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素质教育 浅析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素质教育 浅析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来源:讲座 时间:2019-10-06 08:03:32 点击:

浅析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浅析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其他公办学校相比在思想上存在一 定的差异,教育者应该了解并顺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发 展的特点,在高校教育的初期转变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思路, 提高素质教育在整体思政教育中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的思考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摘 要:
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 独立学院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仅仅走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然而,就在这快速扩张的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在轰 轰烈烈“造大学”的过程里,一些学院将主要精力及财力都 用在了盖大楼和请大师之上,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最紧迫、最 重要的环节却往往被忽视。也有一些把老牌重点大学的学生 素质教育方法全盘照搬照抄,简单效仿,他们忽视了一个客 观事实------独立学院的学生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存在着 较大差异,具有特殊性。

1、自身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对自身定位不是十分明 确。学习成绩不突出,得不到周围环境的关注,从而在学生 内心中产生了极度的自我否定情绪,不够自信、不愿意付出 努力。“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主要表现为心理落差感较明显, 或者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

“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似乎“读 大学”只是人生中必备的一步,至于如何走好这一步,很多 人并没有心理预期和具体规划。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调查问卷的 结果显示,关于“你上大学想达到什么目标”,选择“想找 到理想工作”的占43%,选择“获得文凭”的占31%,选择“提 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只有19%。汇总问卷上的各项数字,我 们就会发现,在大学开始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明晰自己 来大学应该干什么,怎么能干得好,毕业以后能干什么,能 否有把握让自己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2、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信心 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钻研型的学生较少,而在文体活 动时,多才多艺者甚多,尤其在“活动能力、动手能力、组 织能力、协调能力上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2]他们 渴求在学习以外被更多关注,校园内的每次竞选,都参与者 云集;
文艺汇演时,优质节目鳞次栉比。

“有活力有想法的另一面是对新事物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但负面效果是自我控制能力差”。[3]比如,他们崇尚高科 技的电子产品,有的学生频繁更换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以此 作为攀比;
有的整天旷课,却彻夜埋在网吧里面打游戏;
有 的游走于学校和社会之间,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应该埋 头苦读、博览众书的学生身份上。因为社会中存在的对于独 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歧视,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做出了“拒绝三本生”的举动,又使得这些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门时 就有一种自卑心理。[4] 3、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针对每一届的新生都会进行入 学摸底测试,结果显示,得到50分~60分的人数最多。这表 明,这些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但成绩突出的较 少。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入学之初树立过努力学习的目标,但 普遍没有长性,坚持一段时间便自动放弃,缺乏后劲。而刚 刚建设起来的独立学院,正缺乏那种日积月累而来的文化底 蕴和学风传承,而这一点,正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以改变 相当一部分学生仅在期末考试前才开始进行突击补习的学 习习惯,杜绝“60分万岁”之类放纵思想的蔓延。

4、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社会上,很多人对独立学院的理解是贵族学校。独立学 院校园内,学生们的衣着打扮及生活用品名牌并不鲜见,攀 比风较为浓厚。在笔者针对2009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 中,每月生活费在1200元~1500元的占到了六成以上;
甚至 有3%~5%的学生,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

锦衣玉食的同时,造就了这类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生活,学生中,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节俭习惯。

而很多家长在将孩子送到学校后,都会长舒一口气,在提供 给足够的生活费之后,便认为自己完成任务,当上了“甩手 掌柜”。笔者与上百位学生家长进行过沟通,很多家长因为了解孩子过往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劲头,并不抱有督促孩子用 功读书以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的想法,其基本目标只是平稳 渡过大学四年,拿到毕业证书,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降低了学生的拼搏意识和奋斗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1、培育大学精神,提高精神引领作用的效果 “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便是大学精神,它反映着一 个组织最为核心和高度概括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是由一 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 流和创新的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 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的个性特征”。[5] 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将使组织的共同愿景获得坚强的生命底 蕴,其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重要作用 将通过体现在师生身上的行为文化完整地表现出来,形成共 振,以唤醒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生活环境优越的特 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分院2006年提出“建工 精神”,它的内涵是强调学生发挥“吃苦耐劳,乐学好学, 尊师友生,弘扬正气”的精神品质,围绕“建工精神”开展 党建、团建等系列活动,以活动促进精神层面的引领,不断 在活动中拓展“建工精神”的核心内涵,构建完整的建工文 化。在活动中,学生潜意识里充满主人翁的参与感,在活动 中用实际行动体现爱校、爱院、勇于拼搏的精神特征。辅导员与导师不断通过精神引领,强化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理想 信念教育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不断向上的动力。

2、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参与效率 学生不是孤立的个体,模式管理中实施者和接受者之间 关系的协调,除了人本身的因素之外,还与共同创设的环境 息息相关。对于教育而言,这个环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 个是由组织架构所承担的物理环境能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 供自主灵活的组织体系;
另一个是由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 所体现的心理环境能否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和谐共生的 文化氛围, 从而养成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6]的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组织者应恰如其分的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关系,要为学生构筑适合其成长和发展的“土壤”。环境通 常以活动为载体,对于创设环境的活动主题应该具有教育意 义、符合大学生活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开展活动的大背景、 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生教育发展的规律,具有针对性。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每年新生入校 后,都要开展“如何过好大学生活”主题演讲,鼓励所有同 学积极参与。导师带头上台演讲,对学生进行动员。一开始, 有可能有学生存在应付心理,潦草应对,导师应适时调整思 路,要求每位同学认真准备演讲稿,目的是从一开始就强迫 学生去思考,真正思考的东西才会打动其他同学,进而产生 共鸣。与普通演讲不同的是,因为演讲内容与学生的所听、所看、所想息息相关,学生能在演讲过程中受到群体感染, 对比各自的想法,体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该活动除了加深 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无形中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概括 能力、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尤其是那些过往因成绩不 佳或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自信的学生来说,这类尝试是一 个良好的开端。

3、通过特定情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所谓‘感染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 情况下,受到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

[7]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在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注重 感染教育的综合性,将形象感染、爱国感染和群体感染有效 的结合起来。注重发掘不同感染教育方式的新功能,使感染 教育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 展。

仪式作为感染教育法的一项重要形式,用来表达和传达 组织的价值观念。它的功能是以暗示、感染的方式直接或间 接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个 体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的过程。同化 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者群体的吸引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以情境创设作为平台,做好情境的设计,根据学生特有 的情感特征和行为特点,力求在富有感染力和生动活泼的氛 围中增强说服力、感召力,是提升学校思想文化教育的亲和 性,使行为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特质,并进而促进学生对学校组织认同的着力点。

实践表明,“仪式”是否高雅,谁是主角,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学生最终的态度选择。在以往的学生教育过程中,我 们不缺少仪式,但这些仪式离学生较远,不考虑学生感受, 或曲高和寡,并不与学生的真切体验相关,学生只是仪式中 的道具。不难想象,这样的仪式越多,效果就越适得其反, 充其量就是组织者的“自娱自乐”。笔者认为,仪式教育不 是越复杂效果越好,而应着重探讨如何把每一个活动都进行 得更有意义。“学生在‘无形’的‘氛围’熏陶下,在愉悦、 激奋、庄严、悲痛、愤怒等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教育 意向的境地,达到教育的目的”[8]。

参考文献:
[1]齐松,潘国昌,等.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探 索与研究.魅力中国.2009.77. [2]张冰,金戈.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高 等农业教育.2005.7. [3]赵迎欢,吴峰,等.“当代大学生特点及环境影响”研 究报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4]程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8.1.p190. [5]谢和平.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大学文化与大 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杨光华,等.创新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第2 0卷.5. [7]程林顺.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 究.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8]李迎春,高平.独立学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及 运用初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第6卷.2. 此论文为“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独 立学院学生全过程引导式教育模式研究》(批准编号:
LMJX11014)”阶段性成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