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 > 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的发展策略 物理体系

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的发展策略 物理体系

来源:个人述职 时间:2019-10-11 07:51:34 点击:

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的发展策略

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的发展策略 一、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过程和方法” 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应用科 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未能真正落 实. 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高中学生生活背景等的局限,使 得学生在解决与生活实际及实验背景相关的问题时,出现了 套用公式,“只见理,不见物”的结果;
另一方面部分中学 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 经历”的现象.教师往往在灌输结论性知识后,以大量的习 题充斥物理课堂.教师、学生围绕习题开展教学,忽视基本 方法、技能和思维的训练. 要改变目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课程目标,高 中物理教学必须要重“经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研究 如何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着 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先以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两 种教学设计的对比为例,来阐述在这个具体问题中如何构建 重“经历”的物理课堂教学,然后提出如何构建重“经历” 的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二、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与评析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八 节内容.本节知识点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其中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探究和理解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本节知识是前面知 识的深化与提升,也为学生深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做铺垫, 为学生建立守恒的思想、以该思想去认识世界奠定基础. (一) 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见表1) (二)评析 在表1的两种教学设计中(以下分别简称设计一和设计 二),虽然设计一也有可取之处,但设计二,更是可圈可点. 1.在过程1即课题引入时,设计一通过演示实验,增加 了教学的直观感受性,并启发思维引发学生想探究的欲望. 但设计二把生活实例(游乐项目)引入课堂,不但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并从中抽象出所要研究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倍感 亲切,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更能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热情. 2.在得出初步结论的过程3中,设计一通过实验只能观 察到小球“好像”处在同一高度,是否在同一高度还有待证 明;
同时,我们更关心的是摆球运动过程中所蕴含的规律. 这样的探究只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机械 能守恒的条件.设计二依据定量实验,让学生知道了小车机 械能的变化情况,并能找到变化的原因,特别在比较不同材 质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合理外推,做出推测,使问题过渡 到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探究上. 3.在理论推导环节,设计一虽然从理论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实质上是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而设计 二由实验、理论分析逐层递进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采用归纳法教学,加强直观体验,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 件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总之,在设计二中,教师创设了丰富的“经历”素材,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势能及机械能的 概念及体会探究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对“机械能守恒定律” 条件的探究上,不仅花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应用了多种手段 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体验规律的得出过程,感 受到“做科学”的艰辛,融知识、方法、情感于一体,更具 “物理味”. 三、构建重“经历”的物理课堂的策略 概括以上的分析以及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构建 重“经历”的物理课堂,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典型 “物理现象” 情境 【教学实例1】在《曲线运动》教学中,为了讨论“曲 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教材列举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 飞出去的链球来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着曲线的切向 方向”.上述事例虽说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它们飞出去的方 向只能是“好像沿切向”;
再者,学生对这些事例缺乏足够 的经历体验,不能很好地还原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又增设 了如图8所示的生活场景——晚上汽车转弯时的照片.通过 汽车轨迹与灯光对比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生的经历体验. 美国教育家布朗指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 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而真实的问题就存在于学生 的生活中.物理课堂上必须充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资 源,通过演示实验、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主题鲜明地为学 生创设一个个典型的“物理现象”,还原知识产生背景. (二)呈现探究过程 物理教学内容是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都是一个 发现和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和 观念指导物理教学,教师首先要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 围,使学生逐步体验和认识到,学习物理就是在教师的引导 和帮助下不断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认识和 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要 给学生提供研究问题所需的仪器、数据或资料,充分展示、 探讨所要研究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 维方式来探究研究问题的答案. 【教学实例2】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一中,教学 流程为:“实验—问题引领—理论推导—规律得出—规律应 用”.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规律探究的过程,但实质上仍是 一种以讲授为主的接受式学习.原因在于:①实验中小球摆 下过程中所蕴藏的规律是我们所关心的,而不是初、末两个 位置.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另一条件(设计中没有涉及)如 何来落实?③所谓的理论推导只是为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服务.因此,这样的教学对“知识的理解、规律的 揭示和如何来研究所要探究的问题”是有缺陷的.相反,在 设计二中,教师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定量研究小车运动过程 中所蕴藏的规律.课堂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去伪存真,层 层深入,让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艰辛过程. (三)预设“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环节 【教学实例3】在初始进行“受力分析”教学时,为了 让学生会用“整体与隔离”思想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 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习题.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置于质 量为M的固定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分析地面对M有无摩 擦? 学生:采用隔离法,分别对M、m受力,很难判断地面对 M是否有摩擦. 教师提示:能否把M与m当作一个物体,从整体上处理 呢?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仍无法解决. 师生:结合图9所示的讨论过程,逐步过渡到学生已有 的知识,化解问题. 教师:再出示类似的习题(略),让学生用整体法处理 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一定的自主学习过程,并使 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体验,这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所必须的.要让学生经历某一有价值的学习过程, 教师必须要精心预设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求解过程,体验 解题的步骤、方法. 4.强化学生亲身体验实验 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展示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要展示通 过实验建立概念、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对物理科学有一个完 整的认识,即在头脑中不仅有定义和公式,而且有鲜明的物 理表象.物理实验现象本身就具有鲜明、直观的特点,能激 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但在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 学生的亲身实验,通过亲身所获取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习. 【教学实例4】在《力的分解》教学时,学生理解“力 要按效果分解”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中可设计如图10所示的 小实验: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 在中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让学生 亲身体验中指受到的拉力和掌心受到的压力. 重“经历”的物理课堂教学将有利于回归物理教学的本 质. 课堂中也只有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的 学习需求、观点、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尊重,主体地 位得以真正落实.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正逐步发 生根本的转变,我们的教学目标也需拓宽,把“经历”作为 课程目标的重要领域,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经历”目标.学生通过“经历”学习活动,获得体验,形 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