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_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_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0-29 08:00:52 点击:

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等学校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实现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文章从现 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入手,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 发,分析了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摘 要:
高等学校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实现 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文章从现 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入手,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 发,分析了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一、创新教育与改革课程体系 1、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 当今的时代,人类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科学技术的 加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环境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 峻,人类追求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我 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我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异常艰难,没有任何可以遵 循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业的建设只有不断的创新。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时代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时 代在呼唤我们,社会也需要我们创新教育,改革传统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

2、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教学活动涉及到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专业的教学计 划和课程结构以及基础课,主干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师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的内容,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课 程的体系,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 是教育的“心脏”。同时,课程也能把学校的教育思想、教 育观念,办学的宗旨得以落实。因此,实施创新教育,优化 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

二、高等学校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弊端 1、知识分割过细。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 有些专业口径狭窄,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因此各门 课程之间分割的很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然会导致对 许多重要内容的舍弃,舍本逐末。而各个专业之间又泾渭分 明,隔行如隔山,学科之间难以迁移,由于知识分割过细, 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 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 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 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都上个世纪末出版的, 既使是面向21世纪的教材也都是世纪初出版的,教材更新过 慢,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缺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 新内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新颖性, 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尤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 视不够;
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
重课堂教学,而轻实践 教学;
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其结果是课程门类 多,课时多,学生负重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 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 能。

4、教师单向灌输。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片面强调 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 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多采用演绎法,忽视学生的主体 作用,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5、实践环节薄弱。课程大多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 视实践环节。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 乏力,导致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动手实践 能力较差。【1】 三、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目标 1、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1)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原则。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 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因此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要把创新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得到深刻的反映,面临信息社 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等也在课程中得以体 现。

(2)科学知识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特殊形态和高级形态,课程总是从科学知识总和中 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因此课程内容一般体现着人类 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个独立的 标准精选出来的,因此课程内容一般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基本 要素和精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个独立学科之间已由 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 透、多层次的、综合的科学体系。设置一门新的学科,必须 懂得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要建立和设置较完备的较科 学的学科体系和课程门类结构还必须把握和理解整个科学 体系中,各个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2】 (3)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原则。课程是为促进受教育 者的个性发展而设计的,因此受教育者个性结构发展的需求 对课程的发展同样具有制约作用。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处 在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要设置合理的大学课程,就必须了 解大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其发展需求。大学生已经具备了 比较成熟的表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发展 到较高水平,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都已经达 到基本成熟的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大学 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 过程。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协调各因素之 间的关系,努力设置最优化的课程体系。【3】 2、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造就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应该有利于这一教育 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改革目标就是要努力构建有利 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具有的内容涉及到诸多方面,我认为重点应从如下几个方面 入手:
(1)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高等学校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提高整体素质的前提,个性培养 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坚持基础要扎实的 原则,要根据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大学数 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2)专业动手能力要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 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时 要不断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更多地开设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 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动手的积极性。

(3)学生整体素质要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高低 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表现,要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学生 的整体素质状况,精心设计素质教育的课程,加强学生的人 文、科技、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加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学时数,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4】 (4)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在 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统一,既要彰显个性又要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德育为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出版,152页。

(2) 郭金创,教学型院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 系,中国高等教育,2007.2期,76页。

(3) 甘晖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和 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7.5期,41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