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电力演讲稿 > [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提升]硕士培养方式

[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提升]硕士培养方式

来源:电力演讲稿 时间:2019-11-28 07:50:18 点击:

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提升

教育硕士培养实践性提升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 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 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 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 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 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 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 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 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 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 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 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 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 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 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 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 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 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 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 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 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 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 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 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 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 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 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 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 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 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 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 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 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 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 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 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 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 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 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 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 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 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 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 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 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 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 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 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 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 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 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 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

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 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 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 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 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 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 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 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 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 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 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

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 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 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 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 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 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 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

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 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 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 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 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 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 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 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 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 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 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 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 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 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 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 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 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 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 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 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 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 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 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4.实践环节的确立由于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中存在 着教育应用性,因此需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以及操作类的 课程的比重[2]。教育硕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必须 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教育硕士不仅需要研究教育理论,更重 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院校增加实践环节的方式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院校可组建教育硕士模拟学校。教 育硕士模拟学校即模拟中小学校教学的实际教学环境,建立 教务处、政教处等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各学科教研组,每位 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其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们有把学习到 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创建模拟学校在客观上为 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组织 形式的重要补充。(2)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实践环 节需要开辟校校合作的培养方式,组建教育硕士教学、科研 基地,为学员增加教学实习机会,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 能。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一线教学经验, 虽然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许多人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也 需要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整合起来。这样学生 相当于直面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 力,使学员带着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 思考,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研究 的目的性和操作性[3]。(3)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环节。高校现 有的导师人数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校吸纳示范中学的优 秀师资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做法既充实教育硕 士导师队伍,又能优化现有的导师结构。骨干教师定期为学 生上示范课,优秀教师担任学员的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富 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选题素材。这样学员可以在校 内教师的课堂上学习到理论知识,在校外导师那里学习到实 践经验,双管齐下,有的放矢。

5.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教育硕士能够毕业的前提是学位 论文合格,而这也是其培养价值的展现。学校应重视提升毕 业学位论文的标准,以确保每一名通过论文答辩的教育硕士 都能符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要求。教育硕士论文应 由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转变为重视学生通过论 文开题、撰写到答辩的过程中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教育硕士的论文更突出操作性与应用性,强调联系教育改革 与实践。教育硕士的论文选题最好与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相 关联。这样学生毕业后才可以学有所用,解决实际教学中的 问题,成为合格的教师。批量优秀的教育硕士毕业后又必将 成为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组建成为一流的教师队伍,为祖 国的基础教育服务。今后,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在理论 与实践之间如何既能克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偏 重学术研究的弱点、又能避免低学术水平的弊端,将其培养 成为全能型、复合型、研究型、发展型教师,是值得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进行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