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管理方案 > 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建设研究

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作风建设研究

来源:管理方案 时间:2019-11-24 07:46:12 点击:

干部作风建设研究

干部作风建设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工 作中曾普遍发生强迫命令不良倾向,引起中国共产党高度重 视,由此展开一场大规模干部作风建设运动。运动主要以“整 风”方式进行,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这场以纠正干 部强迫命令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 后开展的第一场大规模干部作风建设,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 产党在这一领域的一贯做法和基本经验,同时也有许多新的 时代特点。

【关键词】新中国;
干部;
纠正强迫命令;
作风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中曾普遍发 生强迫命令不良倾向,引起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由此展开 一场以“整风”为主要方式的干部作风建设运动。迄今,有 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干部作风建设研究,学界成果可谓斐然, 然检之内容,却鲜有涉及干部强迫命令这一问题。实际上, 纠正干部强迫命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开展的第一场大规 模干部作风建设运动,也是新中国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起点。

一、普遍发生的干部强迫命令现象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先 进政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其先进性的内在要 求和具体体现。民主革命时期,正是因为和人民群众结成了 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得以在险恶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 并最终夺取革命胜利。密切联系群众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养成的最优秀品质之一。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 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工作中却普遍暴露出强迫命令的不良 倾向,引起群众普遍不满,更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

最早鲜明指出这一问题的是时任西北局副书记习仲勋。1950 年5月25日,他在西北干部大会上指出:“征粮、收税,是 我们进入新区后第一项大规模的群众动员工作,任务大体完 成了,但缺点、错误很多,群众对工作人员有很多批评,最 主要的就是强迫命令作风”,他并强调,“更为恶劣的,是 用打骂、处罚、威胁、拘押等推动工作”。①由此,干部强 迫命令问题迅速在全党范围内引起关注。实际上,作为一种 不良作风和工作方法,干部强迫命令现象并非建国初期才发 生,民主革命时期也有。但和以往相比,这一时期干部强迫 命令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来说:一是现象普遍性。即 强迫命令不只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而是在干部中普遍存在。

可以说,全国各地干部工作中都暴露出这一问题。如中共华 北局在一份文件中就指出,目前华北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 误,“最普遍和突出的是严重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作风”。

②邓小平在重庆市第二次党代会上也指出,强迫命令现象, 对于西南地区来说,“比之其他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① 《人民日报》进一步指出,这种不良作风,“不仅发生在一 般区乡干部中,而且发生在少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② 都指出问题的普遍性。二是对象特殊性。强迫命令主要发生 在县以下区、乡干部中间。区、乡干部在中国共产党干部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他们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向 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最直接的宣传者、 组织者、实施者,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和认同党最重要的窗口。

因此,基层干部表现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各项任务能否 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可 以说,基层干部形象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基层干部作风深刻 体现党风,其结果则是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走向。三是 表现形态多样性。这一时期干部强迫命令现象表现出多种多 样形态。首先就是随意打、骂群众。这在整风运动期间进一 步暴露出来。如据1950年安徽省安庆地委干部整风班第一队 统计,在参加整风的133名干部中,有90%的干部都捆、骂、 扣、打过人。③在福建福安,98个征粮干部发生打骂群众800 多起。另据皖南党校统计,犯过打骂群众等错误的干部占受 训人数的十分之七;
浙江长兴整风班约占十分之八;
苏南党 校约占一半。④除了随意打骂群众,其它各种强迫手段更是 五花八门。如浙江金华专区在秋征中实行逐级具保,农民不 具保就不让回家。东阳县在征粮中发明了扣、逼、训、攻(斗 争)四套办法;
还有的村通宵开会,不交粮就不散会。在浙 江慈溪、苏南吴县等地,干部把不肯捉虫(除害虫)的农民 弄去游街。⑤苏南区干部提出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办 法来沟通借贷关系。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为严重的是, 一些干部甚至开始把强迫命令当成工作常态,形成“向群众 要东西非强迫不可”,“三句好话不如一马棒”⑦之类的错误观念。四是问题严重性。干部强迫命令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更引发各地群众普遍不满。对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纷纷指 出这一问题。如1950年4月28日,毛泽东在给华东、中南、 西南、西北等地工作电报中就严肃指出:“整训干部已经成 了极端迫切的任务,各阶层人民相当普遍地不满意我们许多 干部的强迫命令主义的恶劣作风”,他并强调,“如不及时 整顿,即将脱离群众”。⑧刘少奇在1950年“五一”节干部 大会上也指出:强迫命令这种错误作风,“已经引起许多人 不满”,“如不加以纠正,我们就会脱离群众”。⑨《人民 日报》用活生生事例告诫广大干部,由于强迫命令,“在某 些地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党、政府与群众对立的现象”。⑩ 习仲勋则强调指出,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已成为“我们工作 中最大的危险”。

, 二、问题产生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之初干部强迫命令现象普遍发生并非偶然, 而是有多方面复杂因素。首先,从客观上说,天下甫定,百 废待兴,各项工作任务纷至沓来,“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干部少、地方大”,就成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客观原因。如邓 小平就指出:“进入西南以来,工作是很繁重的,绝大多数 同志,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工作都很努力”,但他同时强 调,“由于工作作风和方法不同,却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 果”。①中共华北局也指出:“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新党员干部增多,经验少,能力弱”,认为这是干部强迫命令产生的重要原因。②但是,始终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的 中国共产党更多是从干部队伍自身找原因,指出三方面的问 题。首先,指出了这一时期干部队伍思想认识上的复杂状况。

而这种复杂性首先缘于干部队伍的复杂状况。解放战争后期 起,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作出大量发展干 部决定,干部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如解放前夕全党干部 共有80万人,1950年为175万,到1951年则发展到271万,在 极短时间内增加了100余万。③干部包括了老干部、新干部 以及旧政权的“留用干部”,总的来说,“情况相当复杂”。

④干部队伍的迅速壮大,对推动革命形势发展无疑起到重要 作用,但也带来许多问题,包括干部作风问题。正如习仲勋 所指出:“我们地方工作中,新干部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还 没有来得及进行教育和改造,其中不少人仍在用国民党时期 的旧作风、旧办法来对待工作;
老干部数量很少,又大部分 不善于掌握新区情况,许多人在胜利情况下生长着骄傲情绪, 以至沾染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样就使我们领导工作中 发展了各种形态的官僚主义作风,下边执行工作中发展了严 重的命令主义作风。”⑤与干部队伍复杂状况相对应的就是 思想上的良莠不齐。这一时期不论老干部、新干部还是“留 用干部”都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如“老干部”,“部分干部 在全国胜利和进入城市后,产生了居功自傲、自私自利等特 权思想,沾染了浓厚的国民党作风”,因而造成强迫命令和 脱离群众;
⑥194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新干部”,他们积极性高,有文化,但“工作经验少,锻炼差”,特别是“思想 还未得到很好的改造”;
“留用干部”则“旧的思想意识非 常浓厚”,许多人还未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⑦对此, 中共中央指出:由于革命胜利,党员、干部队伍迅速扩大, 但“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还没有来得及给以有计划 的教育训练”,同时“老党员老干部中亦有很多人骄傲自满, 发展了严重的命令主义作风”,⑧中央认为,这才是强迫命 令现象普遍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指出了领导干部领导方 法上存在的问题。领导方法是否正确,不仅关系着目标实现、 任务完成,同时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建设也至关重要。对 此,毛泽东早在苏区时就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 和工作方法,要迅速地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如果“领导方式不对,不能采取各种正确的有效的工作方法, 那就会立刻影响到工作的成效,使我们各项工作得不到群众 的拥护”。⑨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 告诫广大干部:“领导工作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 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 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⑩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不 少干部在领导方法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工作 中只交代任务,不交代方法;
只问事情结果,不管实施过程。

对此,《人民日报》批评指出:区、乡(村)干部“他们过 去在工作中之所以犯错误,领导机关是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的”,因为上级机关的教育和帮助不够,“许多人还不深刻了解政策,也不会使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往往发生 强迫命令的行为。”①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党内 指示中进一步指出: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发生,“就我们党 政组织的领导任务和领导方法来说,这是交代工作任务与交 代政策界限、交代工作作风没有联系在一起的问题,即没有 和工作任务一道,同时将政策界限和工作作风反复地指示给 中下级干部的问题”,毛泽东进而强调,“如果我们的领导 任务有所加强,我们的领导方法有所改进,则危害群众的官 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就可以逐步减少”。②此外,中国共产党 还深刻认识到,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低也是造成干 部强迫命令普遍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干部是以工农 群众为主体,他们大多出身贫苦,家境贫寒,很少有受过教 育的;
投身革命以后,又因长期处于紧张的军事斗争环境, 很难有条件系统地接受政治理论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因此,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较 低。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政治理论水平低,一些干部往 往不能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中容易缺少坚 定性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成为“产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事务主义倾向以至功臣思想蜕化思想的根本原因”。③文化 素质低,则让不少干部做群众工作时时常苦于“无话可说”, 缺乏解释、说服和动员群众的能力,只好采取简单、粗暴方 式,造成强迫命令。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干部 强迫命令不良倾向普遍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分析原因,准确把握实质,为及时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创 造了条件。

三、以“整风”方式纠正强迫命令不良倾向 为了及时纠正干部强迫命令错误,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 措施。其中,最主要是通过“整风”运动来解决问题。“整 风”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的党内马克思主义教 育方式,也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通 过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纠正错误思想、不良倾向, 最终达到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增进团结之目的。党内 整风始于1942年延安,1950年5月开展的这场“整风”运动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整风”是“在革命已经得到迅速 胜利的条件下”,通过“阅读某些指定的文件,总结工作, 分析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最终“纠正命令主义作 风,加强党和城乡全体人民群众的联系”。④由于时代背景、 目标任务等均有所不同,这次“整风”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在作风建设领域的一贯做法和基本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新的 时代特点。一是大胆揭弊,充分暴露。对于党员、干部作风 上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不遮庇,总是大胆揭弊,务使问题 充分暴露。这是因为,只有使问题充分暴露,才能更有效、 更彻底地解决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加强作风建设的一 个重要经验总结。由于已经成为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对 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暴露得更加坚决、更加 彻底。如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要求各地“在一切公 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 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新中国成 立后第一份以中共中央名义公开发出的关于新闻舆论监督 (批评报道)的文件。文件指出,随着革命战争结束,中国 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和人民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 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
同时,领导者地位很容易产生 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都拒绝批评,甚至压制批评,因此, 及时、公开地在全党和广大人民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①根据中央这一指示, 各地党报、党刊迅速行动,开始大量刊登各种批评及自我批 评性稿件。如华北各地报纸,1950年4月后批评性稿件都有 显著增加:《山西日报》3月份发表批评性稿件11篇,到7月 份增加到84篇;
《河北日报》3个月来共发表批评性稿件292 篇;
《察哈尔日报》6、7月份共收到批评和建议性稿件316 篇,发表了116件。甚至在党报党刊的带动下,一些私营报 刊也开始刊登各种群众性批评稿件。如上海《大公报》的“大 公园地”、《新闻日报》的“读者园地”、《文汇报》的“社 会大学”等都逐渐成为群众发表批评意见的重要窗口,而“这 些批评对于改进实际工作,贯彻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 以及改进干部作风,都起了很大的作用”。②以纠正干部强 迫命令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开始后,各地报刊更是大 量曝光有关强迫命令问题的稿件。仅如《人民日报》,1950年4-12月间就发表相关稿件近200篇,包括社论、通讯报道、 工作报告、经验总结、读者来信等。这些稿件不仅如实暴露 干部强迫命令的种种表现,而且大多分析原因,指出危害, 提出对策,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用。二是抓住关 键,着力整顿。强迫命令主要发生在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 部中间,造成问题原因主要是“很多人的思想作风极为不纯”。

因此,对于“整风”,中央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严格地 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
③整风“一般以克 服命令主义、树立政策观点、为人民服务观点及学习群众路 线的工作方法为主”。④这就抓住了问题关键和核心。即, 从整风对象来说,重点是干部;
从内容来说,关键是干部的 思想认识。“整风”运动正是紧紧围绕这两个关键展开。对 于干部整风,这一时期主要采取集中整风和在职整风两种方 式。一般来说,县、区、乡干部主要采取集中整风,通过举 办学习班、整风队等方式进行轮训;
县级以上机关干部,主 要采取在职整风,通过召开各种整风会议进行整顿和教育

由于强迫命令主要违反党的群众路线,因此整风思想教育, 关键在使广大干部正确理解和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牢固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因此,大力宣扬、积 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成为整风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各级 各地党政机关正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如苏南行政区, 区党委要求所有区、乡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解放日报》1950 年1月30日刊发的《坚决克服乱打、乱杀、乱抓、乱罚的错误倾向》和《李宗文案件的经验教训》两篇社论;
在常熟, 县委向全县区、乡干部作了“怎样做一个好干部”和“怎样 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报告;
在镇江,市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 听取“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命令主义”的专题报告,并进行 两天到两天半的讨论。⑤抓住关键,集中整顿思想,这是中 国共产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又一成功经验总结。三是结合实 际,整防结合。整风运动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要求结合实 际工作开展,整风重要环节――批评和自我批评也须在“总 结工作、分析情况”基础上进行。结合实际进行整风具有多 重意义。一方面,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正是在实际工作中发 生,只有结合实际才能更好地认清事情“是什么”和“为什 么”这两个问题,进而更有效地提出“怎么办”的问题。另 一方面,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才能将整风成果落到实处,把主 观认识改造化为具体实践行动,并防范问题再次发生。此外, 就现实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初,干部工作任务繁重,须臾不 能耽搁,必须边工作边整风,在工作中整风,在整风中推进 工作。总之,能否有效结合实际进行整风将最终决定整风效 果。对此,习仲勋就指出:“领导整风运动的基本环节,就 是要把整风运动和各项工作任务密切结合起来。一切离开实 际的整风都将是没有结果或者不会有好的结果的。”①此外, 中央还要求将整风运动与即将到来的工作相结合,以做到防 范于未然。如新区土改到来前夕,中央要求:“各地首先完 成整干任务,以便秋后开始的土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发生严重错误”。②实际上,除了整风,这一时期纠正干 部强迫命令是一套“组合拳”,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其它一 系列重要举措,如审干、组织清理、制度建设、开展干部文 化教育、理论学习等等,它们与整风运动一起构成加强和改 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整风运动历时半年多,到1950 年底基本结束。这次整风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短时间仍取得明显成效。如华东各地, 通过整风,“深入地揭发了带有相当普遍性的强迫命令作 风”,“经过集中整风(轮训)的干部,现在打骂群众的现 象已逐渐克服,一般作风都有了转变”。③在华南,“各级 干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经过揭露批判,已经开始转 变,党与群众的关系有了显著改进”,一些干部整风后更是 表示,“如大梦初醒,以前靠强迫命令去完成任务,现在才 知道要讲政策”。④在东北,通过整风,“建立了系统的工 作检查制度,树立起坚持不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⑤ 总之,经过整风,普遍发生的干部强迫命令现象得到有效遏 制,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党与群众密切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纠正干部强迫命令不良倾向为主要 内容的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开展的第一场大规模 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新中国干部作风建设一个重要起点。纵 观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干部作风建设始终高度重视, 即使在政权草创之际,内外情势错综复杂,各项任务繁缛艰巨,也绝不放松,这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深 刻认知和高度自觉。整风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积 累许多宝贵经验,但也留下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关于干 部强迫命令问题,刘少奇在建国初就曾指出:“这种错误作 风,中央历年都有指示着重纠正,但是,即令纠正之后,又 可以发生。”⑥这实际一语中的地指出作风建设的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问题。实践早已证明,一、两场政治运动并 不能完遂作风建设,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反之,不论是优良 作风养成还是不良作风克服,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更 需要以制度建设作保障,长期建设,长效建设。因此,对于 党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
永远在路上。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