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三月三鸡蛋 三月三鸡蛋还可以这样吃对一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思考

三月三鸡蛋 三月三鸡蛋还可以这样吃对一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思考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0-30 07:55:12 点击:

三月三鸡蛋还可以这样吃对一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思考

三月三鸡蛋还可以这样吃对一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 思考 武汉市江夏区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中心徐强 农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每到这天,人们都会采或买 一把荠菜,摘洗干净,放几个鸡蛋,煮上一锅,剥壳吃蛋, 取水慢饮。但今年农历的三月三,儿子提出一个问题,“为 什么三月三要这样吃鸡蛋? ”这让我回忆起原来在农村当 班主任时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课。

当时的五里界中学在没有撤镇设街之前, 学生基本来 自中心小学和各村小,偶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初中同 在一个班,彼此认识、相互接纳、团结合作、勇于进取是我 带班初的重要任务。时逢农历三月三,校外的门市摊点飘出 阵阵野菜香,有的走读生还带来家人煮好的鸡蛋,让住读生 有些骚动。闻着教室内浓浓的蛋香味,瞧着学生各自不一的 表情, 我决定利用上午最后一节课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一、分蛋明问题 激疑导入。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拎着桶走进教室,桶里 装有用荠菜煮熟的鸡蛋,分两层用荠菜隔开,其中上面一层 的数量按住宿生1:1 比例置放,下面一层的数量是按走读生 加上班级科任教师数的总和1:1 比例置放。当我慎重地把桶 放在讲台上,学生们纷纷抬头,有的学生甚至站起来伸直脖 子,试图看清楚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看着学生们好奇 的表情,我略带神秘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大家知道吗? ”话音刚落,学生们开始纷纷交头接 耳,相互询问。不一会儿,有学生就猜出来了,“今天是三 月三! ”“不错,今天确实是农历三月三。所以,我准备 请大家吃鸡蛋。” 激异分蛋。听我说要请客,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我故 意略带遗憾的语气说,“鸡蛋虽然不贵, 我本来也想每个 人发一个的。但今天上午看到有走读的同学带鸡蛋来了,我 想,那住读同学的鸡蛋只能由我请吃了。”话一说完,我就 扫视全班,观察学生们的反应———住读生仍然兴致满满, 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气”的眼神回视走读生;
而走读生中, 有的如泄了气一般顿时“矮”了一截,有的直接叫嚷“老师 太偏心”。

看着,听着,我心里有数了。于是,我装着糊涂让生活 委员张罗着分鸡蛋。当第一层鸡蛋分下去的时候,我一边提 醒学生先不要着急吃,一边继续观察学生。由于事先准备好 的鸡蛋有大有小,大部分学生拿到随机派发的鸡蛋,就跟同 桌或前后比较起来;

有的住读生甚至还直接在桶里挑选较 大的鸡蛋;

而有的住读生也拿出自带的鸡蛋想与身边的同 学玩“撞鸡蛋” 的游戏……第一轮鸡蛋分完了,我一扫视 全班,就发现有部分走读生桌上没有鸡蛋。

“同学们,刚才生活委员分鸡蛋的时候,我两个问题不 明白:一是有的同学怎么就没有鸡蛋呢? 二是有的同学对 分到的鸡蛋不满意吧? ”看到学生或左顾右盼或低头不语,我就点了几个手头没有鸡蛋的学生,有的说他的鸡蛋已经吃 了,有的说没有从家里带鸡蛋。关于第二个问题,有学生举 手示意, 他站起来直接点名说某某同学挑大鸡蛋的行为是 不对的。听到批评意见,某某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于是,我说,“挑大弃小或有私心,确实不妥。可作为 常人,想要得到更大的更好的也能理解。其实,我们扪心自 问一下,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 行为呢? 比如说开学分书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好 书,而一捆书当中总有两三本压坏的没人想要吧? 比如每 周大扫除的时候, 是不是有同学总喜欢抢着做轻松的事? 又比如说,每次选座位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同学抢好位置 坐? 就拿这次分鸡蛋来说,有的同学拿到的鸡蛋确实很小, 有的同学甚至还没有鸡蛋,也许有的还不满意,但大家想到 生活委员和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吗? ” 我点到生活委员,“你觉得分鸡蛋有压力? 作为生活 委员,你可是掌握了鸡蛋分大分小的权利,如果下次遇到这 种类似情况,你该怎么处理呢? ”生活委员站起来,半天 没有吱声。问题来自学生,自当回到学生中去解决,这是我 带班的理念。于是,我接着说,“看来,生活委员遇到了难 题, 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理, 那有没有同学帮他出个主意? 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嘛! ” 讨论的结果出来了,我略加归纳一下有如下三条:一是 由生活委员统一安排,无论何种结果都不得有异议;
二是由学生按照上周综合表现排名的先后顺序自主挑选;
三是按顺 序以抽奖方式进行,不满意的可私下协调。

听完学生们的讨论意见,我示意“值周班长”和生活委 员谈谈他们的倾向, 他们分别赞成第二种和第三种意见。

“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很充分,看来生活之中处处有学问,只 要我们用心思考,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下面,我综合大家 的意见建议进行第二轮分蛋! ”我抽出隔层的荠菜笑着说, “请暂时没有鸡蛋的同学不要放弃! 其实,老师跟每位同 学都准备了一个鸡蛋! ”听到这里,教室里顿时又活跃起 来。我接着说,“下面,请刚分到鸡蛋的同学将手中鸡蛋放 进桶里。” 看到鸡蛋陆续回到桶里,我示意“值周班长”和生活委 员上台主持第二轮分蛋。他俩迅速商量了一下,由“值周班 长”按照班级文化墙“星云榜”上的排序点学生依次上台, 然后由生活委员采取闭目抽奖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拿蛋。很快, 鸡蛋就分下去了。这时,我发现,有的走读生将自己的大鸡 蛋让给住读生, 有的走读生甚至还将自己多的鸡蛋送给住 读生。我觉得可以开始下一环节了。

二、画蛋讲故事 激思拓展。我举起荠菜提问,“这个大家认识吗? ” 有学生回答,“地米菜。”“对,这是地米菜,学名就是荠 菜。清朝叶调元有一首《汉口竹枝词》就写到,‘三三令节 重厨房, 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 十分耐饱十分香。’”我继续提问,“那大家知道为什么三月三要用荠 菜煮鸡蛋吃吗? ”看到无人回答,我知道这个民俗文化确 实是教材中鲜有的内容,但既然传承已久,也在生活中司空 见惯,就有必要跟孩子们讲讲。于是,我便开始讲述我个人 的理解。

“其实,老师当初也不知道原因。但听到有老人说,‘三 月三,荠菜当灵丹’,我就想,既然荠菜能当灵丹妙药,那 就去《本草纲目》寻找答案吧。当我看到荠菜的主要功能是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这与老人常说的荠菜煮鸡蛋可以 预防和治疗偏头疼的作用有点不一样,我就一直纳闷了。” 当初囿于知识储备有限和中医常识普及力度不大等原 因,我没能找到让人信服的权威解释,可问题提出总要去解 决啊,我只好采取“悬疑寻思”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再 后来,老师无意想起南宋诗人林升的一首诗《题林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学生听我起头诵读这首诗, 也跟着背诵起来。“不错,有同学知道这首诗。正好现在春 天来了,那大家有没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 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来说,每年的春困、春乏还是很有 感受的, 当在户外春风吹久了, 感觉人都有点昏昏沉沉, 仿佛醉酒一样。尤其是担任班主任如果没有午休时,人的精 神整个下午都不是很好。学生也如此。我接着说,“是不是 因为春天来了,人的生理本能就出现头晕头疼的现象?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和猜测。我也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通 过自己的探究,寻找到最权威的解释,帮助我解决这个有点 ‘头疼’的问题! ” 激趣叙情。分享完自己经历的故事与体会,我请学生围 绕“生活中令人头疼的事”相互交流和公开述情。

当学生说起“作业太多”的问题,我则请学习委员和科 代表做好记录,以便对应跟科任教师沟通。

当学生说起“寝室太吵”的问题,我则请寝室长组织同 寝学生一起制定“寝规”。

当学生说起属于个人的问题时,如生活拖拉、自律性差 等,我或请他向做得好的同学“拜师取经”,或请他自己“对 症抓药”…… 彼此间的分享互动,让学生的眼神渐渐明亮,相互对视 也变得更加友善亲切。接下来,我提出建议:让学生围绕探 讨主题在鸡蛋表壳上进行书写或绘画, 要求是针对个人问 题寻找解决办法, 可以通过一句话或一句诗或一幅画来激 励自己和告诫自己。

在学生沉思静做的时候,我巡视发现,有学生写到,“咬 定青山不放松”,以此来激励自己紧盯目标努力前行;
有学 生写到,“阳光总在风雨后”,以此为自己克服眼前困难打 气鼓劲;
有学生大书一个“勤”字,以此勉励自己改掉懒惰 的坏习惯;
有学生还画了一个笑容,希望自己能乐观向上、 笑对人生……三、品蛋增情谊 激志品蛋。一个个充满孩子们美好心愿的“花蛋”产生 了,学生们在教室里自由走动、相互展示、彼此交流。我开 始小结这堂课,“同学们, 生活如歌, 有激情高涨的时刻, 也有低落回旋的时候。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的适应新变化, 总在不停的迎接新挑战。当我们遇到困难,遇到让我们头疼 的事情,请大家想起我们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想起我们这 群伙伴还有身边值得珍惜的亲人、老师和朋友,然后回忆一 下当初的志向与誓言,勇敢的去面对,自信的去攻克,相信 希望就在下一个转角,坚信阳光就在这场风雨后。” 由于临近放学, 我要求学生午餐的时候再三三两两或 与家人或与朋友一起继续分享。

激情赠蛋。下课铃即将响起,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
请各科代表组织相关同学将桶里余下的鸡蛋送给每一位带 班老师。

当然, 作为班主任, 我自然是第一个收到鸡蛋的老师, 在我收到的鸡蛋表壳上:一个简笔画的笑脸,一句“谢谢 您!!! ”尤其是那三个感叹号特别醒目,仿佛是学生为 我颁发的奖牌。

四、反思 1.对学生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自信、文化传 承的重要任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文化习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片。诸如清明、端午、中 秋等这类节日文化还能得以延续,但如“二月二、龙抬头”、 “中元节”等却因为片面的理解导致忽视甚至被遗忘。因此, 国人的信仰迷失、文化迷失、道德迷失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 冲击。于是乎过去一段时间,“洋节” 的知晓率、参与面 都超过了“土节”(中华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文化战略 崛起的迫切需求, 适时适当适机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是当代教育之责,是历史使命之急。

2.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立德树 人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鲜活的人,是生活的人。人行于世,生存、交往、 发展,都缺不了文化打底。无论中国的学生今后会在哪个国 度生活或从事何种职业, 保持中国人的厚实博大等本色, 自然能正向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引领世界的潮流。中华传统 文化中的许多内容,恰恰正是当代学生汲取国粹精华、充盈 内心世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追忆先辈、悯怀天下、激扬 人生、慎独范行等诸多良好品质,都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得 以熏陶浸润。

3.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因材施教、因时循 情的重要要求 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多渠道的教育,选择生活既有的、本 来的、现实的内容,很容易贴近学生,产生共鸣,促成效果, 更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具体操作过程,理应遵循因材施教、因时循情的原则,将学生平时暴 露出来的问题,对照德育教育目的,结合现实教育案例,静 心梳理,精心策划,细心组织,让中华传统文化既能“孕龙 脉”,又能“接地气”。久而为之,功到自成。相信文化的 良好传承,定能坚定文化自信、国人自信。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