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无烟日 > 【中美大学科研训练比较及思考】 中美科研人才

【中美大学科研训练比较及思考】 中美科研人才

来源:无烟日 时间:2019-11-04 07:59:12 点击:

中美大学科研训练比较及思考

中美大学科研训练比较及思考 中美大学科研训练比较及思考范文 一、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比较 1.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者主要来自学校、政 府和民间组织三个层面。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倡导者和实 践者首先来源于学校,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 研究机会项目”(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Program,简称UROP)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研究 型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开端。UROP 计划面向MIT全体本科学生,主要对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 活动给予资金支持。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 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生命与物质科学领域设立了两个本科生 研究中心。199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立了“本科生科 研学徒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Apprentice Program,简称URAP),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的本科生均可 申请做教师研究工作中的“学徒”。自1998年“博耶报告” 发表以来,美国大部分研究型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本科生科研 办公室等机构,以此来组织全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美国联 邦政府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推动主要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美国宇航局、国家天文台等机构来实施。20世纪80年 代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立了本科生研究经验项目 (Research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s,简称REU),为全国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和经费支持。目前,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已成为对本科生科研资助人数最多、资助范围最广的 机构。美国民间组织在统筹全国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中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民间组织包括慈善机构(如卡内基 教学促进基金会、企业或校友捐赠基金)、全国本科生科研 大会(National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 称NCUR)、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以及各类研究机构(如霍华德•休斯医 学研究所)等等。在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资助下,博耶研 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简称“博耶委员会”)于1998年发 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 耶报告》)及2001年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 年回顾》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的标志性文件。

在美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影响下,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也相 继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1995年,清华大学在已有的 课外科技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并与次年开始实施。1998 年,复旦大学搭建起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平台――本科 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同年,浙江大学开始开展大学生科研 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Program,简称SRTP)。

1999年,中国科技大学提出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Program,简称URP)等。随着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范 围的扩大,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国家层面上,2007年初,教育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 验计划”,旨在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科研立项项目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这一计划的引导下,研究型大学逐步建立起了国家级、省 级、校级三级创新性实验项目。

2.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参与形式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科研项 目立项主体的不同,可大体分为教师主导型和学生主导型两 种形式。在中美本科生科研活动中,教师主导型本科生科研 训练形式是比较常见的,如MIT最早创立的UROP计划、加州大 学伯克利分校设立的URAP计划、清华大学SRT计划、浙江大 学SRTP计划等,均是学生以初级研究者或学徒的身份参与到 教师的科研立项项目中。美国的许多研究型大学也鼓励学生 自己提出研究项目并设计研究方案,如MIT实施的“独立活动 期计划”(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IAP),该计划从 一月份的第一周持续到月末,主要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研 究和从事其他活动的机会[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的 “校长本科生研究奖学金”,主要资助优秀本科生在教师指 导下从事原创性研究,不支持学生参与教师已立项的研究项 目。按照本科生科研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分为学年(或学期)内 的科研训练和暑期科研训练。学年内的科研训练包括各研究 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办公室或系所、政府和民间组织等提供的 学年内进行的研究机会项目,还包括研究型大学开设的与本科生科研相关的各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与补习 课、研究方法论课程、研究技巧、学术研讨班以及诸多引入 科研模式的课程等。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为学生参与科研做 准备的“斯坦福导读”(StanfordIntroductory Studie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生讨论课项目”(Freshman Seminar Program),中佛罗里达大学“机器学习系列课程” (MachineLeaning Curriculum)[2],清华大学面向全校本科 生的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等等。相比之下,美 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还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暑期科研训练 机会。这些暑期研究机会有的由研究型大学内部提供,有的 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的面向全国本科生的REU项 目,还有的来自企业、私人基金会等的赞助项目等。除了以 上几种本科生科研参与形式外,针对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 低收入家庭学生、未参加过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等,美国 研究型大学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哈佛大学等美国研究型 大学设立的专门针对优异学生培养的“荣誉学生计划”[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出的旨在鼓励和资助特别优秀的本 科生从事化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研究的“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 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门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本 科生科研的“迈克奈尔学者计划”,MIT针对从未参加过UROP 的学生设立的“良师益友计划”等。

3.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覆盖面 从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型大学来看,根据2001年《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中的调查报告,在 参与调查的近10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大概60%的学校已全 面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设立了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 活动的办公室,33%的院校在部分系组织开展了本科生科研 活动,7%的院校还未形成规模开展本科生科研[1]。随着研究 型大学对本科生科研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美国研究型大学 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相对于美国研究型大 学,目前我国大规模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型大学还仅 限于国内少数重点学校。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 的比例来看,2001年《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 中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学生参 与程度在75%以上的约占16%,参与程度在一半左右的约占 26%[1]。作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科研受 到美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 逐渐扩大。而以我国开展科研训练较好的复旦大学为例,每 年能够获得“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资助计划”的学生人数在 300人左右,仅占每届本科生人数的10%左右[4]。与美国研究 型大学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参与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无论是 在总人数上还是在比例上都与美国相差较远。从研究型大学 开设与本科生科研相关的课程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仅重 视非正式课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也重视正式课程的本科生 科研活动,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将科研与课程相结合。以布 朗大学为例,本科生科研已经纳入该大学的课程设计,许多本科生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参与研究。布朗大学为本科生提 供了院系独立研究、非院系独立研究计划、研究实习、团体 独立研究计划、团体研究计划等5种研究课程,参与这些研究 课程的学生均可获得学分[5]。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也开始 探索科研与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如清华大学2007年开设了全 校“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但是,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 我国科研与课程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还仅限于少数大 学或某些大学的少数专业。

4.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以来,美 国研究型大学逐步建立了成熟的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模式 和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培育了较为浓厚的本科生科研文化, 给大学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 科教育逐步摆脱滑坡的状态和公众的质疑,本科教育重新步 入正轨。另一方面,本科生科研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 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 凸显,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科研项目成果丰硕,本科 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以 来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科生科研训练逐渐受到学校的重 视,成为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 与美国相比,由于开展时间较短、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诸多 原因,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活动收效尚不明显,在 科研项目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例,教学管理教条化严重、指导教师素质和 认识欠缺、参与项目目的功利化趋向、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 学性等问题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和反思[6]。

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若干思考 从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比较可以看 出,中美两国都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训练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的重要作用,并且都在努力为本科生科研提供更多机会。与 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 活动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 在本科生科研组织力度不够,本科生科研机会相对较少。借 鉴美国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成功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以思 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发展。

1.进一步明确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关 配套制度建设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 研究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不可或缺的载体,科研项目是培养和 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为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 明确本科生科研的价值和地位,让本科生科研成为本科教育 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中。

为调动师生从事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科研项目的 实施效果,我国研究型大学还应不断加强和完善本科生科研 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如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教师激励 制度、本科生科研学分制、科研项目监督和评价制度等等。2.积极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支持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离不 开高校自身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在美国本科 生科研发展的历程中,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支持却显得尤为弱小。根据我国 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尚难建立博耶委员会式的独立机构推 进全国本科生科研发展,但高校却可以积极争取社会资金、 项目等资源,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科研机会和经费支持。而当 前,除了国家给予部分高校的创新性实验计划经费资助外, 我国大学的本科生科研经费大多是自行解决,只有少数高校 可以争取到一定的私人或企业捐赠。

3.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 研究型大学为本科生设置的课程应注重选择性、灵活性 和综合性。高校应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更多选修课和跨学 科课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赋予学生更多学 术探索的机会和时间。我国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在课程教学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营造自由讨论、民主探究的学术 氛围,还应将本科生科研列入课程设计中,有规划、有步骤地 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 教师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 直接影响到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质量。为此,研究型大学 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和学历培养制度,改善教师科研队伍的学历结构;通过国内和国际合作培训、参加 学术会议等途径,为教师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 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能力,能够针对 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创新。

5.提高暑期科研训练计划质量,丰富本科生科研活动形 式 暑假是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好时机,学生可以利 用这段集中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及其他社会实践活 动。目前,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借鉴美国经验,开设了暑期学 校(俗称“小学期”),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接触学术 研究前沿,但在实施效果上与预期相差较远[7]。为此,我国 高校应认真总结美国暑期科研训练活动的成功经验,分析并 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暑期科研训练计划质量, 增加暑期科研项目机会,丰富本科生科研训练形式。

6.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培养模式 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例是比较大 的,在这种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本科生进行大规 模的科研训练尚有很多困难。由于高校教师数量及教师自身 的时间有限,在研究型大学中,一对一的教师指导是不切实 际的,而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指导本科生科研训 练显得尤为必要。指导教师在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设 计方案等的情况下,可将具体的文献检索、实验指导等工作交由研究生负责,也可以让本科生加入研究生的科研团队进 行共同培养。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科 研训练正受到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应 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 体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本科生科研训练形式, 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科研项目机会,不断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新局面。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