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职演讲稿 >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

来源:竞职演讲稿 时间:2019-11-04 08:05:03 点击: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职教育(原称中专、技校) 历史悠久,高职教育出现较晚.近年来,随着高职生源逐渐减少,原以招收普通 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普高)为主,转向招收普高和中职并重.因此,中高职 教育的衔接成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1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推进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和衔接试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近期教育部发布通知,2011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单 位和招生人数,除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允许中职毕业生(含应届)、具有高 中学历的复转军人报考.上述表明,高职教育在不断改革招生入学形式,探索符 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招生机制.高职院校将不局限于通过普通高考、高职单 招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形式选择生源,多个省份着手研究中职生注册进入高职 院校的招生方案.由此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中职生必将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生 源.中高职教育如何衔接,必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但目前的实 际情况是,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是针对普高生源进行制定,面对 生源素质和学习特点有较大区别的中职生源,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 备. 本文将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 系、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等衔接方面展开探讨.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 2.1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笔者通过对2所中高职教育学校进行调查,将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和高 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进行对比后发现:建筑力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 测量、计量与计价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重复率达50%以上.若是针对零起点中学 生源,课程可以重复,教学内容层次上应有递进扩展.但实际情况是,中高职教 育不仅有大量的专业课程重复,其教学内容也是相差无几.实践教学内容、职业 资格考证等方面也有许多重复之处,对于招收中职毕业生,势必造成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中职生源制定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体 系和教学内容. 2.2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2.2.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中高职教育衔接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目 标的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引导课程设置,确定课程内 容.因此,制定方向一致、梯度合理的中职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 教育衔接的重要基础. 中职和高职教育都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中职与高职学生毕业 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和职业能力有范围和层次上的差异.因此,中职与高职教育 的培养目标,既要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教育培养初中级 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 表述为:面向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建设工程技术咨询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 产、服务第一线协助进行施工技术和生产管理、工程造价编制、建设工程监理等 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经 济与法律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以及建设工程投标策划、报价、 合同管理、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从上述中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见,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的定位,更加突出人才的层次性,即以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 目标.高职教育应比中职教育具备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基础,拥有更高更新的专 业技术水平,同时具备广泛的建设行业适应性,强调高级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综 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2.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衔接在明确中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的基础上,中高职教育衔接应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上.中高职 教育课程设置衔接,应坚持方向性、层次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中职教育课程设置应兼顾升学和就业,强调夯实专业基础.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应在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对于高职教育课程 而言,必定会有与中职教育重复设置的课程.对于此类课程,高职教育所涉及知 识的广度和深度要高于中职教育.只要把握中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 确中高职教育各自的教育目标,就能在看似重复的课程学习中,使职业素养和技能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扩展. 中高职教育应积极倡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程 内容按岗位能力要求实现模块化教学.中高职学校应共同开发、协商一致、整体 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哪部分课程内容由中职 教学完成,哪部分课程内容由高职教学完成.做到中高职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既 不重复,也无缺漏.同时,高职教育要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在专业能力上既有层 次上的提升,也有项目上的拓展. 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中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空间想 象能力,了解房屋的基本构造,初步学会识读建筑施工图;
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 学生较强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掌握房屋结构组成,选择材料及做法,具备较强 的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鉴于以上不同要求,中高职教学重复的部分为投影知识 和制图基本规范,高职教育阶段只需花少量课时进行复习整理,重点应放在房屋 的结构组成上,添加中职教育阶段未作要求的构造知识.高职教育阶段采取综合 实训、实习实践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投影基础、制图规范、构造知识等内容进 行融汇贯通、综合运用,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能力,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特色.通过一系列难度递进的专业实训实践活动,以项目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 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变所需为所学,将所学变所用,实现对学生职业实践能 力的引导和培养.由此可见,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重点不在 于避免出现科目及 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在于知识层次的提升和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对高职学 生实践及管理水平的培养上。

2.2.3实践教学及技能考核衔接在实践教学方面,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 的中等职业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 的高等职业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实践技能训 练方面,高职教育应按高层次技能性人才规格要求设定培训内容,以中职教育技 能要求为基础,扩展提高.中职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单项专业实践训练为 主,如材料实验实训、测量技能实训、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等. 高职教育阶段除了以上的单项专业实践训练外,重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训,主要 表现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训练. 中职教育阶段的技能训练以工种为主,如钢筋工、模板工、砌筑工、 测量工等高职教育阶段的技能训练以管理员为主,如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 资料员等.对比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等级层次上体现较强的职 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职业素质要求2.2.4教学评价体系衔接中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教 育衔接系统性、有效性的必要体现.中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关键在于学 分制的贯彻执行.采用学分制通道,沟通中职与高职教育. 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间应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所取 得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教育阶段应得到认可,并折算成有效学分, 相应课程可以免修,这样中职生源的学生就可以有选择性的针对自己的薄弱课程 加强学习,均衡提高各科的知识水平.实现学分、课程互认,对学分进行有效折 算,能更好地避免中职与高职教育在衔接过程中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学习现象[5],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专业课程包括技能训练项目的学分 比重应大于中职生源,而文化课程的学分比重应该小于中职生源.在学分管理方 面,对于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不理想的生源要延长学程.若其文化基础达到标准, 专业知识又很扎实,其学程可以相对短一些. 3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 鉴于中职和普高生源文化及专业课程起点不同,在知识结构和学习特 点上有较大差异,建议针对中职生源应适当减少专业基础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的 学习.普高生源应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两类不同 性质的学生应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别教学,弥补各自缺陷,缩小文化 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差距,达到各方面知识能力的平衡,以提高中高职教育课 程衔接的效率. 中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很多专业课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 论到理论”,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实践,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当然就 无法进行切实高效的人才培养.为此,学校应采取定期轮岗,将专业课教师送到 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也可通过人才引进和外聘兼职教师等途径,打造一支有 实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化的要求 4结语 要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必须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 精心设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同时做好实践教学及技能考核工作,建立教学评 价体系.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不仅能促进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陈翠琼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