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语文有效教学_语文有效教学的生命机制的建设方式

语文有效教学_语文有效教学的生命机制的建设方式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0-29 08:03:23 点击:

语文有效教学的生命机制的建设方式

语文有效教学的生命机制的建设方式 语文教育必须由“实用工具”向“生命本体”转换, 才能焕发生机,克服异化,走出困境,提高实效。这是因为:
一方面语言现象是人生命的存在方式,它的发生与发展都基 于生命的需要;
语文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语文而精彩,生 命是语文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另一方面,人的言语表现的需 要和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 的动机;
个体的语文学习依赖于其生命活动,抓住了“生命”, 也就找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据此,笔者认为, 语文有效教学的生命机制主要由以下三条规律有机构成。

一、自觉与超越:语文学习的根本动力 语文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 同活动。凡是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动力。在教与学这一对 关系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任何“教” 都不能代替“学”。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动力系统” 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是语文教学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

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来自哪里?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必须 从人生命本性与人言语现象的关系中寻求答案。

首先,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人言语现象发生的根源。

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另一方面人还是超越性的存在。人是不确定的、是可能的存在,生活在希望之中。

自由自觉和超越是人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存在的言说, 是人的确证。人的上述本性使人创造了语言,与此同时,语 言也发展了人、创造了人。由古猿向人长期演进的过程中, 人逐步生成了先天的获得语言的秉赋,又在后天为了生存和 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语言。尽管人的语 言学习也有外在的诱因,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二、内化与外化:语文素养生成的心理方式 复杂性科学认为,生命“自组织的核心是由两个不可分 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构成的,一个是(基因的、种类的)生 成的原理,一个是(此时此地生命存在)现象原理”[3]。

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一是不断地从外界 汲取营养,二是结构自身吐故纳新,从而,完成与外界交换 能量的过程。人不仅具有生理的、物质的自组织系统,还具 有心理的、文化的、精神的自组织系统。在此视域中,人类 的学习,其实质是依凭其特有的精神性的自组织机制即上文 中所述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哲学上的表述),借助人类特 有的符号,吸收和使用文化,积累经验,创造新的经验,不 断丰富、建构和发展自己。人是怎样进行“吐故纳新”、完成与外界交换能量的呢? 内化和外化是人类的文化传递、生成机制,是个体进行“吐 故纳新”,实现精神建构的基本形式,当然也是个体获得和 生成语言能力以及创造语言产品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内化和 外化的作用下,我们创造了语言,语言创造了我们。

语言知识的内化,是指外部的语言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 主体头脑内的语言认知结构(或称“图式”),即学习主体 对语文知识、技能及内在意义、精神、情感的吸纳——通过 听、读,“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吸取语言营养。个体吸纳外部语言营养生成语文素 质,建构精神世界,是自身的先天遗传的语言获得和生成机 制在外部环境的语言信息刺激下,经由“内化”来完成的。

学生把获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欲 求,便是外化,即学习主体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及意义表达 自己的需求、欲望,其主要形式是说、写。外化的意义在于, 不只是对这“知识”的复制,而是生成语言能力、发展全面 素质的过程。具体地讲,说话、写作等表达形式,是学生主 动从事语言学习,从事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的外化形态,它不 仅生成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学生释放激情、展示生成智慧 的重要方式,从而实现了人的完整个性的统一。语言的内化和外化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 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没有语言内化更不会有优质的外化,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即揭示了内化对外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外化可以 使内化成果得以巩固与加深,激发“内化”主体产生新的阅 读需求和冲动,同时外化所生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表达 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又丰富了主体解读文本的认知结构。

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即听、说、 读、写紧密结合,互为促进。正如张栻所言:“始则据其所 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就是语 文教学之所以要求听说读写必须整体安排、紧密结合的根本 原因,即这一要求体现了生命吐故纳新、交换能量、建构自 身的规律。

三、感悟与对话:教学效应发生的实践样态 个体生命与外界交换“语言能量”,生成语文素质,实 现精神建构,是经由“内化和外化”来完成的。在语文教学 中,有效的“实践样态”主要表现为感悟与对话。

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本文指个体对语言 文字的感知、领会和体验。人们理解和真正获得知识,能够 进行阅读、作文以至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所依靠的内在的核心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传授的这些条文,而 在于我们的言词难于抵达之处,比如说,在于情感和悟感。” [4]这种底蕴(情感和悟感)产生于主体的感悟活动。在言 语实践过程中,当言语主体面对言语对象,“以身体之,以 心验之”的时候,产生的那种兴奋、激动、陶醉、沉思、敞 亮、豁然开朗等情感状态,就是言语实践中的感悟。朱光潜 先生对人朗读时的感悟状态有精彩描述,他说:“朗读时的 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胸热血都沸腾起来了……调子就震颤 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感慨, 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5]此时,言语主体的生 命融入语言所展现的意义世界,同时,语言所包容着的那个 世界也融入言语主体的生命体验之中,便出现了“意义瞬间 生成”,即或系统某个参量的累积性变化(同化性内化), 或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该系统就 可能发生“突变”(顺应性内化),也就是阅读者正在发生 着的语文素养的建构。读、听是吸收,写、说是倾吐。读和 听如果不发生深切的“感悟”,而这种读和听是没有意义的。

说和写也必须在个体对人生、对社会、对表达方式有所“感 悟”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能是有质量的和精彩的。学生如果 对所表达之物和语言、构思缺乏一定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 必然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可见,主体语文学习的“跃迁” 发生于他在文本解读或表达过程中的“感悟”,这种“感悟” 是认知、情感和知识、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始发于“某一端”,或在形式方面或在内容方面 品出了“语文味”,并进而产生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主体对语言的“感悟”是在“对话”中发生的。《语文 课标》中之所以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的对话过程”,因为“对话”意味着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意味着主体在与外界交换能量,即他们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 展开心灵对话,在语言的沟通、融合中扩充着自己的视野, 生成语文素养,提升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阅读文本,只 有对文本有所“感悟”,才能产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只有对他人的见解有所“感悟”,也 才能产生与他人之间的有效“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和 写的过程也是主体与人生、与社会、与自身语文素养的“对 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对话”只是量 的补充,不可能实现质的跃迁,“如果有一方超越对方水平 的认知和理解的水准,则对话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6]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展开有深度的对话, 引导和鼓励他们说出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感悟与对话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 个体感悟是对话的基础。对话的主体必须对文本具有一定的 “感悟”,否则,主体之间就不存在一个“问题视域”,对 话也就无从谈起,或者不存在有深度、有新意的内容,对话便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在“对话”中,个体对文本的“感 悟”才能发生并丰富、深化。如果个体不阅读文本不发生与 文本的对话,不倾听他人对文本见解,那么,他就不可能对 外部的语言营养有所“感悟”,也就不可能实现对外部语言 营养和精神价值的内化。“对话”的过程,应当是“感悟” 发生、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2]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3:141/239. [3]谢光前,袁正辉.自组织形态的复杂性演化与主体的 发生发展[J].哲学研究,2008(6). [4]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 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 [5]朱光潜.艺术杂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89. [6]孙绍振.平等对话和教师心理图式的深化[J].课程. ·教材·教法,2008(6).(朱绍永,泗洪县洪翔中学,2239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