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如何小学数学_浅析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构建

如何小学数学_浅析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构建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0-08 08:00:30 点击:

浅析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构建

浅析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有效构建 一、常态课与公开课的现状分析 实施新课改以来,各类主题式教学活动方兴未艾。开展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公开课让观摩的教师在课例引导下, 不断尝试将课改前沿理念和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课后反思 改进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常说常态课 养人、公开课炼人,即是说常态课是个人成长的公开,自娱 自乐;
公开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精益求精;
常态课老师心 中只有一句话:
“我要发芽!”公开课的教师心中也有一 句话:“我要开花!” 分析两者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普通教师一学期约200 节课,其中公开课只占0.5%,而剩下的99.5%都是常态课。

但我们需要做公开课,因为它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而学生经常学到的还是常态课。那么,0.5%的研讨如何转移 到99.5%的研究上来呢? 二、教师对公开课的认识误区 1.形式主义 只观摩不深思,那么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合格的记录员。

笔者常常在各类教学展示后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们要追 求的课堂应该是深入浅出!”课后随着资深名师恰到好处的 点评,老师们只是成了台下的临时群众演员,到底“深”在 哪里, “出”往何处,我们有没有在课后深思熟虑,并在 行为上有所跟进而不是流于形式呢? 2.质疑排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 “认识小数”采用先复习1分 米=1/10米,再引导学生1/10米还可以写成o.1米,1/10米 与o.1米两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但对学 生来说是意义中的一个盲区,而很多教师都没有更好地来沟 通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课始就以元、角、 分常用计量单位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初步了解 以元为单位中两位小数的意义,就能很好地沟通小数各部分 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沟通小数和分数 的联系,这样的教学就会更加直观、易懂,还避免了因媒体 造成长度观念上的误差弊端。但教学用书上明确提出:
“小 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那么,可以调整分数和 小数的出场顺序吗?再者,由1元=10角,1角是10角中的1份, 即十分之一元,由此引入一位小数,并指出单位“1”是建 立在一群物体的基础上,这样设计可行吗?这些都需要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尝试,以找出最佳方法。

3.我行我素 教 师从公开课时的“热血沸腾”到家常课的“我行我素”是极 为常见的。在听取公开课后,很多教师认为,公开课上教师 的课是上得不错,但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所以很少会在自己 的课堂上借鉴其教学方式。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公开课上教 师制作的课件非常复杂,要在平常的课堂上加以运用不太现 实。这就导致公开课教学难以达到促进教师交流、拉近地区 教学差距的目的。

三、公开课中教师的优势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公开课的开设有其实际意义。那么, 老师们应该通过公开课来学习些什么呢? 1.博览群书,提升课堂高度 在公开课中,教师会根据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呈现海量 信息,让信息为课所用,以丰盈、充实课堂。在常态课中,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只专注于一门学科,还应博览 群书,多了解身外事、天下事,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 引经据典,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华应龙老师在教学 “圆的认识”过程中,紧扣“圆,一中同长也”,深入浅出 地剖析圆的特点:在画圆过程中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等等,都不由得让人欣赏他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其教学 设计也体现了他广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势必会带领学生走 向学习的一个新的高度。

2.言传身教,提高教学效率 在公开课中,教师通常都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向上的 言行、出众的气质,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实践也证 明,做事、上课大气的教师往往能培养出大气的学生。比如, 钱希有老师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就依据例题的层层变 化,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的课堂没有 课件的花哨,仅仅是粉笔一支,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值得我们在常态课中借鉴的。

3.注重生成,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要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就不仅需要熟识学情,还应注意课堂中互动的生成调控,这也是一堂 课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吴正宪老师深情饱满的课堂互动,还 是朱乐平老师标新立异的课堂设计、独树一帜的评价方式 “你太伟大了!”,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些话语强烈的气韵冲 击,这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择 己所爱感受之,借其气以补己之短。

4.增强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素养 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背后体现的是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背后正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多年 累积。常态课中,我们也要多关注每节课背后的数学文化, 以数学文化的美妙滋养孩子,以数学独特的魅力吸引孩子,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用数量关系表 征数学问题。

四、常态课怎样接轨公开课 接轨,交通术语中原指修筑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 铁路轨道相并轨连接起来。那么,如果我们能将公开课上呈 现的多种文化相互融合,选择适者为常态所用、相融并接轨, 不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1.求心——放下身段倾听心声 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刚下公开课,学生却悄悄说道:
“您今天和平时不一样哦!”试想,相同的内容、教学设计 为什么能在公开课中取得不同的效果呢?课后静心细想:原 来不是学生“不可教也”,而是老师没有放下身段用“心”去教。“今天老师真温柔,总是笑眯眯的,比以前漂亮多了。” “今天我回答不出问题,老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脑袋告诉 我:“没关系,回去再想想。”平时的我们:
“不许说空 话,谁再开小差,站着说个够”,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 知道,脑袋里面都在想些什么!”我们缺少了倾听孩子们心 声的耐心。如果用宽容的心态、温柔的语句去鼓励、安慰他 们,孩子们的小手必定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发言积极、 脑子飞转,老师们则只需静静地聆听“花开”的声音。

2.求述——清清爽爽一条线 公开课其实就是从小事人手,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缜密 安排,随意中集精华于一身。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们可分解 那些看似自然、随意的叙述,实为精华的片段,截取经典物 尽其材,为我所用。

例如,沈百军老师在“三角形的认识”中是这样教学的:
师:你知道关于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抛弃千篇一律 的情境导入,直接切入主题,并了解学情)拼一个三角形需 要几根小棒?三根首尾不相连的小棒是三角形吗?你能画 一个三角形吗? 辨析:首尾不相连,由曲线组成的图案是不是三角形? 怎样的图形才是?请举例说明。

师:用三根小棒你能摆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吗? 至此,三角形的特征已教学完毕,整个过程没有借助媒 体辅助,教师提问自然、叙述随意,仅仅是利用手上的三根小棒,整个教学过程清清爽爽一条线。该堂课中,沈老师从 学生的原认知出发,在变化中教学本质属性,又在变化中寻 找不变,从而让学生更接近数学的本质。

3.求简——化繁为简轻装上阵 《简化生活须知》中提到:
“生活里只要有我真正需 要的东西就够了,其余即视为累赘。”笔者认为,常态课堂 也应学学“减肥”,对现行的课堂形式实行消肿、减肥、去 水、瘦身,回归数学课堂的天然本色、简朴实在。

事实上,忙碌的一线教师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件、 教具、学具制作中,对此,老师们不妨在常态课堂中寻求各 类替代,这样教学虽简约但照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如学 具,完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事实证明,通过动手制 作,学生能获得对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对教学有益无害。

此外,还可建立相应的资源库系统,从网上下载优秀的课件, 以供教师在常态课中合理选择、自由组合,从而服务于一线 教学。

4.求实——凸显常态的本真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朴实、真实、扎实。”那么,怎样 才能上出“公开的家常课”?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磨课中,笔者安排了大量生活应用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 再配合媒体的演示,结果学生都很感兴趣。但课后,笔者发 现这些练习并没有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反而导致错误率较 高。笔者分析后发现,是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还不够,面对两数相乘时,还不能实现对口诀的快速、有效提取,此外, 题型的安排实效性不强,学生的时间都花在观察非本质的部 分,自然就导致解题效率大大降低。经过深入分析,笔者认 为,在本堂课中,常态练习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玩“转盘” (内 外两圈数相乘):①按顺时针报得数;
②同桌互玩,查漏补 缺,促进学生熟练掌握;
③打乱顺序个别抽测;
④生生、师 生报得数比赛,等等。由此,通过“一题多练”,做到口诀 与算式的有效沟通与快速提取,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与正确率, 并有效实现了查漏补缺,从而在朴实、扎实、有效的教学中 凸显数学教学的本真。

5.求真——从模仿到原创 求真,原指追求真理,在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中明确本质, 认清发展的规律。备课时,教师若能在专家对课堂的深入研 究基础上,再辅以自身的教学阅历、设计意图,经历从“模 仿到原创”“形似到神似”“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在教 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认识课的本质,那么,我们的思 考就会占据主要位置,就能将名家的精华、核心内化为自身 的东西,使“模仿”质变为“原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 率。

总之,老师们要摆正学习公开课的心态,结合自身的教 学实践冷静分析,放出眼光“拿来”,取公开课之长补常态 课之短,切实减少“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课堂一动不 动”的感叹,将公开课运用到常态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