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0-06 07:48:33 点击:

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苏格拉底的美德教育观的研究综述 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与普罗泰 戈拉讨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起初,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 可教,后来,他似乎准备接受美德可教的观点,但是又否认 有美德教师。在柏拉图的《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继续与美 诺探讨这个问题。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认同美德是知识,而知 识应该是可教的,因此美德也应该是可教的;
但是他们又都 认为没有美德教师,因此美德是不可教的。那么,美德到底 是否可教?到底是否有美德教师?如果美德不可教,有美德 的人的美德到底从何而来?仔细研读柏拉图的这两篇对话, 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不无启迪。

一、美德、知识和教师 从这两篇对话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德到底是否可教,主 要涉及以下两个论点:
第一,美德是不是知识?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 一致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是可教的;
反之亦然, 美德若是可教的,那么它是知识。

第二,是否有美德教师?苏格拉底、美诺和普罗泰戈拉 一致认为:若是有美德教师,那么美德是可教的;
但若一个 美德教师也没有,那么美德是不可教的。

苏格拉底和美诺都肯定美德是知识,但都否定存在美德 教师。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并不都是知识,但肯定有美德 教师。由此可见,无论是苏格拉底、美诺还是普罗泰戈拉,都似乎自相矛盾。

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我们都可 以看到对这一矛盾的化解。柏拉图在《美诺篇》的末尾借苏 格拉底之口说:美德即知识,但是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 是靠教育得来的,它是神的馈赠。美德的获得不是靠有美德 的人的传授,而是靠灵魂的回忆。因而,只有精神的助产士, 没有美德教师。亚里士多德的解决之道则是:人的美德可以 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 而发生和发展,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他还认为,凡是 涉及道德德性的地方,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懂得它是什么,而 是懂得它是怎样产生的。

姑且不论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德 性的区分孰优孰劣,其实,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 里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线索,这些线索涉及道德教育的真谛:
首先,美德不同于其他知识,它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 习惯;
美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 师,应是多渠道全方位的;
美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适 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
美德教育的方法不是灌输 式而应该是启发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究道德教育机 制也很有启发。

二、美德的本质:美德是一种什么知识 尽管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从而树立 了理性主义道德观,但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理解相当复杂,作为美德的知识显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知识,也不同 于建筑、造船等知识。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指 出,建筑、造船等技艺是可以传授的,德性却是不可传授的, 这就表明了这种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差别。事实上,苏格拉底 所谓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和理解, 而且包括能力和行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对于苏格拉底 来说,所有的道德德性都是知识的样式,当我们认识到正义 是什么时,就意味着我们是正义的。

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技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 “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麦金泰尔曾指出:“苏格拉底用 ‘知识’和‘技艺’的概念把这一切糅在一起,任何分离他 们的企图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把苏格拉底的观点简单化和歪 曲他的观点。”一方面,作为美德的知识是一种与“技艺” 密切联系的知识,获得德性就是获得某种“技艺”。也就是 说,构成德性的知识不仅仅是相信如此这般的事情是事实, 而且也是一种认识相应区别的能力和一种行动的能力。道德 知识不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道德知识的获得确实应 该有如技艺的获得,包含一种行动的能力,能在行动中表现 出来。对苏格拉底而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层面的知 识不是知识,有了美德这种知识就是像掌握了诸如游泳、建 筑等一门技艺一样。另一方面,美德又和其他技艺不同,美 德和其他技艺的不同究竟在何处呢?苏格拉底没有清晰地 指出来。这个功绩要归于亚里士多德,他指出人有美德必须有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 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

再次,他必须是处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 的。”“说到有技艺,那么除了知识这一点,另外两条都不 需要,而如果说到有德性,知识则没有那么要紧,这另外的 两条则极其重要。” 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观点有失偏颇, “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 为的作用。其实,苏格拉底对美德和其他技艺的区分,恰恰 表明他意识到了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只是 他没有进一步考察和论证这些影响。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 拉底的知识观,并且从经验出发,否认“无人自愿作恶”, 转而考察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意愿和选择,考察人的品德养 成的实践机制,从而开启了伦理学关于意志问题研究的先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关于美德的知识和作 为美德的知识。关于美德的知识,即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方 面,是可教的;
但作为美德的知识,即反复实践和内化成习 惯方面,则是不可教的。然而单有认识和理解,美德这种知 识还没有形成,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德不可教。我们可以教 的是关于美德的知识,而不是作为美德的知识,不是美德本 身。

三、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谁是美德教师,如何教 从这两篇对话还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美德教师,却又处处都有美德教师。这说明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 渠道的。没有美德教师,但有精神的助产士。这说明道德教 育的方法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如果没有美德教师,有美德的人的美德是从哪里来的 呢?在《普罗泰戈拉篇》里,苏格拉底起先认为,美德不可 教,也没有美德教师;
有美德的人的美德不能传授给他人, 人的美德的形成就像自由吃草的牛犊一样,碰上什么美德就 自己吃了进去。也就是说,美德的形成是偶然的,是道德环 境影响的结果。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用一个从未受过 教育的童奴有关于正方形的面积的知识的例子向美诺表 明:没有教师,只有助产士来帮助不朽的灵魂回忆他已有的 知识。普罗泰戈拉则认为,美德可教,也有美德教师,比如 他自己就是。美德并非天生的或自然而然就拥有的,而是通 过学习和接受教育获得的,是通过关心、实践、教导获得的。

人们从孩子幼年起就对其进行教育和训诫,并且延续终生。

总之,灌输或传授美德是可能的。而且美德教师不止一个, 包括保姆、父亲、母亲、老师等。由于所有的美德教师都在 尽力而为,所以就好像没有美德教师。

由此观之,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看似对立,其 实并不冲突。前者否定了一种教育方式,后者肯定了另一种 教育方式。在逻辑上,二者都是一贯的,在美德教育的机制 上,二者也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二者对“教”和“教师”的 理解一致,应该会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互说服的原因,因为二者从不同角度说出了美德教育的真理。

综上所述,既有美德教师又没有美德教师。普罗泰戈拉 的主张是有道理的,美德的教育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依 靠多途径、多方法、全方位、长时间地潜移默化地熏陶来养 成,而不能单靠专门的美德教师的传授;
教学内容和方式方 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苏格拉底的主张也 是有道理的,美德的传授,甚至一般知识的传授,只能是“助 产”,而不是“灌输”。也就是说,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根 据道德主体的接受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并进行启发式的教学, 而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
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 作用,教学是师生互动;
道德环境对人的美德的形成有十分 重要的影响,正如中国先贤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样。

四、结论 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之争表面看来是关于美德是否 可教之争,实质上是关于如何实施道德教育之争。

第一,如果说美德是知识,那么它不同于其他知识。因 此,美德的获得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获得。仅有关于美 德的知识,即仅理解了道德理论,仅死记硬背了道德原则和 规范,都远不能算有美德。只有反映稳定的品质的、一贯的、 合德性的行为选择,才是有美德的表征。美德不是理论,而 是合乎逻辑的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美德的获得强调践履,强调养成习惯。第二,如果说有美德教师,那么他不应是专门的、单一 的教师。因此,美德的传授也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其目 的不在人之外的工具理性,而在人自身中的价值理性。影响 美德形成的因素很多,因此美德教育不是单靠任何一个美德 教师能够胜任的,必须有许多老师。美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 程,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个渠道的作用;

必须利用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体育、榜样等多种适 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形式;
尽管 合理的灌输美德理论是必要的,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但是这 远远不够,美德的获得强调环境熏陶,强调潜移默化。

第三,如果说美德可教,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方法也有其 特点。美德教育最忌讳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这不仅不 易收到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反感。美德教育应该是启发式、 讨论式、互动式的。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而不仅仅当作对象, 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这样的美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 果,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美德的获得 强调合乎人性的稳定的品质的形成,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吴宝珍.苏格拉底论美德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 究,2012,(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3. [4][挪威]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