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徜徉文本之间探寻解读之道】解读文本

【徜徉文本之间探寻解读之道】解读文本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0-05 07:57:20 点击:

徜徉文本之间探寻解读之道

徜徉文本之间探寻解读之道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政治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 生机。然而许多课堂看似互动频繁、精彩纷呈、行云流水, 但对文本的解读却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教师 对文本丰厚地、创造地、个性地解读,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 度和课堂的张力、学生的发展能力与发展空间。如何让政治 教师跳出教辅的枷锁,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 学生研读文本这一学习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本人结合 教学实践,谈几点文本解读的策略。

一、从文章标题中个性解读 毋庸置疑,教学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 对文本的解读。然而今天很多教师忽视文本本身,把大量的 时间花费在收集课件、下载视频、查找图片上,虽给政治课 堂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但却偏离了政治的本真教学之道。如 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思索文本的核心 价值,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品味文本, 就会帮助学生领会学科的思想魅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在古今比较中科学解读 文本解读要带着社会的、历史的观点,对待同一事物要 随着过程的推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做到因 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样可以具体地分析同一 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从不同的历史 角度解读,可以找准支点,解读文本的弦外之音,深刻把握文本的意蕴,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度感悟

在“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中,看到第一目“中 国外交硕果累累”,想到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引入历史 学科的知识,从历史与现实、近代与现代的对比中解读出中 国外交成果的变化、外交政策的变迁,给学生带来思想的震 撼和视觉的冲击,直抵内心深处。适时鼓励学生进行价值判 断和价值选择,增强教育的有效度和感染力,凸显政治学科 的价值引领和理性认同。可以设计两个篇章:第一篇章—— “回眸历史往事历历在目”;
第二篇章——“放眼当前外交 硕果累累”。从这两个篇章中解读出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国家力量的变化影响了外交政策的变化;
树立起我国是个负 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明确我国外交百花齐放与全面开花,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 和自信心;
进一步树立制度自觉、制度自信,凸显政治学科 的价值引领和理性}人同等核心素养。

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中,国家从产生时起,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类型,古今中外,无论国家性质如何变化, 无论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差异,无论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如何不同,政府都在行使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我们 国家也不例外。然而我国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侧重点 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侧重政治与经济职 能。随着国家的发展,原来没有的职能,后来应运而生,政 府职能中又逐渐增加了文化职能、社会建设职能、生态文明建设职能。那么目前政府职能的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发生 这样的变化?变化的目的何在?政府职能是否还会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与变化?通过不断地设问和解读,让学生 在动态中生成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观 点解读教材,让深度解读之林于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动态 生成之花在课堂上常开不败。

二、由思维节点处深度解读 教师要善于洞察和选择思维节点,文本解读需要从一些 节点人手。选准思维节点不仅能够提高文本解读的科学性,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思维的节点有很多:可 以是思维关键点、知识疑惑点、知识衔接处、文本细节点, 也可以是课堂争议点、学生好奇点、知识易混点等等。

四、于文本空白处独特解读 一般而言,教师过多的是考虑文本中的显性知识,对于 隐性知识思考不多,也不会深入挖掘教材文本背后的思想魅 力和情感教育点;
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落实知识点,因此只停 留在知识点层面的解读,缺失了对教材文本的人文精神与价 值分析的解读,让教学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因而,在分析 解读教材时,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用批判的思维 进行深入思考,挖掘文本潜在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文本的 正能量,和文本来一次亲密无比的接触。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中,教材描述到“当前国 家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然而教师可以于平凡无疑处设疑:国际竞争有哪些表现形 式?除了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有哪些软实力?我们应该 如何提高综合国力?自然引领学生思考,在国际舞台上,比 权力和利益问题更微妙、更深刻的乃是价值、信仰层面的对 话!要树立大国形象,必须要加快加强软实力构建,立足而 又超越政治、经济表达,走向文化和价值的表达。然而,文 化符号只是软实力的外在和表面元素,核心应是共通的人性、 审美、道德伦理基础和具有感召力的精神信念!让学生思维 在动态生成中向文本深处漫溯。

再如讲到“商品流通”,教材只是指出什么是“商品流 通”与“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 的阶段”。解读文本时要比较“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的区别,同时要指出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到商品流通,买 卖在时空上都是分离的,既给人类的商品交换带来极大的便 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商品经济中的一系列矛 盾。如果有些商品生产者只卖不买商品,另外一些商品生产 者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就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因而不能补 偿生产商品的劳动消耗。这表明,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 他的因素、职业道德的因素,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为人民服 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一致的,无形之中提升了文本解读的思想性,绽放了学科 的思想魅力。

在“财政的作用”一框,教材中提到的都是财政的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有没有乱花钱的时候?有没有 花错钱?我们一个人、一个家都会出现失误,那么大到地方 政府、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想一想政府在财政的使用上, 有没有失误的时候?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 让政府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亲民、更加认同,既提升了学 生的解读文本能力和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和 理性精神。

总之,无论课改走到哪一步,政治课教学都不能只注重 表面的热闹喧哗,而忽视文本的研读。离开了文本,无异于 缘木求鱼;
脱离了文本,课堂就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在教学 实践中,政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策略的引领者。

只有教师融人文本,有效解读文本,才能达成学生与文本之 间精神上的邂逅,才能让学生手上有文本,心中有文本,才 能让课堂在文本中“诗意地栖居”。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