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你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

你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08 07:55:50 点击: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常态”的家庭教育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 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 内容”,“家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需求导向、家 长尽责、政府主导、创新发展五项基本原则”。家庭道德教 育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家庭教育对促进社会和 谐、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对个体影响最为深远也最为持久的教育形式,家庭 教育既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重要基础,又是个体一生教 育的重要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早期所 习得的道德规范大都来源于父母。家庭是进行儿童道德培育 的重要力量之一[1]。家庭道德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施加 的无意识影响或有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把一定的道德 规范、思想意识等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2]。无意识影 响是隐性的,有意识教育是显性的,通常所说的家庭道德教 育一般指的是隐性教育。它包含多项内容,对儿童的道德发 展有着重要影响。如,家庭为儿童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家长与子女在经济和情感上的联结则为儿童身心发展和 品德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和精神支持。

儿童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 究重点。儿童道德发展受个体内部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双 重影响,父母在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 的角色。随着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兴起,家庭教养方式的相 关研究逐渐丰富了人们对亲子关系及家庭关系的认识。家庭 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所表达出的 情感氛围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比较稳定,反映了亲子交往 的实质[3]。因此,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家庭教 养方式的内涵及其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回 顾,并进一步探讨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的焦点难点, 提出教育干预策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及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Baumrind) 首次提出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这一概念,也 称为“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抚养方式” 等。家庭教养方式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 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家庭环境氛围,继而影响着儿童 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富有自信心、安全感、幸福快乐 的儿童往往来自于和谐温馨的家庭,而抑郁、焦虑、不易被 同伴接纳的儿童往往来自于消极冷漠的家庭。

鲍姆林特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 型,后续又在这一基础上,将放任型划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

也有研究者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类:民主型、专制型、权威型和忽视型,其中民主型和权威型是积极教养方式,专 制型和忽视型是消极教养方式[4]。权威型的父母常常表 现出积极的教养行为,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权威型教养 下的儿童更加成熟、独立,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 向。相对于进行权威型教养的父母而言,采取专制型和放任 型教养方式的父母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教养行为,如严厉管教、 控制、忽视等,这两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也表现出了更多的 内化和外化问题[5]。

依照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母亲是家庭教养的主要实施者, 担负着家庭中抚育和照料孩子的绝大部分任务,因此,以往 研究大多重点关注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家庭教养 研究的不断深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父亲与子女的交流方式有别于母亲,父亲 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王莉通过综述国外父亲教养 方式的研究发现,父亲对子女的性别角色及自我认同发展有 着一定的影响[6]。李丹等人的研究发现,父亲鼓励儿童 独立及获取成就有助于儿童同伴游戏丰富性的发展,而父亲 对儿童的拒绝则有可能导致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主动性降 低[7]。

家庭教养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人格特征、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

有研究者发现,大五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父母温暖、行为控制与外倾性、责任心、开放性、随和性呈正相关,父母支持与随和性、开放性呈正相关,而行为控制、 父母支持与神经质呈负相关[8]。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父母 更常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关怀和支持, 更少地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如虐待、忽视、惩罚等[9]。

邹泓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冲突对家庭功能有着消极影响, 父母亲密及亲子依恋对家庭功能有着积极影响[10]。依据 王云峰等人的观点,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亲子关系, 消极的教养方式易于引发亲子冲突[11]。此外,低家庭社 会经济地位的父母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职场压力及养育压 力,当感受到这些压力时,父母常常倾向于采取严厉管教的 方式(如对孩子进行体罚和心理攻击等)[12]。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总体来说, 支持、理解、鼓励等积极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 高和行为规范养成起到促进作用,而严厉管教、控制和惩罚 等消极教养方式易引起儿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并诱发不良行 为[13]。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业倦怠, 提高学业和非学业自我概念,而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学生 更容易出现学业倦怠[14]。陈英敏等人的研究发现,消极 教养方式(如忽视、专制、溺爱等)不利于学生良好社会适 应能力的形成,积极教养方式(如信任、鼓励等)有助于学 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15]。由此可见,家庭教养方 式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尤其需 要关注的是儿童道德发展问题。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道德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相比于经 济条件这一“硬环境”来说,家庭教育的“软环境”在儿童 道德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更为关键[16]。已有研究对家 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道德发展不同领域的多个方面。如道 德认知领域中的道德判断、道德推脱;
道德情感领域中的内 疚;
道德行为领域中的亲社会行为;
道德人格领域中的道德 同一性等。

道德判断指的是,在原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基础上 对道德行为进行辨别、分析、评价。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 发现,家庭环境中的成功性和控制性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有着 显著的预测作用。在成功性的家庭环境中,父母鼓励儿童获 得成就、追求成功,促进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在控 制性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倾向于让儿童遵守既定的规律和准 则,约束儿童的思维和行为,阻碍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 展[17]。

道德推脱(moral disengagement)指的是个体做出不 道德行为后,通过各种认知策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以 避免其内在道德观念对自己产生不良作用,减轻内疚或自责 等不良情绪[18]。刘国雄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家庭教养方式 对道德推脱的影响:放任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有着较高的道德推脱水平,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有着较 低的道德推脱水平,父母较高的关怀程度可以显著降低青少 年的道德推脱水平[19]。

道德行为不仅是道德判断及道德认知的结果,还受到道 德情绪的影响[20]。儿童会对道德行为产生预期的情绪判 断:8岁以下的儿童普遍基于自利原则,即当得到自己想要 的东西时会产生快乐、满意等情绪;
8岁以上的儿童多基于 道德原则,即自身的行为是否满足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21]。

刘世宏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亲密感与道德情绪呈正相关 [22],这说明家庭因素与儿童道德情绪间同样存在联系。

内疚(guilt)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情绪。尽管内疚带给 人不愉快的体验,但其有着一定的亲社会作用,促进亲社会 行为的发生。当个体认为自身违背了道德准则或对他人造成 伤害,并需要为之负责时,内疚就产生了。家庭环境是儿童 道德发展最初接触的环境,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 内疚的表达,如过于严厉专制或放任等。国外的一项纵向研 究表明,3岁时接受放任型教养的儿童,在6岁时不能恰当地 表达内疚情绪。这可能是由于儿童得不到父母正确的情感反 馈、没有纪律约束,或者因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儿童只能 内化自己的情感[23]。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道德行为有着密切联系[24]。积 极教养方式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在游戏或任 务中能与同伴更好地合作,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能安慰处于不良情绪中的同伴。这 可能是由于采用积极教养方式的父母能够鼓励儿童用心探 索外部世界,善于思考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父母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同影响,一般来说,男孩更 多地学习模仿父亲的行为,女孩则更多地受到母亲的影响。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又译为“道德认同”, 是西方德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道德同一性反映了外部道 德规范在个体自我意识中的重要程度,是内部道德认知与外 部道德行为间的桥梁和纽带。有研究表明,家庭特征是影响 儿童道德同一性的重要因素,接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儿童更 易于参加社会服务,对社会规范有着更好地理解,关注社会 问题的意识要更高一些[25]。李高辉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 结论,温暖理解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道德同一性的发展, 而惩罚严厉型、拒绝否认型和过分干涉保护型的家庭教养方 式不利于道德同一性的发展[26]。曾晓强通过梳理国外道 德同一性研究发现,父母一般会被视为道德行为的榜样,儿 童与父母间的安全依恋体验有可能是道德同一性的重要来 源[27]。

总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不可忽 视,如何借助相关研究成果,剖析儿童道德发展和家庭德育 中面临的诸多焦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是我们将 要进一步探究的内容。

四、当前面临的焦点与难点问题(一)家长道德素养亟待提高,观念方式未与时俱进 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给家长带来诸 多困扰,“言传”“身教”更显不足。在面对道德和经济利 益的考量时,很多家长选择了后者,给孩子提供了“反面教 材”。“隧道效应”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问题的代际传递, 即孩子的问题总是折射出家长身上的问题。例如,受少子化 的影响,“孝敬长辈不足,疼爱孩子有余”的“道德不等式” 现象开始出现[28];
在践行孝道时,许多家长并未做好表 率,日后孩子在面对“孝”的问题时也可能会有所迟疑。

此外,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东西方家庭教养观念也存 在很大不同:西方教养方式倡导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儿童发 展为中心;
而东方教养方式则更多地集中于集体主义和社会 规范的教育[29],要求儿童遵循既定的规范和准则。传统 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寄予很高期望, 在教养态度和行为上颇为严厉,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予 最大满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许多家长发现原有的教育观 念和教养行为不再奏效,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表现出养育焦 虑,受这些观念影响下的亲子互动模式也出现问题:与孩子 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孩子变得“难以捉摸”。

(二)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出现过早学习知识的现 象 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发展遵循一定的“心 理规律”。部分家长受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影响,将本不到“发展关键期”的儿童送到各式各样 的“早教班”,唯恐自家孩子不能在人生的历程中抢得先机、 拔得头筹。家长总是期望孩子能够提前获得后一阶段的知识, 在幼儿园能够学习好小学的知识,小学时学完初中的知识, 孰不知这样会丢掉学习的核心,打不牢学习的根基。掌握知 识的技巧和思维方式是学习的两大目的,一味地追求速度只 会增加知识的漏洞。长此以往,这些“误区”使得儿童不能 够真正掌握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明显不足,良好的品 德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也难以形成。

(三)家长过于重视智力因素,忽视了儿童道德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在应试教育体系的 消极作用下,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孩子在家 庭中继续完成课业。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的关注点局限于 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一味地 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学习地点从学校转移到了家里,本该让 孩子充分休息的节假日却让无数培训班填满。家长盲目地认 为只有取得“高分”才是孩子成功的体现,却没有认识到孩 子道德发展的重要性。家长只考虑孩子的智力因素,却没有 考虑孩子的道德品质;
只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却忽视了孩 子的能力发展。久而久之,儿童的道德发展滞后于学习成绩, “成才观”与“成人观”的矛盾日益凸显,孩子即使“成才” 也难以“成人”。

(四)父亲教养缺位严重,与孩子日趋疏远陌生从相关调查研究及热播的亲子节目来看,家庭教育中父 亲“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 母亲一直承担家庭教育中的大部分任务,父亲则忙于工作, 无暇照看孩子,这类父亲常被称之为“影子父亲”。此外, 社会分工以及职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现象。现 实生活中,父亲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高强度、长时间的工 作极大地消耗了父亲的情绪情感资源,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 即便父亲想要多陪伴孩子,但苦于分身乏术。郁琴芳的研究 发现,父亲较少直接参与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较少进行学习 辅导,较少进行日常的亲子互动,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30]。相比于父亲教养完备的儿童来说,父亲教养方式缺 失的儿童在内部道德判断、内疚、接受批评等方面的得分更 低[31]。

(五)留守与流动儿童道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教 育问题日益突出。家庭功能性缺失、家庭作用弱化、教育生 态被破坏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家 庭教育缺失给儿童道德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儿童道德发展问 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品质易弱化, 道德行为易失范[32]。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同样不可忽视,流动家庭的指导需求强烈,但家庭教育指导 的途径较为单一,家庭教育方法仍需改进[33]。由于面临 着相似的难题,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问题可以结合来看[34]。家庭教育缺失使得亲子间产生巨大的疏离感,不良的教养方 式导致儿童的社会参与度降低,进而阻碍了儿童道德认知的 发展。

(六)家庭德育仅靠“家庭”,学校、社区未发挥应有 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重要基础,三者相辅 相成、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的辅助和支撑,儿童道德发展离不开三者的共同作用。家校 合育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家校合育中 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如目标定位过于狭隘,组织运作不 力以及教育影响失调等[35]。儿童家校表现不一致也是较 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学生在老师眼中非常完美,而在家长眼 中却是十足的“差孩子”。此外,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有着 一致的目标:促进个体道德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前进。当前, 学校、社区教育的结合程度较低,家庭、学校、社区各自为 阵,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等问题日益凸显[36]。

五、儿童道德培养的家庭德育策略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的培养需要兼顾认知研究与教 育实践,应避免直接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推论为道德教 育的目的和方法。因此,道德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尤 为重要,认知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是儿童道德培养的必由 之路。

(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良好家风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良好家风 对子女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蒙以养正,圣功也”, 传统文化中有着宝贵的德育财富,对当代家庭德育有着很大 启示。传统家庭德育的精华凝结在多种多样的蒙学教材中, 如有着“开蒙养正之最上乘”之称的《弟子规》,其涵盖了 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时间观念培养、道德养成等多方面 的内容。古代家训也是进行传统美德培养的重要参照。如有 着广泛影响的“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不仅强 调了儿童道德养成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的方式方法,如“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 诲”,“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 早教,勿失机也”。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值 得我们借鉴,但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培 育良好家风。

(二)全面学习德育知识,进行“适度”“关爱”教育 家长应全面系统地学习道德教育知识,掌握道德教育的 科学理念和方法,尊重道德教育的规律。孩子是道德教育的 主体,家长应进行“关爱”教育。家庭德育要以儿童为本,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给予孩子温暖、支持、鼓励,多采用 权威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坚持以正 确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尊重 孩子的选择,为孩子的道德发展和成长成才创设温馨的家庭 氛围。家长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相 关知识,进行“适度”教育。家长要了解儿童道德发展的“心 理规律”,遵循儿童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敏感期”“关 键期”,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辅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两难故事法”激发孩 子思维,提高孩子道德判断能力,以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家长应扭转“重智育、轻 德育”“重物质、轻精神”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孩子优良品 质及健康人格作为家庭德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三)树立良好德育观念,承担父亲应尽之责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角色,更 是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在道德教育完善的 家庭中,父亲常常扮演着坚强刚毅、勇于担当的角色,是儿 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榜样,父亲的良好引导可以让孩子尽快习 得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父亲要有责任心,多倾听 孩子的想法,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避免忽视儿童问题的发 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亲要是非分明、坚持原则,强化 儿童的道德规范意识,以良好的道德榜样助推儿童扎实的道 德实践。此外,发挥父亲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离不开家 庭、社会的支持。从家庭层面上来说,母亲应当多鼓励父亲 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在家庭教育中与父亲密切配合,和父 亲保持一致的态度;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社区要多开展父亲 教育知识指导,多举办需要父亲参与的亲子活动等。(四)关爱留守流动儿童,预防家庭德育缺失 解决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的问题需要多方面 的努力。就政府来说,应大力扶持农村经济,促进经济收入 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教育财政支出,改善农村教 育条件,让留守和流动儿童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外出务工 家庭应仔细权衡经济利益和教育利益,切实保障儿童教育利 益。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强亲子沟通机会,利用互联网、电 话等现代通讯技术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及时解答孩子 面临的问题,指导孩子培养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留守和流 动家庭要与学校和社区密切配合,学校应建立留守与流动儿 童档案,加强心理辅导,社区应发挥道德教育的补偿作用, 建立留守与流动儿童活动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三者合 力,共同引导儿童道德发展。

(五)加强德育横向衔接,凝聚道德教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统一是大教育观的基 本内涵与目标之一。家庭德育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因材施教,但科学性和计划性不强;
学校德育具备较强的专 业性和系统性,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是不能针对具体 儿童的问题进行指导。因此,家校合育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协同配合。此外,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内容形式不拘一格, 可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在儿童道德教 育过程中,家庭要做好儿童的道德启蒙,为学校德育和社区 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多举办亲子活动,组建家长委员会等以确保家校合作渠道的畅通;
社区 多举办家庭德育知识讲座,增强对家长的指导和服务。道德 教育不仅是说说而已,只有意识没有实践是行不通的。因此, 社区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提供青少年社会志 愿服务以帮助儿童将内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 为。

(六)利用在线优质资源,做好“互联网+德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新媒体的发展,有关儿 童道德教育的在线优质资源日益丰富。家长可以利用各种在 线平台和自媒体客户端更好更快地获取养育知识,解答育儿 困惑,分享育儿体验。学校可以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分享儿 童的在校表现,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儿童道德发展。“互联网 +”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互联网与德育的结合催 生了网络德育,要让互联网成为儿童丰富生活、表达心声的 平台,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做好道德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另一 方面,在互联网使用的过程中,家长及学校也要注意甄别不 良信息,提高对网络的认识,积极引导儿童科学使用互联网, 避免儿童沉迷网络。

六、结论 儿童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儿童道德发展是一生 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家庭教育是整 个教育系统的基础,承担着儿童道德启蒙的重任。家庭教养 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民主型、权威型等积极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专制型、放任型等消极教 养方式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

同时,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焦点与难点, 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 育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 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进 一步解决儿童道德发展和家庭德育难题需要家长进行适度 关爱教育,父亲承担应尽之责,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 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 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163. [2]苏振芳. 道德教育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06:12. [3]王丽,傅金芝.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J]. 心理科学进展,2005(3):298-304. [4]刘文婧, 许志星, 邹泓.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 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 育, 2012, 28(6):625-633. [5]陈陈.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 南京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95-103. [6]王莉. 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3):290-297. [7]李丹, 崔丽莹, 岑国桢,等. 6~8岁儿童同伴互动 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04, 27(4): 803-806. [8]De Haan,A.D., Prinzie,P., Dekovi?,M. Mothers  and fathers 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e of competenc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9, 45(6):1695-707. [9]李燕,肖博文. 父母的人格、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 [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206-211. [10]邹泓, 李晓巍, 张文娟. 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 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 2010(5): 1136-1141. [11]王云峰, 冯维. 亲子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7):79-85. [12]方荟, 王美芳, 邢晓沛. 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 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6):835-838. [13]蒋小娟, 赵利云, 程灶火等.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 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 2013, 21(5):800-803. [14]Shin H, Lee J, Kim B, et al. Students 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bonding styles and theiracademic burnout[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2012, 13(3):509-517. [15]陈英敏, 韩雪, 张元金等. 小学中年级学生父母 教养方式、羞怯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10):63-67. [16]徐萍萍, 王介君.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律道德发 展的影响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4(6):97-1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