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干部 >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化学知识正迁移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化学知识正迁移研究]

来源:干部 时间:2019-10-08 08:01:33 点击: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化学知识正迁移研究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化学知识正迁移研究DYLW.NET代写论文 每当学生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都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 与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后继的学习也会对头脑 中原有的结论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心理学家用“迁移”这 个概念来描述这样的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起促进 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知识的正 迁移,能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后继学习中碰到的一些 问题。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常常不能正确 理解和掌握原有的基本概念,也有的学生常常由于疏忽概念 中的某些条件,特别是隐蔽的重要条件,因而出现了负迁移。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识的正迁移呢?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和技能的 正迁移。

一、有效导课,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不 断追求真理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直接 的推动作用。学生对学习化学有了兴趣,就会在学习活动中 变得积极、主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同时,在化学 学习中,教师只要导课得当,就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学生学习最持 久的、最稳定的动力,也是促进知识正迁移的强大动力。

1. 以趣入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 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或者 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 习“硫酸”时,教师不妨先做一个浓硫酸使蔗糖变黑的实验;

学习“苯”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蛇 咬住自己尾巴形成环的故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 以史入境 凯库勒曾说过,化学史也就是化学家的历史,化学发展 的每一步都和化学家息息相关,他们勤奋探索、追求真理、 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锲而不 舍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一些 生动的化学史资料,把化学知识与历史背景、正确与错误矛 盾斗争的曲折过程以及化学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介绍给 学生,这个过程往往也是学生学习认识的转变过程,能让学 生对相应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对所讲内容也更易于理解,便 于记忆。如在学习“工业合成氨”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化学 发展史上的“水门事件”。合成氨工业的创立不仅开辟了人 工固氮的途径,在一定历史时期有效促进了粮食增收,而且 对整个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后有两位化 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探索合成氨的道路并不 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化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如法国 化学家勒夏特列和德国化学家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都为 此付出很多努力,但没有成功,最终由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攻克这一令人生畏的难题,并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弗里茨·哈伯的发明使大气中的氮变成生产氮肥的、永不枯 竭的廉价来源,从而使农业生产依赖土壤的程度减弱,因此 被称作解救世界粮食危机的化学天才。遗憾的是天才因错误 的信仰——他完全效忠于德皇,将其所有的才华投入到毒气 弹的研制和使用中,最后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痛苦和死亡。

这样既能迅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 态度观教育。

二、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稳定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化学实验不 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时间、课时限制,学生 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每一个实验。同时在实验时,有的 学生甚至害怕做实验,教师也无法逐一指导。这些现象除了 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关注学生,还要通过优化实验、增加小 实验等方法,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尽量 让学生做好实验,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自己实践而带来的喜 悦和成功感。

三、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诱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如果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性和 持久性,他们就能够主动钻研,认真观察实验,精准操作。

这样,必然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正迁移,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更加牢固。例如,在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 质”后,学生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的判断总是不到位,认 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针对这 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做以下两个实验。实验1:
相同条件下的盐酸、氢氧化钠、醋酸、氯化钠、氨水的导电 实验。实验2:在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用滴管逐滴滴 入稀硫酸的实验。在实验后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展开讨论, 这样学生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实验1说明,强、弱电解质导 电能力是有条件的,即需要电解质浓度相同,体积相同。实 验2通过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同时,硫酸钡的溶解度小,硫酸 钡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少,因此导电能力自然弱。这说 明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取决于溶液中自由 离子浓度的大小。

2.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刺激和保持学生对化 学的稳定兴趣,就会促使他们学习兴趣的高涨,促进他们对 事物深入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进而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的正 迁移,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SO2的性质”时,SO2 的还原性是教学 重点,但课本上关于还原性的实验很少,学生很难掌握这一 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以下试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BaCl2溶液、3%H2O2溶液、注射器(已收集适量SO2)。

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设 计的方案中选择典型实验方案并进行分组实验。实验1:向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 ,观察现象。实验2:向溴水中通 入SO2 ,观察现象。实验3:向3%的H2O2溶液中通入SO2 , 观察现象。针对第三个实验用双氧水与SO2反应验证SO2的还 原性,提出问题:“你认为可行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两者 确实发生了反应呢?”接着教师提供资料(BaSO3沉淀可溶 于稀盐酸,BaSO4沉淀不溶于稀盐酸),继续指导学生设计 对比实验:1)向上述学生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2)另取一试管,向试 管中加入BaCl2溶液,然后通入SO2,观察现象。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探索得出结论,并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更能在课堂活 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鼓励学生发 表不同意见,甚至是独创性的见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 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 直观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 上来,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 验的动力,而且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 素。

四、优化探究模式,强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探究兴趣 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反思 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 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1. 注重有效提问,调动学生探究好奇心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一 个有效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而且能够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并能主 动去面对挑战,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分子间作用 力”后,学生总会错误地认为物质的稳定性强弱和熔沸点高 低是成正比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提出以下三个思考 题:1)氯化钠晶体熔化,电解水生生氢气和氧气,都需要 一定的能量,这是为什么?2)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 反应的本质是什么?3)干冰汽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 变化?为什么干冰汽化过程仍需要吸收能量?这样以主动 启发步步引入来吸引学生,使之在积极思考中推论出正确的 结论,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 精心设计例题,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例题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例题既能使整节课结构严谨,又能使知识得到概括和深 化。教师通过对经典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 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纠正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培养学 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 “酸碱中和滴定”后,学生对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虽然已经熟练掌握,但是在习题中碰到用其他物质做指示剂或 不用指示剂时就会一筹莫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设计如 下例题:针对以下四种滴定实验,请问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1)NaOH 溶液滴定硫酸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剂。2)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滴定Na2SO3 溶液。3)碘水滴定Na2S2O3 溶液, 用淀粉做指示剂。4)NH4Fe(SO4)2溶液滴定TiCL3溶液 (Ti3++Fe3+=Ti4++Fe2+),用KSCN溶液做指示剂。这样, 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深入分析,很容易掌握从多角度、 多方面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知识间的干扰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只 要教师积极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尽 量防止和消除知识的负迁移,就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新知识、 新技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学科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志贤.中学化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南阳师 范学院学报,2007(06). [2]张一兵,陈熹.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3]左代群.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