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辞职信 > 缺失亲情【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策略】

缺失亲情【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策略】

来源:辞职信 时间:2019-10-08 07:55:42 点击:

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策略

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推行,寄宿制学校雨后春 笋般出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取得 了许多成功经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寄宿制学校学生融 入集体时间长,学生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

但是随着寄宿生向低龄化、长期化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 忽视的负面伴生问题:学生很小就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学习、 生活、人际关系及心理的困惑;
有些学生性格孤僻、怪异、 不合群;
有些学生性格暴躁,小小年纪就患上了心理疾病;

个别学生对家长感到陌生,节假日对家庭生活不适应,学生 和家长情绪对立,产生隔阂和矛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究 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亲情缺失造成的。怎样弥解决宿制 学生亲情缺失的问题呢?通过探索研究,我们认为以下措施, 值得尝试。

一、创设条件,让家长到校陪读,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 的感情 我们深知,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教师的爱心无 法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现在,大多家长周一把孩子送进学 校,周五才接回家居住,一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天, 有的家长双休日还在务工,学生和家长相处的时间很短暂, 自然就感情生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学校层面上设计 了校园开放月(周、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园,和孩子一 起活动,通过“三进、三看、三提高”等形式,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三进”,即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

让家长走进教室,观摩课堂。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 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掌握孩子的学习现状,让孩子感受亲 情关怀的温暖。让家长走进宿舍,体验生活。家长通过与孩 子一同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体验孩子的集体生活, 感受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状况。

通过对比孩子有父母陪伴与无父母陪伴的不同,让家长深入 认识亲情带给孩子的幸福感是无法替代的,从而增强家长的 责任意识。让家长走进食堂,品尝饭菜。通过让家长到学生 食堂就餐,品尝学校食堂饭菜,了解学校的餐饮管理情况, 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让孩子感受家长陪伴的温暖,增 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亲情关系。“三看”, 即看学校、看孩子、看教师。看学校办学,参与管理学生;

看学生学习、生活,使家长真实地看到自己孩子在班上、课 堂上的表现;
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校管理,与孩子的科任 教师和班主任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三提高”, 即提高认识、促进亲情、提高效益。通过家长入校“三进三 看”,切实提高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认识,提升家长对学校教 育的认同度,增强家长亲情教育的责任感。

针对一些性格孤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我们邀请家长 来校住校陪读。我们专门在学生公寓楼开辟了“亲子屋”, 让家长和孩子同居一室,以方便家长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在餐厅开辟了“亲子餐桌”,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就餐,矫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在教室设置了“亲子书桌”,让家长 与孩子一起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在宿舍还专门提供 了亲子床位,让同宿舍的学生家长轮流来校晚上与孩子同住, 一方面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也对孩子起管理约束作用。

二、强化责任,让教师的爱心和耐心,点燃学生的亲情 之火一是努力学习,更新观念。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模 式下的寄宿生管理方法,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本着“一切为 了孩子”的宗旨,创新管理育人模式,盘活寄宿制学校管理 资源,构建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力求使寄宿生管理教育工 作有新的突破。二是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使其以饱满的热情 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无论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生活指 导教师、安全保卫人员等,都要明确各自时段所肩负的责任, 让他们切实扮演好两种角色:既要管理教育好学生,还要关 心呵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贴心人。从而增进师生间 的关系,增加亲和力。三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心理抚慰。

如性格孤僻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家庭学生、特异体 质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等,学校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 要建好专门的档案,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心理抚慰,跟踪调试, 积极矫正,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和影响下,使孩子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亲情观,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挖掘资源,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拨亮学生亲情的明 灯寄宿制过早地让孩子远离父母,导致亲情缺失。学校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注重亲情教育,弥补不足。学校要挖掘有效 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 在活动中增进友谊,陶冶情操。要利用好寄宿生充足的在校 时间,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趣味游戏、益智 影视、校外实践、观光踏青等,提高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 丰富寄宿生的情感生活。

一是结合学科特征进行情感教育,如学习小学三年级语 文下册“亲情”单元,语文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礼物》、 《奶奶最喜欢的玲儿》、《妈妈的葡萄》等课的学习,让学 生勾画亲情描写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亲人之间 深厚的感情。又如学习初中七年级语文课《背影》、《慈母 情深》等“亲情歌咏”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 展说父母、话父母、写亲情活动,捕捉孩子心灵深处的亲情, 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让学生对亲情的认识,有感 性上升为理性。还如教授小学二年级思品上册———“浓浓 的亲情”这一课,教师可通过视频,展示亲人对孩子的关爱, 然后让孩子根据情景谈感受,如:“介绍一下你的家人”, 回答“你的家人是怎样关爱你的”,“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 之恩”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从而增进孩子与亲人的感情。二是结合节日文化开展德育活 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时,让孩子为自己 的父母做贺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父母做一顿饭、 洗一次脚、唱一首歌等,让孩子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在这些传统节日中,通过家庭亲情氛围的营造,让 学生感受到亲情和关爱。三是搭建平台,开展家庭才艺展示 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亲人的重要,亲情的不可缺失。如学校 通过定期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节目、亲子趣味游戏、亲子 读书、家庭包饺子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和同学的竞争中体 验家长的伟大和亲情的重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与家长的 交流和沟通。

四、创新方式,让多媒体手段,拉近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距离虽然寄宿制学校隔断了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但是在“互 联网+”时代,多媒体手段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家校双方搭 建平台,让孩子通过微信、校讯通平台等渠道让孩子和家长 沟通,从而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时时处处体会到 家长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教师的爱 无法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但只要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就 会弥补学生因激素造成的亲情缺失,从而让孩子健康快乐地 成长。■本文系2016 年度酒泉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JQ【2016】GHB049“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研究 策略”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