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清明 > [关于生态大学之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文明的思考]生态文明就是

[关于生态大学之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文明的思考]生态文明就是

来源:清明 时间:2019-10-24 07:56:49 点击:

关于生态大学之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文明的思考

关于生态大学之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文明的思考 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生态大学”为了实现其 学校与社会及时代,学校内外部高度和谐文明,培养出既具 有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 有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学生的目标,必须在行动上付出努 力,并且对其现有的种种生态“现象”和生态“文明”不断 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摘 要:
生态大学;
生态现象;
生态文明;
反思 《光明日报》2005年9月23日报道,“浙江林学院欲建 全国首座生态大学” ,并描述其内涵为:“这里所指的‘生 态’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仅仅要求校园环境要达到 生态要求,还需要从制度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达到一种和 谐,包括环境、人事关系、制度文化的和谐,也包括广大师 生关系的和谐。” 经过几年的努力浙江农林大学(原名浙江林学院) 在“生态大学”的建设中成绩斐然,2010年10月被授予“生 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称号。大家为之高兴自豪,可是殊荣之 下,客观谨慎看待现状,为确保“生态大学”的质量和可持 续发展认真反思,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感于一学生“大学学 习生活总结”中所写到的:“学校环境很好,但好的只是自 然环境。”和自己亲眼亲身在教学科研中目睹经历的“生态 大学”之种种“生态”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种种“文明”,反思良多良久。

上课是学校事务中涉及面最广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来看看“生态大学”里的课堂生态与课堂文明。学校要求老 师上课提前到,不得晚5分钟,晚了就是教学事故,按照情节 轻重扣发课酬,惩罚相当严重,所以一般情况老师总是提前 到,早早地到教室等着学生来上课。老师提前来上课了,学 生呢,少而又少的比老师早到,大部分同学是预备铃之后慢 腾腾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大饼奶茶之类早餐悠然地开始了 听课,有的甚至上了半截课了,大摇大摆地进来了,当然更 有甚者不来。这里说的是早上第一节课,当然早上第三节课, 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第三节课如果不是拿着早餐进教室, 也可能迟到,原因有种种,开会了、取包裹了,看病了等等。

我上的是《应用文写作》,学生自认为不听也会,这种情况 日日面对,出于对教育的思考与责任,在等待学生来上课的 时候,也观察一下其它教室的情况,一般而言跟上面所说情 况差不多,偶有学生提前到者,而且座无虚席。问之,回答 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是专业课重要有用,就是因为这门课 不好对付。这样的到课情况学生所在学院、教务处、督导就 采取措施让上课老师点名,以此来强迫学生来上课。我以为 教师的任务在于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不在于点名。所 以讲《应用文写作》首先讲,“先做人,再做事,再做文。” 也不大点名,可竟然有同学要求点名,多点几次,点名在的 加分,还说多点名就来,不点名就不来。逼迫之下我偶尔点一次,这样来了的同学就赶快发短信叫没来得快来,点名中 间忽然来了很多人,直接跑到讲台上,说自己到了,有时已 经开讲了,他无视你在讲课,直蹦讲台说自己来了,要求你 给他做上来得记录,有的甚至备好了橡皮,自己从我手中拿 走课堂记录本,自己改好,还有的课间,乘我出去教室的时 候,就自己拿来本子改了,竟不知这样做有失修养尊严。

学生上课天经地仪,按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 美德,应该早于老师到教室,“生态大学”里的这种上课生 态如果持之以恒,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上课是为了获 取知识,以点名为要的上课,会得到什么效果?实在值得深 思。

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我们来看看“生 态大学”里学生种种学习现象。学生上课一般不会坐到前面 几排,选择座位一般是打后不打前,这样老师讲课的效果可 想,平时学生不吭气,到了期末了,他大喊打大叫说听不到 老师的声音。课堂提问,老师一连问五六个人竟然没人知道 在问什么,正确且有见识的回答就别想了,这样的场面学生 从不感到脸红。在这门课的课堂上做另一门可的作业的情况 非常普遍,一者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二者学生认为有些 课是无用的,所以把精力放到对有用课程的学习上。假期来 临,期末考试在即,学生排着好长好长的队,进图书馆去复 习,据说光排队入馆至少就的费一小时以上,放到网上的一 字长蛇阵看起来颇为壮观。本人指导三个同学的中期论文,反复叫他们认真看原著,努力思考,理清头绪,论述充分, 不要思路混乱,蜻蜓点水,并且帮助他们立提纲,具体告他 们哪里应该怎样哪里应该怎样,学生口头答应得很好,就是 交上来的稿子次次如此,几乎没有改动,后来竟然有学生给 我打来电话,说某某老师说了,中期论文只看形式,不看内 容,你还要求挺高的。《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同样有学生 问,老师光写一下形式就对了吧,所以,我训练他们写作时, 有人竟然分三行写前言、主体、结语六个字就算是完成了, 真是哭笑不得。想想学生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将培养 出什么样的人才?学生走向社会将会如何对待生活,我经常 跟他们讨论,叫他们养成凡事认真的态度,他们说,老师我 们在要紧的事上自然会认真的。我想认真是一种习惯,一种 美德,每时每刻都应该认真,也许我错了,多余的操心。

任何一个机构,管理是必然的,大学亦然。“生态 大学”里之种种管理现象也值得思考。学校对学生的全面管 理我不大清楚,课堂管理知道一些,点名是一部分,管你来 学不学,点名在,这部分成绩是有的。学校对老师的全部管 理我也不完全知道,但互相听评课每学期都有,有十多个评 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其中有一个是,信息量的多少。“生态 大学”对教师科研的考评,看的是其主持的多少项目,有多 少经费,发表了多少文章的量化的考评。我常以强制来实现 教育目的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科学吗合理吗?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如何实现?这样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如何做到主动积极?我也常想古今中外信息多得汗牛充栋,可是真正能读 懂这些信息、理解这些信息、识得这些信息、会举一反三咀 嚼这些信息从中受益的人有多少?学校可能想叫学生“博”、 “知”的东西多一点,把它寄托在教师的讲课的信息量上, 其实“知”重要,“识”也同样重要,如果不会“识”,只 懂“知”那不成了“掉书袋”、“信息库”了吗?况且就这 样凭着老师在课堂上的信息量来达到学生的博学可能吗? 我也常想,现在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的,究竟给社会来来多 少效益?这些 “生态大学”为了其可持续发展,是应该思 索的。

“生态大学”对其外部环境有相应的辐射,我们来 看看起辐射的内容。20000多名在校学生的“生态大学”整 个校园内部只有一个书店,以卖考试用书为主,学术书籍少 而又少。学校两个大门周边则连一家书店都没有,有的是一 溜烟排起来的各种名目的宾馆、饭馆。学校的老师脸上好象 贴着字,一走到临安市的大大小小的商店里,人家都会说, 林学院的吧,你们学校的老师经常在我这里买东西,你们工 资很高吧,这样的话听得不计其数,道是从没听说过你们学 校的什么思想非常好,对我们影响很大,在他们心目中林学 院的老师很有钱款爷一样,是他们最忠实的消费者。上街也 竟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林学院我们熟的很,人称“小香 港”。还有做到教室里的人流广告,一次我来上课,在等同 学按时或超时来上课的时候,望着空空的教室,发现每张桌上有一张花纸,没事上去一看,竟然是无痛人流的广告,广 告词大意是:我来自农村家贫,为了补贴费用,如何如何 ……不小心如何如何……,某某医院怎么怎么……温馨可信 ……。我在深深地思索作为一个城市里唯一的一所大学,她 应该向城市辐射点什么传播点什么?这实在关乎社会对大 学的看法,也关乎大学存在的意义,也关乎“生态大学”与 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应该深思。

种种现象不必一一列数,但应该认真思考。从上面 的现象可以看出,“生态大学”之理想与实现之的行动尚有 距离,需要广大师生领导在共识的基础上努力,否则是天鹅、 梭子鱼各自用力,方向不一,效果大减。所以“通识”之修 养与“通识”之教育势在必行,只有在通识之下,认识到学 科的平等,“有用”与“无用”的辨证关系,才能可能建设 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生态大学”。据说北大被列为世界前几 十名大学,不仅因其实力,也因其是中国的大学。我想浙江 农林大学被授予“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称号,也不仅因其 高楼绿树,应该有更高的期待,我们应为之努力。

上个世纪梅贻琦对清华大学全体师生说的:“所谓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抗战胜利后, 他在《校友通讯》中写到:“纵使新旧院系设备尚多欠缺, 而师资必须蔚然可观,则他日校友重返故园时,勿徒注视大 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 人,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最应致力者也。”(引自施嘉炀:《怀念梅贻琦先生》,载《笳吹弦诵情弥切》一 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版,第13 页)梅先生的大学理念,对我们打造“生态大学”不无裨益, 我们应该领会其中的精神。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