指出:“尔是过——不能解作‘尔之 过’,因为古代人称代词表示领位极少再加别的虚词的(像 《尚书·康诰》,‘朕其弟小子封’只是极个别的例子)。

这里‘过’字可看作动词,‘是’字是表示倒装之用的词, 顺装便是‘过尔’,‘责备你’‘归罪于你’的意思。”但 是,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的解释则不同:“是”犹“之” 也。一为指事之词,一同口语之“的”,这一解释所举例句 便有“无乃尔是过与”。这一句,钱穆译作:“求呀!这怕 是你的过失吧?”李泽厚译为:“冉有,这难道不是你的过 错吗?”我倾向于裴学海的解释和钱穆、李泽厚的翻译,因 为,下文孔子打比方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里的“过”只能解释为“错误、过失”,而 如果“求!无乃尔是过与”之“过”解释为“责备”的话, 那么按照说话的逻辑,“是谁之过与”就应该翻译成“这该 责备谁呢”,这样翻译把“之”也解释成“表示倒装之用的 词”,虽可通,但把语法搞得太复杂。杨伯峻先生自己也是 把它译成:“这是谁的责任呢?”不管是把“无乃尔是过与” 理解成“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还是理解成“这是你的过 错吧”,都应该和下文的“是谁之过与”逻辑上保持一致。

问题(4)的第一问从文本筛选可得,比较简单。第二 问是个发散性的问题,试图启发学生结合现实和历史来思考 问题。

四、《寡人之与国也》的教学设想 (一)理解文本 梁惠王似乎运气不佳,要么河内年成不好,要么河东年 成不好,于是他一会儿忙着把河内的老百姓迁到河东,把河 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一会儿又相反做一遍。看看邻国的国君, 没有谁做得比他用心、辛苦,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其国 君的懒政而减少,本国的百姓并没有因为他的勤政而增多。

他大概心里很不平衡,觉得很委屈,于是请教孟子这是为什 么。

孟子答道——你喜欢打仗,那让我先用战争作比喻:两 军作战,鼓声隆隆,短兵相接,胆小的士兵吓得转身便逃, 有的逃了五十步后停下了,有的逃了一百步后才停下。逃了五十步的嘲笑逃了一百步的,对此你怎么看?孟子说梁惠王 好战,不是随便的比喻,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 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达20次左右。梁惠王十八年,攻占赵 的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国的救兵在桂陵把魏军打得大败。

梁惠王三十年,魏国又出兵攻赵,赵向齐求救,齐宣王用孙 膑计围魏救赵,魏国使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攻打齐 国。这一战,魏国太子被俘。下面一段记载清楚地说明了惠 王时期的情况:“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 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 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 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利吾国?’” 可见孟子的话是比喻,也是实指,孟子用比喻作答,一石三 鸟:侧面回答“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原因,是好战,战争是 会死人;
战争还影响农业生产,使百姓“养生丧死”这种最 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为下文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埋下伏 笔;
委婉地批评梁惠王好战,表明自己反对战争的立场。然 后提出一个问题,给梁惠王设置陷阱,为阐述自己的治国理 念创设前提。

梁惠王落入陷阱后,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然后推行他的“王道”思想,施 行“王道”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让百姓有尊严地生活, 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做到了这一步就是王道的开端;
第 二步,发展生产,逐渐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第三步,认真办 好教育,敬老爱幼。如果做到这三点,便可以称王了。最后 回到梁惠王的问题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理解,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研习文本,分析梁惠王治国目标及其问题。

(2)研习文本,概括孟子的治国理念。

(3)诵读文本,体会孟子的语言特点。

梁惠王治国最大的问题是治标不治本,他希望自己国家 民多,动机恐怕还是希望兵多,为其在战争中获胜准备足够 的兵力,其最终的目标可能还是施行“霸道”。这样的治国 理念是和孟子的治国理念冲突的。正好,梁惠王为了强国, 又招来邹衍、淳于髡、孟子等贤人。孟子也就希望利用这一 机会,以自己的治国理念影响梁惠王,以实现他所主张的“王 道”,所以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是委婉的,建议是中肯的。

研习这个文本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以上问题。

(三)教学步骤 本文教学步骤确定如下:
(1)讨论:梁惠王的治国目标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 (2)讨论:孟子给梁惠王提出了怎样的治国方略?可 以看出他怎样的治国理念? (3)分析孟子的语言技巧。

梁惠王的治国目标,从他和孟子的对话中可以直接看到的是:希望民多。但是他的治国目标和他实际采取的治国方 略背道而驰。首先,他只会“移民”和“移粟”,这种方法 最多只能救急,甚至反会劳民伤财。更为严重的是,他好战, 这才是他的百姓减少的根本原因。对此,他却没有清醒的认 识。

针对梁惠王的问题,孟子分析了原因之后,正面给出了 治国的建议:发展生产,兴办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孟子的语言技巧可以和前面一篇孔子的语言技巧作比 较分析。孟子和孔子都擅比,都善于通过问题将对方一步步 引入“吾彀”。但是,因为对象不同,他们的说话风格也就 不同。孔子是对学生说话,所以他的问话毫不留情,步步紧 逼,令他的学生不得已说出了实情。孔子在和学生对话中, 有引用,有比喻,仿佛一篇驳论。孟子是对一国之君说话, 更为重要的是,孟子还希望梁惠王能够接受他的治国理念。

所以孟子的话委婉含蓄,层层递进,逻辑严谨。

参考文献:
[1] 徐翰林编译.最伟大的演说辞[M].北京:中国 对外翻译公司,2006. [2]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林达.我也有一个梦想[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6.[4] 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0.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4. [8] 钱穆.论语新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