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化学教学法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化学教学法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0-08 08:00:33 点击: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 一个具体应用。它符合探究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 授应以完成“任务”为主,通常要求教师把设计成任务的教 学内容隐含在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意 义的情景中,并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应用 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 过对一系列任务的分析和讨论,对任务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使学生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也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 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人们 的生产、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但由于化学涉及的概念比较 抽象,中职学生掌握其复杂的物质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困难,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在中职化学课程中应用任务 驱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是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 标定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具有的特征对提高培养中职学 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一)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体现出学生是教 学的主体。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知识的建构 者,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多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主动 去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与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为学生提 供一定的辅导,通过在任务探究解答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并提高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调以教师为指导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 变。教师由原来的“一言堂”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获 取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帮助并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积极 开展交流和讨论,并逐步过渡到对课前预设的任务问题上, 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和讨论,把任务问题引向深入, 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以往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 学习并完成任务,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探索完成任务的成功感,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 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很有意义的。

(三)强调带着任务学习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学是从任务问题 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 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 围绕着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的,而教学内容将会与这些 具体任务相联系并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一 方面是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将所学知识 进行应用的过程。这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 应用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关于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和恰当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任务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一定 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 为教学应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学生通过与他人合 作来获得知识,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所以,设计的任务内容最好是与学生 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或者是当今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 话题,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以致用。

(二)设计目标明确的任务 设计任务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在熟知和掌握教材内容 的情况下,所要设计的任务内容要与教材相联系,要与教材 相融汇,并且要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在设定学 习总目标的框架下,把总目标细化为小目标,再把与教材相 联系的小目标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使学生容易掌握的小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三)任务的设计要真实合理 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时候,要多考虑知识点是 否融合到任务当中,是否能够通过任务完成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要考虑任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而不要强行将知识点加入到任务中去。

(四)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之间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 任务。也就是要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关注 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和认知能力等特点,再选取教材中与学 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难易适当的教学内容作为任务,让学 生体验到完成任务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使他们增强学习 信心和学习兴趣。

(五)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师生互动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 参与教学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习资源 之间的互动。教师作为任务的设计者,通过组织与引导学生 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 和结果做出恰当的评价。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专业技能培养是中职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开展以职业活 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的 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下面以“碱金属”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一)创设情境与呈现任务 教师首先把任务融于创设情境之中,在有意义的情境中 呈现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比 如教师可以首先将以下报道进行处理然后展示给学生:
据羊城晚报报道,2001 年7 月7 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有六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三个发生剧 烈爆炸,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成功打捞。爆炸激起了蘑菇云, 8 日8 时30 分,河面上飘浮着三个铝桶,一个已被打捞上 岸,另有两只已漏气,有人曾把桶盖打开,桶内马上冒起白 色烟雾,双手一接触桶内物质,马上感到剧烈疼痛。9 时30 分,其中一个铝桶冒出的气泡越来越多,并有股股青烟。一 个多小时后,该桶轰然爆炸,窜出亮黄色火苗。其后又陆续 爆了几次,一次比一次强烈。接近中午,该桶最后一次爆炸, 所形成的蘑菇云足足有十几米高!特勤人员和化工专家收 集完现场资料后,通过检测和电脑索引,最后确定铝桶里所 装的是金属钠。下午4 时50 分,排险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还 在河中冒气泡的铝桶捞上来,放在装有煤油的一个大塑料桶 内,装上车运走处理。

教师提出总的驱动任务:如果你是化工专家组的实习学 生,在排险后,指导教师要求你从化学的角度书写一份排险 总结报告。

(二)指导与任务准备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完成的任务与我们的 生活实际是分不开的。教师将总的驱动任务具体分解成以下 几个子任务:1.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为什么漂浮在水面?2. 钠与水能反应吗?3.金属钠在水中为什么会爆炸? 4.腐蚀性 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亮黄色火苗?5.如何正确处理此 次事故,把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通过对这五个子任务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有兴趣地进行 探究学习,并为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 信息和有用的学习材料。

(三)分工互动与任务完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牵头进行分工,制定计划 并进行实施。再由学生选举产生一名部长,由部长负责各个 小组的统筹和协调。另外,还设计了“任务完成监控表”, 各小组把探究过程记录在“任务完成监控表”中。这样既促 进了小组协作,又为过程评估提供了依据。小组成员通过分 析、讨论与交流,对获取的不同资料及观点进行修正,并通 过教师的指导得出对问题的理解与结论。

(四)展示成果与评价 教师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就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 行客观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的积极思维应给予 肯定,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利用评价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产 生更强烈的探究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意志 品质等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在本例中,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果是能总结书写出排险报 告,通过各小组的讨论、补充、记录,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外观像石头,灰白色;
很软,用小刀 就可以切开;
切开的断面呈现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通过分 组实验获得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可 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最后,每个学生以成果报告的形式完 成总的驱动任务。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采 用先让学生自己评价、然后是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最后教师 给予评价的方法,从而较为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情 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效果分析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以“碱金属”为例的中职化学学 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 而是采用了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倡导在“学中做”与 “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教师始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与掌握 技能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者。

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一言堂”的教学局面,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 资料的收集与利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更加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更加关注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信心与能力,更加关注学生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关系与课堂气氛更为和谐融洽, 学习环境更为轻松。

总而言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尝 试,对中职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挑战。它要 求教师具有较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将传授知识的讲授者、 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任务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评价者、完成任务的引导者,还要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 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 的转变,课堂教学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使学 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 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 学,2006(07). [2]魏冰.关于化学课程中“能力培养”问题的思考[J]. 化学教育,2004(07). [3]李玉香.应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教育与职业,2010(15). [4]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邵银凌.中职卫校医用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