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工学结合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育】 酒店管理人才

【工学结合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育】 酒店管理人才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1-23 07:53:44 点击:

工学结合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育

工学结合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育 2009 年 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 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新的历史机遇下,海南省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工学 结合"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 然要求,也是现今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学者陈解放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 的教育模式,是人的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 是学生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其主体是学生。[1]学者徐 涵将工学结合定义为: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 人才培养模式。[2] 笔者认为,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 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课堂 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结合 起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工作经历,从而 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 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 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 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它体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合作办学的理念,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 本质要求。

二、海南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011 年底,海南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 11 所, 其中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院 8 个。这些学院的酒店管 理专业规模扩展较快,也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路径。但总体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 基本上还属于"本科压缩型"。

首先,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从课 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看,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甚至存在"因人设课"现象;
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习惯于" 粉笔+黑板"或多媒体文稿演示的授课方式,授课场所大多集 中于教室;
从考核方式上看,课程考核也只注重理论考试, 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考前拿起书背"的学习方式。这 种以学科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 整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虽有助于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结果却最终形成了本科压缩模式。

其次,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极度缺乏。

通过网站和调查走访,海南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呈"两头大, 中间小"的状态,离退休老教师和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 青教师占到大部分,中年骨干教师缺乏,大部分教师缺乏生 产实践的锻炼。虽然调研结果显示这些高职院校中"双师型" 教师占很高的比例,但其中很多是仅参加一次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双师"的,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 足。

再次,对校企合作缺乏实施性,职业培养缺乏灵活型。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酒店行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发展速 度非常迅猛,对行业专业人才需求很大。但是酒店方面受用 人观念的制约、成本费用和管理方面的考虑,不愿接受学生 进行"工学结合",有的酒店虽愿意接受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但对接受实习生的态度会随着旅游淡、旺季而有所变化,或 是仅仅是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在旅游旺季人 手短缺时接收实习生参与打杂工作,学生很少有轮回到多个 岗位进行认知、体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 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院长杜学森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 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3]而酒店管理专业的任务在于" 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理论,根据行业的特殊规律,更直接 地运用市场开发、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等手段,实施企 业最佳资源配置,取得效益的最大化。"[4]作为直接为海南 服务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适应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需求,培养能胜任国际品牌酒店各部门服务与基层 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时,应调整培养思想,使人才培养和输出与业界需求 和接纳紧密相结合,真正达到酒店管理人才的"供需到位"。

(一)改变、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 如上所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 教师教授过程多是"纸上谈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改 变这种现状,学校应改变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 考核方式。

1、重新设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或 系部单方面制订的,虽然也会吸收来自行业、企业的意见和 建议,但最终决策仍然是学院根据自己的开办条件,尤其是 师资条件确定。根据一项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对学校课程安 排、设置的调查结果显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你觉得哪 些课程知识或职业培训在实习中用得上?"这个问题的回答, 用得上的课程按频次从多到少的顺序有:英语、酒店职业英 语、菜点与酒水知识、饭店管理、管理基础知识等。用得上 的培训按频次从多到少的顺序有:英语口语训练、酒店客房 前厅实训、沟通技巧实训、旅行社酒店电脑软件训练、服务 意识训练、岗位技能实训等。[5]因此,工学结合课程设置 要依照酒店业对于中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的要求设 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突出实用性的特点,为学 生制定合理而可行的培养计划,不仅使学生拥有坚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胜任实践操作。2、选择合适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 (1)"订单式"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学校与用 人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 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校内、 外实训、实习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 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6]这种 培养方式改变了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校内教学-校内仿真 实训-酒店实习-校内教学-就业"的方式,改革为"酒店订单- 校内教学-酒店实习实训-校内教学-就业"的方式。它可以使 学校、酒店实现有效沟通,使生产、教学有机结合,从根本 上解决了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 问题,能有效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实现地方、学 校、酒店、学生的"共赢"。

(2)"2+1"工学交替式培养。"2+1"工学交替式培养是 依据"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和高职院校现行的学 制,通过"实践-理论"的多次循环反复,逐步提高学生"学以 致用"的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业分成 两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两年在校学习阶段,进行通识课、酒 店管理专业理论课、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加强理论和实践 的结合,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第 一阶段学习的始终。第二阶段为一年的顶岗实习期。针对酒 店行业岗位进行专业顶岗训练,由学校和酒店分别派出指导 教师进行指导帮助。(3)"前店后院"式培养。扬州职业大学顾宇认为,工 学结合教学离不开教学载体,而比较理想的教学载体需要由 与专业对接的校方有一定管理权限或能够施加足够影响力 的社会法人实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战略合作联盟以及校内 教学资源这三个部分组成。在这三部分中,前二者构成人才 培养的"前店",后者成为人才培养的"后院"。

[7]笔者认为, "前店后院"模式中,"前店"可以理解为学校内经营性场所, 如学校有一定管理权限且对外经营的招待所、餐厅、咖啡厅、 礼堂等。对于部分民办院校而言,还可以是出资方投资的酒 店、会所、度假村等。"后院"就是指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学院可将校内经营性场所建设成为校内实战型实训基地,走 学院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道路。课堂上,由老师教授通 识课和专业理论课;
课下,由老师、学生分别担任实战型实 训基地的老板、管理人员,或是直接将这些基地承包给学生, 指定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经营所得按一定比例缴纳学校 成本费用后归自己所有,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重课堂考试成绩的 方式,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各项教 学活动。(1) 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考 试为辅,重视形成性评价。专业必修课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 理论考试为辅的考试形式。(2)实践技能考核主体应多元化。

建立以专业任课教师、企业实践指导教师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的机制。(3)实施以证代考、以赛代考。鼓励学 生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 核,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所获得的资格证书、鉴 定证书和比赛成绩可替代某项专业技能测试。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如前所述,酒店管理专业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 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而这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另外,教师理 论教学有余而实验经验不足,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 这就要求新型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由传统的高 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转变, 要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1)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 选派青年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2)从 行业引进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通过与国际著名酒店、行业组 织和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定期邀请业界的 专家和优秀的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来校授课, 为学生的良性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制定有效激励机 制,加强考核,对专、兼职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树立教 师的"双师素质"意识。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 施 第一,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提 供政策支持。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加的协会或专业委员会。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有效促进企业和学校人 才培养信息的交流,增加校企结合的机会;
通过有关制度的 建立,及时了解和掌握工学结合培养的效果,完善相关程序 和措施;
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层次机构的联席会议,进行 有针对性的专项交流,增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 沟通。

第二,学校出台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合作 企业等具体实施内容的相关文件,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 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和质量。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 的最新动态,减少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第三,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出台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相关 政策,参与院校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和专业课程设置,并按照 产业标准和要求,及时向合作院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 工艺流程、操作规划、成功案例等内容。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