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讲话 > 论文综述_教导原则论文科学发展的教导原则综述

论文综述_教导原则论文科学发展的教导原则综述

来源:开业讲话 时间:2019-11-28 07:47:04 点击:

教导原则论文科学发展的教导原则综述

教导原则论文科学发展的教导原则综述 在历史背景中理解科学的原则 费耶阿本德列举了许多科学理论的历史案例,并用以阐 述科学的本质、在历史背景中科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同 时,在他的思想里面还显示,科学活动和建设一个更好的社 会也需要人们参与到当前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去,并且尝试 去改变他们。因而,对于科学家、教师和当今的学生来说, 理解科学理论需要理解这些理论的历史进化过程。根据这一 原则,教师可以在基于本科目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来重建学 生对于本门科学的理解。有关物质结构以及构成宇宙的基本 元素的历史研究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2500年前 古希腊哲学家就第一次提出宇宙的组成这个基本问题,如泰 利斯认为水是宇宙的基本元素之一,随后亚里士多德等其他 哲学家也尝试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随后2000多年的逐渐 认识和发展的基础上,波义耳、道尔顿、托马斯、卢瑟福、 玻尔和薛定谔都为这个基本问题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如果教 师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过程呈现给学生,并以令人印象深 刻的生动语言重新描述,同时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发 现答案,那么学生对于物质结构的理解和知识将依据这一历 史过程而得到重建。

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及不可证伪性和理论的可测性 及竞争性共存的原则 虽然费耶阿本德坚信理论的不可通约性,但他也接受理论存在可测性和竞争性的可能。后者是依据连贯性等标准和 一系列实验研究而进行的,且存在于多种实验性和非线性条 件下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和大胆假设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 是,理论不可通约的后果之一是他们的不可证伪性。换句话 说,如果理论是不可通约的,那么通过应用真实等标准或者 试验性实验来证伪一个理论或支持其他理论就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尼亚兹追随拉卡托斯的思想,认为科学理论不能用精 确或者不精确来评价的原因所在。他认为这些理论都是互相 竞争的,可以通过诸如创新的实验等标准来评价,以此在更 宽广的背景环境下解释实验发现。经此过程,就可以说哪个 理论更好,或者说,哪个理论提供了一种对事件更综合的解 释。这些观点都和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一致。相应地,教师也 应该教导学生科学理论是不可通约和不可证伪的,同时这些 理论又是可测的和互相竞争的。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性方法来阐述。通过这 种方法,学生可以批判地研究这些严谨的理论,这比历史上 沿用的解释性方法更好。正如波佩尔所说“:科学的进步可 能基于批判性地解释科学现象。”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研 究成果去挑战和突破学生原来的科学理念,从而引导学生更 多地参与教学,学生也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再回到物 质结构的例子,以进一步说明这个原则。实际上,仅仅是依 次学习了汤姆逊、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并不能阐 明真实的物质结构,也不能理解这些科学进步为什么能取得以及是如何取得的。这些严谨的理论之间的矛盾和融合需要 根据新的事实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例如,首先需要阐明卢瑟 福的实验提供了几个和汤姆逊原子理论相悖的事实,然后说 明卢瑟福的近似模型更大胆、更合理,也更加复杂,但它对 于实验事实更具诠释性,接下来引出玻尔的原子模型,并且 可以认为玻尔的模型和卢瑟福的模型是互补的。

科学思考中的学者自由的原则 费耶阿本德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超越方法学甚至认识 论的局限的人类自由,而这种局限有时体现为经验主义或者 理性主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的一个原则就 是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超越一般的和现有的信条、理论 和方法学,依据自己的美学、形而上学甚至宗教倾向去思考 科学。这个原则应该和前面所述的原则联系在一起使用。这 样的话,对于科学历史进程的批判性解释,连同其美学、形 而上学甚至宗教倾向,可为学生提供一个面对新体验开拓新 视野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创造出一种氛围,在这种 氛围下,学生可以解放思想,畅所欲言,而不是仅仅重述目 前现有的知识。首先,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开展活动 和互动的机会,这可通过积极的教学方法获得。其次,教师 应该告诉学生,即使是简单的事例,每一次观测都可能导向 很多理论,因此观测和感官经验在科学的起源上并没有前驱 或先验的作用,其作用是后继的,是用来评价目前或将来的 理论的。例如,物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像一下:亚里士多德和开普勒,前者相信地球固定不同而太阳绕地球运行而后 者认为地球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站到山顶上观察日出的 话,他们观察到的是同样的现象但他们提出的理论却是互相 矛盾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明白,理论解释而非实验概括 是科学起源的基本步骤。更为概括地说,学生得明白并没有 孤立的、按部就班的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方法。需要补 充的是,艺术的法则和传统同样具有借鉴作用。同时,老师 们应尊重和鼓励未被实验验证的以及有悖常识、理论和方法 学的不同思想和多样化的视角,并通过进一步的发问、不直 接给出答案以及有争议的问题为创新活动提供活力。

用概念教学取代程式化教育的原则 通过考察科学进化的历史过程,费耶阿本德认为运用有 限的方法学规则解释科学家的历史活动是不精确、不充分和 不切实际的。所以,教师如果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他们应当摒弃程式化教育,取而代之以观念教育。在程式化 教育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向学生介绍解决该问题的公式, 然后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基本的例题,进而要求学生应用公式 去解决更难的问题。调查发现,在中学化学和物理的教学中, 有些公式通常是由教师自己而并不是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其 中的一些甚至在科学教材里并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公式 是对贯穿历史事件的总结和逐渐演化、完善的结果。正如尼 亚兹所说,公式是在概念完形后形成和完善的。通常这些公 式仅仅被直接灌输给学生们,而它们的形成过程却得不到介绍。公式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和帮助学生通过测验,但是 它们却限制了学生对发生的历史过程的理解。应用概念教育 原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理解公式的机会,而不是仅仅要 求记住它们,这样学生可以从方法上以及诸如如何简化公式 等体验中获得教益。科学历史的模式似乎是从比较简单的阐 述进而到比较复杂和比较完全的诠释,而科学模型和理论也 是在历史进程中完善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依据历 史背景和他们的经验添加一些知识(或许并没有价值)到以 前建立的知识体系中。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体验, 结合概念和历史进程,从简单模型和理论出发深入浅出地改 进模型和完善理论。以热力学领域中的气体定律为例,这个 定律阐释了稀薄气体的压强(p)、体积(V)、温度(T) 和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这个定律来源于17世纪波义 尔和马里奥特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18世纪查尔斯和盖-吕 萨克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讲授这个定律的时候不应该直接从 结论pV=nRT出发,相反,应该先给学生演示这些实验(比如 说英格兰科学家波义尔1662年进行的实验),使学生明白稀 薄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应顺着这个话题评论 使公式成型的相关科学家。显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把 精力放到其他的几项原则上。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师在学生 的心目中就建立起了这个定律的概念化完整形态。在这个教 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经典物理理论(诸如牛 顿)对于压强的定义,另一方面还可以教授学生通过其他的方法或者途径(比如量子物理等其他的基本假设)得到相同 的结论。

结论 如果说教授科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不是 传输科学数据的话,那么就应该使学生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有更为多元和完全的理解,有能力根据科学精神进行思 考和生活。科学哲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原则,比如, 基于费耶阿本德的关于科学理论和知识起源及科学发展的 观点归纳出的科学教育的几项原则。显然,教育实践者和政 策制定者有必要根据科学哲学领域的新发现、新观点为科学 教育制定新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具备新的科学观的教师,这 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