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规划方案 > 非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与发展特点】

非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与发展特点】

来源:规划方案 时间:2019-10-05 07:57:16 点击:

当前我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与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与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各种良莠不齐的外来文 化和思想观念大量地进入中国文化领域,造成中国文化思想 界的空前活跃与激烈碰撞,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自然而然地得 以产生。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深 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 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 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 ……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各种思想相互激 荡。在这一情景下,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反马克思 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伪马克思主义的应运而生,而这 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对我国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对其进行 认真分析并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误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一、当前我国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 1.新型媒体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最主要的传播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各种思想意见交 锋交流的主要阵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 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 010,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2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 8.4%, 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移动互联网塑造 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都积极地寻求向网络新媒体转型 的途径,互联网成为思潮涌动和观点争鸣的主要场所。在“您 认为2014年思潮争鸣讨论的主阵地”问题中,92%受访者选 择“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远远超过“报 纸、杂志、图书等纸质媒体”(2%)和“学术研讨会、专家讲 座、大学课堂等场所”(5%)。同时,梳理往年该项调查数据, 发现互联网一直都是公众认同的思潮交锋的主要阵地。例如 2010年调查“您从哪种途径获得新的思潮动向”的问题中, 73 010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有受访者称,以报纸、广 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基本上传达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很少关注贫富分化、城乡对立、环境恶化等结构性问题, 而互联网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氛围更适于表达不同意见, 自然就成为思潮表达和争鸣的重要平台。

其中“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在互联网 平台中占主导地位,其覆盖人群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 “两微一端”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主要信源。

2009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对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 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上述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中由网络 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时至 今日,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议程设置影响更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的500件社会热 点事件进行统计并发现,44.4%的事件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 公众关注,可以明确源发于“两微一端”的有64件,占12.8%。

2.学术交流已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反映西方政治思潮的一批著作在 我国的翻译出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这些学术活 动对活跃我国的学术氛围、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培养新的 学术人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借助于这些学术活动,一些 别有用心的人兜售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推销西方文化。

他们的观点得到了我国一些青年学者及大学生的追捧,导致 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在我国的蔓延。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 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译著译文、大学讲坛或论坛宣讲以 及科研机构的专门研究等方式迅速在国内传播,受到了年轻 人的追捧。又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鼓吹者欲用貌似“繁 花似锦”的理论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其特点就是沿着 类似东欧剧变的方向,力图把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改变为民主 社会主义的方向。

3.课程教学已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一种便捷途 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主要、 同时也是最便捷的渠道。高校课堂,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课堂应该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例如,一些归国 学者在高校教授西方相关课程时,不经意地传播了一些西方 社会思潮;
还有在高校恢复建立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一些社会科学新学科,许多都是照搬或沿用了西方 教材,这些西方的社会科学学科教材都携带着西方的话语体 系和西方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 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此外,由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也出现了种种矛盾和问题,一些高校教师把这些矛盾和问 题夸大化甚至泛化,进而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诽谤和攻击党 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还有些教师,在现实中遇到 一些挫折和不如意,就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不良情 绪传导给学生。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极 坏。

4.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已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 一条隐性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交流不仅限于 经贸领域,也广泛地渗透到社会领域。在一定意义上讲,这 种社会领域的交往更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大众性。这种社 会交往主要包括旅游、探亲访友、休假、非政府组织间的交 往、民间交流等多种形式。这些活动活跃了思想、拓宽了视 野,但也正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中,有些人开始盲 目崇拜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价 值观念和思想观点,这虽然不是一种系统地接受,但却能在 一些人的脑海中牢牢地打上了西方政治思想的烙印。还有一 些西方国家在文化交往中,通过基金资助的形式将其思想观 念渗透到高校中,并通过一些被大家公认为的所谓“公知” 人物进行思想观念的传播。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所面临新的历史起点,新 的阶段性特征日渐清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种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历史大格局下, 形式多样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主要 表现如下:
1.特征更加复杂。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当今世 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世界多极 化,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交流交锋呈现出新特点,人们的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分化。就 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体制 的转型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人们的思想活动和精神文化需 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特点。再加上西方敌对势 力总是在所谓民主、自由、人权、民族和宗教等问题上散布 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由此形成了当前纷繁复杂、形形 色色的社会思潮,从而使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各种非主 流意识形态相互粘连、相互侵蚀、相互渗透,表现出进步与 保守、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健康与低俗相混杂的特征。

当前影响我国的政治思潮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在这些政治 思潮中,既有错误、腐朽、反动的思潮和观点,也有合理、 进步的思潮和观点,各种不同的思潮交织在一起,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复杂。

2.形式更加多元。从来源上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既有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而不断涌 入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点,也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经重新解 读而不时泛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既有滋生于市场经济的 价值观念,也有工业化进程中附着于商品外壳上的大众文化。

从形式上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既有极具学理色彩的系统 化学说,又有对于日常感性生活的情感体验的直白描述;
既 有持续渗透、长期影响的宏大叙事,又有随机鼓噪、风靡一 时的坊间传说和世俗谚语。从作用上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 态既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思想营养、理论借鉴、文化 底蕴、精神支撑等,从而发挥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功能,又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互对抗、冲突 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人生诉求,从而瓦解和冲击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

3.目的更加趋利。作为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 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思想折射,归 根结底就是要反映和维护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社 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相互 冲突,利益博弈日趋激烈,不同社会群体出于自身现实利益 和未来利益预期,纷纷将寻求意识形态支持作为实现自身利 益需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改革进程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各种 新的社会阶层,它们不仅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力量,而且已经 能够通过影响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现和维护经济利 益,这是该阶层趋于成熟稳定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4.内容更具政治性和学术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决定 了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实质和核心是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 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 社会阶层开始由单纯关注经济利益转向经济与政治利益并 重,日益注重政治评价并通过政治参与争取提高自身的政治 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陆续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无论经 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或是政治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还是 价值观念领域的普世主义,所涉及问题的核心都是中国未来 发展道路的选择,各种社会思潮的组织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介入程度也在逐步加深。从未来的趋势上 看,各种社会思潮将保持继续发展的态势,对现实社会政治 生活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出现学术化趋 向。当前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标签的刚性特征正在逐渐被学术 研究的理性话语所替代,意识形态日益渗透到学术研究之中, 通过学术思潮、学术话语等加以表达,通过学科建设和国民 教育体系在人们头脑中扎根下来。

5.手段更加隐蔽。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显性传播方式不 同,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途径与方式上具有隐蔽性特征, 通过大众文化实现全方位的传播与扩散。在传播手段上,非 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化资源,借助网络视频、 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实现了传导者与受导者的零距离接触 和面对面传播。在传播方式上,非主流意识形态更加注重学 术化、文化化、感性化、大众化等潜移默化的形式,利用学术文化交流、文学影视作品和日常生活消费方式等对社会受 众进行无孔不入的熏染,使他们在文化交流、物质消费和大 众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并认同其内在的价值取向、道德观 念和行为方式,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越来越多地附 着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由于网络具有开放、匿名、即时、 交互等特征,它能够使上述各种意识形态的观点集中呈现在 一个舆论平台上,使不同意识形态的正面交流、交锋成为无 法回避的现实。一些人打着学术思想讨论的幌子,公然挑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参与者除了有国内普通民众之外,还有 国外敌对势力及其代理人,他们积极利用国内开放式网络舆 论平台进行政治活动。对中国近代史及其英雄人物的评价、 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党和政府重大改革方案、对社会 道德状况的评价等,都成了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论争的重要话 题,讨论中既有基于理论的理性探讨,又有充满戾气的谩骂 攻讦,可以说手段更加隐蔽。

7.危害更加严重。由于有些对抗性的非主流意识形态 歪曲、否定甚至攻击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否定党 的理沦和路线方针政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严重 影响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比如当代中国 自由主义者利用国内改革开放,社会体制转型,社会矛盾错 综复杂,社会主义信念在部分人心目中淡漠,俨然以社会精 英的角色、社会改革家的气势,写文章、做报告、著书立说, 把自由主义理论观点学术化,通过学术活动推行其主张,进行理论误导。在他们以学术形式谋求政治目的时,一个重要 方法就是从西方多种学说中引来或者生造一些概念,用以置 换、顶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外壳,当他 们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搞混乱时,也就搞乱了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如果指导思想一旦多元化,必然会导 致思想文化领域的混乱,从而使社会建设陷入混乱,影响和 谐社会建设。同时,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上的流行、 传播,影响和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一些人诚信缺失、 道德失范,更有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盲目推崇西方 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甚至社会制度,这必然引起思想领域的 动荡,影响群众的政治信仰,这也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我们都知道,社会一旦混乱,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