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机制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技巧分析】过程机制

【机制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技巧分析】过程机制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10-11 07:50:57 点击:

机制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技巧分析

机制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几个技巧分析 1 目前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选择机制不健全 调查显示,专业导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最好能做到双 向选择。一方面,学生学习能力不一,需要分层次。另一方 面,专业导师的精力有限,最好能指导对自身研究方向感兴 趣或在这方面有发展意向的学生。否则全面撒网,容易使导 师制流于形式,带少点带精点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1.2 师生双方积极性不高 1.3 职责与工作内容不够明确 导师们认为现行专业导师制的职责与工作内容还不够 明确,对专业导师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指导学生的 哪些方面?是指导学生的学业还是指导学生的生活?”“自 己对学生应该指导哪些方面,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只能是 指定几本书看看,自己有课题的就让学生加入,其余的就没 什么了”。同时学生也不明确专业导师的职责范围,不知道 碰到哪些问题可以去找专业导师帮助。

1.4 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完善 激励机制的完善是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关键,如果没有一 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导师的选拔、任用原则不够 清晰,导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得不到明确,就难以评价导 师在本科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久而久之, 导师就会渐渐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以灵活的双向选择方式为途径。我们都知道研究 生导师制是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是对学生从入学到离校 的长期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借鉴此种模式,但不同的是 研究生已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 自己有较为准确的认识,而本科生相对来说对自己认识可能 不足,双向选择对本科生来说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 一点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不进行导师 的分配,学生在基本了解导师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对专业的 兴趣和爱好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等选择导师,学生和导师自 行联系完成双向选择。

其次,明确专业导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正确处理专业 导师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关系。推行导师制的同时保持班主 任和政治辅导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辅导员负责整个年级的 学生管理工作;
班主任负责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及对全班 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
导师具体指导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 科研,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人 生道路,并指导学生在四年级做毕业设计

再次,健全专业导师制的激励机制。对本科生专业导师 的考核既兼顾可以量化的部分如学生的成绩、考研录取率、 科研论文发表数等,又兼顾导师职责中规定必须完成的部分 如指导学生次数、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还要兼顾导师根据自身特点增加的部分,如科研项目、校内外专业比赛等。进 一步调动导师本科生学生指导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 导师制实施过程的研究策略 2.1 研究目标 (1)以机制专业为试点,探索专业导师制的好处和弊 端;
(2)以机制专业为试点,探索专业导师制实施效果评 价体系及相关人员职责划分的研究;
(3)以机制专业为试 点,探索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控制研究;
(4)以机制专业 为试点,结合本科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实施理论和实践。

2.2 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实施导师制的好处和弊端;

第二阶段: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前提。作为一种新型的 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分清 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重点,弄清本科生导师制和政治辅导员 的职责区别。其次,专业导师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很重要。

首先要明确目标,同时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 评价时机四个方面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基于新的评价目标和 评价观念,从导师的职业道德、职业履行情况、工作绩效三 方面的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价体系的核心。这也是专业导师制 实施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

第三阶段:采用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式探讨专业导 师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四阶段: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 决;

第五阶段:总结、提炼,完善理工类院校专业导师制实 施方案和理论。

2.3 研究方法 (1)广泛调研,重点讨论。主要采用到国内各兄弟院 校参观、调研、学习,在校内和专业内部组织研讨、总结、 形成共识的方法,对国内相关高校专业导师制实施现状与我 校专业所具有的特色、面临的环境、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对比、 借鉴、研究,找出适合于我校专业导师制发展的模式,进一 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明确分工,通力合作。课题组 根据各成员专业知识领域优势,明确各自分工与责任;
在导 师制方案规划、培养计划制定、方案实施、创新科技活动指 导、了解学生动向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完成。(3)以人为 本,因材施教。高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但学生存在基 础、兴趣、努力程度等方面差异,在进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因材施教,构建分层次的培养模式。

2.4 研究步骤 导师因材施教教导每位学生,使每位同学都得到最大限 度的发展是导师制的根本目的。②然而如何给本科生提供更 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全方位的素质化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 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为更好的研究此课题,我们对 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师制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在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基础上,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内外高校实施导 师制经验,摸索、总结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及实施方案,期 望能为未来专业导师制在理工类院校的全面推行提供参考。

注释 ① 乔惠芳,樊艳芳.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思考[J]. 知识经济,2009.12:133. ② 王妍妍. 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看我国高校本 导制的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