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办公室总结 > [在探究中内化数学知识规律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规律探究

[在探究中内化数学知识规律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规律探究

来源:办公室总结 时间:2019-10-13 08:01:56 点击:

在探究中内化数学知识规律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

在探究中内化数学知识规律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 数学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数论则被誉为“数学的 皇后”,由此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人教版教材五 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安排了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让学 生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理解和掌握数论的相关概念。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数论的知识比较抽象,很难设计出与 此有联系的生活情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 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循序渐进 中积累数论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动手操作,自主发现结论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知识在操作中实现 自然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 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主动发现知识,总结结论,进 而使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学生在操作中实现了直观到抽象的提升,从而发现其中蕴涵 的内在规律。

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出2、3、5 的倍数,并总结规律。在画出2的倍数后,学生发现,末尾 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由此得出2的倍数的特 征。在画出5的倍数后,学生发现末尾是0和5的数是5的倍数。

在找出它们的交集之后,学生就能得出末尾是0的数既是2的 倍数也是5的倍数。但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发现,只看末尾是不行的,因为末尾为任何数都可能是3的倍数。那 么怎样才能得出3的倍数特征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 交流可以发现,只要将这个数的各个数位的数字相加,和是 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在不 完全归纳的基础上得出了一般规律,进而让学生在发现规律 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了2、5、3 的倍数特征。

二、领会感悟,积累基础知识 知识的获取需要经历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学生经 历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后,还需要经历一个“悟”的过 程,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贪 图快节奏而忽视了学生的领会感悟,否则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就会很肤浅。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究,收 获更大的成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可以先让 学生对自然数(0除外)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只有一 个因数(1);
只有两个因数(质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合 数)。然后让学生在百数表中用“筛法”找出所有质数,并 观察分布情况,尝试记住100以内的质数。记100以内的质数 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在学生真正理解并感悟了质数与合数 概念的前提下进行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记熟。学生在 筛选得出质数表时可以发现,除了10以内的数,质数只分布 在个位数为1、3、7、9这四列,因为其他数都是2或5的倍数。然后再由质数的倍数是合数,再对每列中的数进行筛选,从 3、7、11、13等质数的倍数着手,最终得出100以内的质数 是25个。学生在感悟后再进行记忆,就可以轻松掌握寻找质 数的方法,为判断一个更大的数是不是质数提供理论依据。

三、拓展延伸,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掌 握基本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开阔学生 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已学偶数、奇数、质数、 合数的概念,教师设计了一道拓展延伸题:有四张写着3、6、 7、0的卡片,分别从中抽出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试写出组 成的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分别有哪些?这道题难度不大, 但却能考查学生的有序思考及对解决问题的认真程度,做到 不遗漏不重复。在列举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试一试,进 而感受“有序思想”的重要性。在筛选符合条件数的环节, 偶数和奇数相对简单,但找质数就要复杂一些,由学生已有 的经验,末位只能是3或7,这样就缩小了范围,然后再按是 不是已有质数的倍数进行验证,就可以得出本题中的质数只 有367、307、673和607。

总之,在数论知识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 方式来发现知识中的内在规律,并在感悟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