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医院总结 > [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什么是凝聚力

[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什么是凝聚力

来源:医院总结 时间:2019-11-11 07:55:15 点击:

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但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 的带头表率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理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战斗堡 垒的作用。

笔者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 践探索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但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 头表率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理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的 作用。

然而,当前学生党支部的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学生党员和 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未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笔者试图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 分析,并结合实践探索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尴尬处境 2013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 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了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 务工作中还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 服务工作,2014年6月10日,中央组织部正式公布《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根据新的形势变化要求,针对发展新党员的程序、标准、纪律等制定具体的工作 细则。高校学生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发展新党员、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可是 学生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前大部分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 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因个别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要求较低,这 就损害了学生党员的形象,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学 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有时候高校学生党支部对一些大学生的号召力 甚至比不上共青团、学生会。大学生普遍乐于参加共青团、学生会(尤其是学生 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相比之下,却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入党积极分子也 不是学生党员,所以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与自己无关;部分递交入党申请书的 同学、入党积极分子也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不甚了解、不得其门而入;甚至个别学生党员对漫长的组织培养“感到厌烦”,认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耗时 耗力”。简言之,高校学生党组织本应领导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实际 活动中反而失去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号召力,存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不强的尴尬处 境。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当前困境产生的背景、原因 为了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 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当前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吸引力不高、学生党支部的内部活力和 凝聚力不强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至少有三方面的背景因素:
1.当代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较大,其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趋 势,而学生党支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再加上而过去这 种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引领作用多通过“灌输教育”的方式实现,不太讨大学生喜欢。

2.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内部组织形式上具有成员更迭和周期循环的特 殊性,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内部不甚稳定,使其团结和思想引领的作用 大大降低。

3.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多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党内民主生活形式 较为单一,学生党支部内部活动比较单调,大学生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可以说, 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方式单一、未能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党支部在 实际活动中失去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号召力的直接原因。高校学生党支部最重要的 经常性工作就是发展新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高校学生 党支部发展新党员的主要程序是: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 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基本上是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 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中培训实现的,而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 象、预备党员的考察主要是结合他们日常在学习、生活以及共青团、学生会和社 团组织中的表现等展开的,这本身无可厚非。

可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本身的活动范围不如共青团和学生会几乎涵盖所有 学生,且它也没有像共青团和学生会那样会持续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 学年始终,因而部分学生对它了解不深、认识不全、兴趣不强。高校学生党支部 的活动根据发展新党员的程序要求而周期性地展开,因此带上了较强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映射到学生心中,就染上了一定的“功利”色彩。在培养考察入党积 极分子时,有时会发现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在发现自己“无望”在大学期间入党之后 往往会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产生懈怠情绪;甚至个别发展对象在 被接收为预备党员之后认为自己入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反而放松了对自己 的要求,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积极性下降。

三、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走出当前困境的可行路径 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存在前面提到的组织活 力低下、组织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党支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 低下,使得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 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看清现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 索增强党支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的新途径。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可能采取的路径可以 有:首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拓宽工作思路,实现组织活动的常态化。高 校学生党支部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发展新党员,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高校学生党 支部的活动仅仅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而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内容。

比如说,除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要求的对入党积极分子、 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察之外,还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学习和活动 机制,不但要进行集中培训,更要经常性地组织集体活动,让高校学生党支部的 组织活动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而这种连贯性和逻辑性离开了发展新党员这 个周期性工作仍然能够独立存在。

组织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以及预备党员的培训学习活动固然很重要, 可是如果在集中培训之外的时间学生党支部搭建起一个长效沟通的平台,其成员 未能进行充分的交流,那么集中培训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高校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应该实现常态化,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从繁杂的 具体程序要求中脱离出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党建工作,制定合理的、具有丰富 内涵的党建活动计划。其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淡化发展新党员过程中的 周期程序化,将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进行系统的可操作的 量化,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具体行为可以一一被评估、衡量。

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季度考察时,较多地参照他们在团学组 织、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这本身是毫无问题的,但是由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周期性的集中培训之外,较少直接组织党支部的活动,所以久而久之反而忽略了 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直接联系,这就使得对入党积极分 子和预备党员的季度考察有本末倒置的嫌疑;甚至个别大学生党员在转正之后, 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入党程序,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包括所 有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都纳入到这个量化系统中去,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党建 工作者首先设计出合理规范的量化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参加一系列 党支部活动进行可操作的评估,用较客观的量化评估补充原来较主观的考察评价, 增加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不但在 组织上入党,更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再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研究当前高 校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并对此进行正向引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学生 乐于参与的活动,从而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当前高校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较为广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积极 寻找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没有体现明显兴趣、尚未关注的就一定要摒弃,有时候学 生未发生兴趣、未关注的正是他们思维的盲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时刻保 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寻求合适的教育和引导的契机。如果说前面两点分 别是宏观和中观层面的,那么这第三点就是微观层面的了,也是落实起来最重要 也最难的一点,它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警觉性, 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对学生进行正向的 引导。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的增 强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但是因为它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共同的关注、持续的探索以及不懈的努力。

作者:黄文璇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