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发言 > [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小学自主课堂构建实践以吉林省双辽市第二小学为例]国际主导理念

[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小学自主课堂构建实践以吉林省双辽市第二小学为例]国际主导理念

来源:领导发言 时间:2019-10-08 08:01:28 点击:

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小学自主课堂构建实践以吉林省双辽市第二小学为例

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小学自主课堂构建实践以吉林省双 辽市第二小学为例 一、滋养教育理念的提出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 尽管很多学校都致力于教学改革,却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 羁绊,“唯分数至上”的弊端依然存在。在这样的教育环境 下,小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仍然是“分数”,可以看得见的 “成绩”是唯一的追求目标。这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 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影响了未 来人才的培养。

双辽市第二小学位于双辽市区东南角的城乡结合部,自 建校以来一直以铁路职工子女为生源主体。铁路企业近年来 的站段撤并、人员更替使其生源逐年萎缩,加之师资力量薄 弱、交通不便、校园校舍陈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招生 困难重重,办学陷入困境。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办一所为社 会、学生、家长所支持、认可的品牌学校,已成为该校的当 务之急。学校在生存抉择中选择了内涵发展之路,开始打造 “内涵+特色”的校园,以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学校创造 品牌,以期赢得社会的支持、认可。学校把实现这一目标的 关键突破口选择在课堂。为改变传统课堂的教授方式、激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滋养学生的个性品格,打造多元、理性、 灵动的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开展了“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小学自主课堂的构建实践研究”。

(二)滋养教育辨析 1.滋养教育概念的界定。(1)“滋”“养”和“滋养” 的含义。“滋”在现代汉语中意为“生长、繁殖、增加”[1], 也含有“润泽”之意[2]。“养”在现代汉语中意为“培 养;
培植;
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滋补”[3],也含有“教育、 熏陶”之意[4]。朱熹把《孟子·离娄下》中的“中也养 不中,才也养不才”注释为“无过不及之谓中,足以有为之 谓才。养,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将“养”理解为“教 育、熏陶”。“滋养”在现代汉语中意为“增加养分”[5], 也有“培植养育”之意[6]。(2)滋养教育的内涵。滋养 教育是指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服务环境, 开展的以润泽其心灵和品性、提升其人格内涵、挖掘其个体 潜能、促进其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并能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的教育实践活动。从主观上说,滋养教育是一种润泽心 灵和品性的培育过程,是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修养并能 使其快乐成长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是基于学校的可持续发 展、受教育者生命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的激扬生命的教育过程。

对于学校而言,滋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习惯、品格、 信念、精神等方面成长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是实施滋养教育的核心。

2.形成滋养教育理念的理论依据。钱穆先生曾对王阳明 的“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格心”就是让受教育者在探究事物原理的过程中获得智慧或感 悟到某种心得,让受教育者去拥抱、创造善的事物。从这一 角度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求善的实践过程,是一种滋养善 性、人格和品行的体验过程。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论认 为教育是一种生命的传递,而生命的成长则是受教育者在与 环境的互动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是未成熟的、没有发展的人和其在成人的成熟经验中体现出 来的某些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过程就是这些因素 应有的相互作用”[7]。因此,学校教育可以被视为滋养 学生生命的过程,一种滋养学生心灵的过程。

3.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自主课堂教学构想。蔡元培曾 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作为教育行为过程 中的主体活动——课堂教学,当然也应以培养人格为目标 [8]。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在完善受 教育者的个性品质,以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其对个体身心发 展要求的统一[9]。(1)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自主课堂 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生本课堂,有着突出的特征:首先是 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 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其次是更加强调“从心所欲, 不逾矩”的教学,即教师要正确助力课堂,“推波助澜”地 让学生的个性和团队的学习表现最大化。再次是更加关注对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潜力和积极情感的诱发和生成,以 实现学生素养的持续提高。(2)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自主课堂是彰显多元化教学思想的课堂,所生成的教学策略更 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提升。“多元思想”主要来自于以下 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习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师问、生 答”模式变成伙伴式的多元联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习。其次,学生的学习是“问题”导向下的疑探生活,学生 的问题具有生成性、不确定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 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求同存异、展显个性。再次,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发展、兴趣的激发、个性的培 养是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完成的,学生能够自觉地、积 极地甚至是越来越理性地参与其中,滋养的过程悄然产生。

第四,课堂教学应关注个体的“个优”性、激励群体的“共 情”性,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二、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自主课堂构建 (一)实施立体教研,提升教师的教改积极性 学校针对教学改革中产生的共性、个性问题建立起教师 研培体系,教师可在学校预设的“教学足迹”“心得感悟” “课题研究”“教学基本功”“生活采撷”“术业专功”“个 人荣誉”等八个专业发展研培模块中自主发展,为构建自主 课堂奠定基础。

1.开展有效主题教研,处理共性问题。校领导班子成员 在听、评课中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授课存在着“满堂灌、 满堂问、一言堂”等共性问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靠教师 的时间投入、靠教师对知识点的反复强化来实现,教学效率低下;
很多教师偏重传授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被扼杀,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校聚焦这些教学 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由教研组提炼教研主题、组织教师进行 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后提交到全校教研日进行研讨,最后由 校内专家组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这种主题教研体系的建立 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遇一难题破一难题,不留后患。

2.开展会诊式教研,把脉“问题群体”。没有真正的“问 题”,是课堂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会诊式教研活动中, 学校要求教师要在主动探查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培养问题意 识,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群体”以带动教师的反思、 研究行动。对不思进取、消极怠惰的教师,采取领导跟踪关 注、导师指导鼓励、同伴合作学习、榜样示范引导的“暖心” 策略;
对积极进取但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实行听课把脉 的策略,促其转变教学方式,以改变现状。会诊式教研活动 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研究素质。

(二)实践疑探教学模式,构建校本化自主课堂 学校在学习河南省三门峡市城区第一小学“三疑三探” 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两疑两探两练” 教学模式(图1)改革实践。“两疑两探两练”教学模式的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一疑一探”环节。“一疑” 是要求学生课前按照教师给出的预习卡进行预习,初步了解 课题文本的主要内容。即新课开课伊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和教学目标提出疑问。“一探”环节设在“一疑”之后, 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一疑”中的重点问题下发“任务单”, 设置自主探究情景,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在 “算一算、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找一找”等活动中进 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在“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 还发现了什么?”“你找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有 没有别人想不到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2) “二疑二探”环节。在学生通过“一疑一探”环节掌握课本 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在阅读文本或例题演示 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新问题,教师会 提出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在这个环节中, 问题生成和探究解决的程度比第一个环节更高,能够推动学 生多渠道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3)“两练” 环节。“两练”是促进学生提升技能的两种训练方式。一是 教师“导练”,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梯度性的训练,从基础 练习到变式练习、拓展练习、拔高练习,旨在为学生打牢基 础,拓展其思维。二是让学生出题进行小组间的互考,以开 发学生潜能,提升其技能。(4)多元评价。在自主课堂模 式中,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有师评、自评、同伴评、小组评 等;
评价手段是多元的,有语言评价、递进分数评价等。递 进分数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个体正确回答问题的数 量为小组积分依据,即当小组累积分数达到一定等级后会获 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并为进入更高等级继续积累分数。疑探教学中教师备课与讲课的要点在疑探环境下生成,因此教 师的备课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情境、过程等进 行预设,尤其是在问题的预设与生成上要预测学生是否能生 出问题、可能生成什么问题、所生成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等 等。教师要着重讲好学生经过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易 混易错的问题。

(三)利用好课外资源,构筑开放式自主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主导的课堂中,教师只让学生学好教材上 的知识,学生被圈在教室里,注意力也被圈在了教科书上, 学生丧失了积淀生命和增长智慧的机会。而学校是社会中的 一个元素,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真 正的自主课堂理应对课外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1.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生活。学校传统的识字教学拘 泥于应试教育的目的性,通常是“讲结构、记偏旁、教笔画”, 学生的思维、行动、情感乃至创造力都被禁锢在框框里,难 以释放。当前,学校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元识字教学 法”,让学生借助网络和书籍上的信息对汉字析形索义、寻 根问源,熟知字理;
通过“加一加”“减一减”“同音字” “字族字”“字谜字”“演变字”“语境运用”“名言典故” 等讲解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效识记生字的方法或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联想法,在剖析每个汉字特点的基础上, 编写字谜、拟唱拍手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向书 本学、向字典学、向同伴学、向生活学,拓展了识字课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基础[11]。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 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素材,让学生真正做到“眼中 有生活”“心中有感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 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准确恰当地描述眼中的事物, 做到“口中有文章”;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个性化感悟、表 达,使学生“思想有灵性”“笔端有佳作”[12]。

2.拓展“行走学习”。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 即学校”。学校倡导把孩子放入社会,设计了“行走学习” 课程,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 基地、走近家长”。例如,校园绿地被打造成红领巾种植园, 学校按时令为学生安排劳动实践课,让学生亲身经历春种、 夏锄、秋收、冬藏的过程,学习了生产技能,了解了农作物 的生长特点;
学校还每月组织两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引导学生进入社区、进入特殊家庭,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 爱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怀;
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外教育基地学 习,让学生进入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科技馆和气象站、 驻军军营,获得校外课堂中的别样体验;
请学生家长走进学 校、走进班级,做班级的第二辅导员和管理者,家校牵手, 共担育人责任。“行走学习”课程打通了校园和社会之间联 系的通道。

三、构建自主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学校的自主课堂构建实践从“十二五”的《构建自主学 习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化研究》到“十三五”的《构建小学自主课堂策略研究》,从养成教育理念主导下的大课 堂到滋养教育理念主导下的自主小课堂,从单纯意义上的搭 建教学关系到追求精致高效的行动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表及 里、从格局安排到品质提升的过程。

(一)理论成果 1.滋养教育理念。滋养教育理念的主旨是通过学校的各 种教育行为,特别是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自主课堂,在知、 情、意、行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滋养,以创建让每个孩子都 能全面成长的校园内外环境。

2.“两疑两探两练”教学模式。“两疑两探两练”教学 模式是学校在学习外校经验之后进行长期校本化实践的产 物,是以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为目的,追求“以学定教、 教而不教、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境界。按照“预习—生疑 —探究—展示—演练—巩固”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学 习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发现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习行动的主人。

3.立体化教研体系(图2)。立体教研体系是学校针对 教学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和教师图2学校立体教研 体系 整体素质所实施的研培同进教研策略,以问题为导向, 融教研、科研、学习和培训为一体,既利用了高端专家教育 资源,又充分发挥了校本典范的引领作用,为学校自主课堂 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二)实践成果 1.自主课堂的构建滋养了学生的成长。(1)自主课堂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 中,学生自主自学,习得相关信息,并在头脑中留下在疑问;

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老师呼来唤去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思 考者和行动者,围绕疑难问题进行协同探究、合作攻关,学 习过程成为主动探索的过程。(2)自主课堂培养了学生的 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疑探式教学有效地引发 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个性化思维与创造性学习成为课堂的 亮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答”“写”机器,而是“读” “讲”“演”“议”等行动的主体。(3)自主课堂滋养了 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自主课堂上没有教师 的“威严”和高高在上的“课堂纪律”,是学生没有害怕心 理的课堂,是学生敢于发问质疑的课堂,是学生分享知识、 提高能力的课堂。(4)自主课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 精神、人文情怀和乐学善思的品格。从课前的预习到课上的 疑问、探究,再到课后的回顾反思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是循 序渐进的理性发展过程,其思维方式得以改善,潜能得到挖 掘。

2.自主课堂的构建促进了教师的发展。(1)自主课堂 的构建更新了教师的备课方式。当前学校中教师的备课已从 一般意义上的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思路,上升到深度思考解 决问题的策略、预测每个学生的可能发展潜力、着力创设有效沟通和多元生成的教学情境等方面。教师备课的着眼点已 不再是“让每个孩子都学会”,而是怎样尽可能地让其在课 上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真实体验 和对其积极人格的塑造。(2)自主课堂的构建转变了教师 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基于学生生活体验和学习经 验的问题情境的设置、递进性教学过程的设计,成为自主课 堂的助推者。(3)自主课堂的构建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近几年来,学校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已开始追求“从心所欲, 不逾矩”的境界,由普通的教书匠逐渐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 探索者。学校教师团队的学习力和凝聚力也得以增强,整体 风貌得到改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例如,近年来学校曾有 7名教师代表双辽市参加四平市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1人荣 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1人获教学标兵称号;
学校有1名 教师被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录入教师人才库、吉林省教科院 基础教育所聘为首批教学专家;
有2名教师在全国“一师一 优课,一课一名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成为全国网络教学 的优课素材

3.自主课堂的构建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在构建 自主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学校以课堂为核心,以点带面,不 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育人格局,校园文化从外在到内质都 凸显了“内涵+特色”的发展理念,彰显出滋养教育的办学 魅力。(1)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数据比较。通过对自主课堂 构建前后的学生成绩和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的数据分析发现,自主课堂的构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在数学 学科的优秀率数值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表1)。(2)学校的 整体成绩。在自主课堂构建研究实践期间,学校的整体成绩 连续数年在全市的二十多所小学中进入前五名(表2),连 续五年荣获双辽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近三年来, 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艺术学校示范校”“吉林省语言文 字示范学校”“四平市绿色学校”“吉林省科研兴校典型示 范校”。在成绩上升的同时,学校招生工作也获得突破,近 两年来在校生数由原来的600余人上升到近800人。

双辽市第二小学在滋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构建自主 课堂为主阵地,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形成了校本化的科 研特色,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前,学校希望 社会能形成施行滋养教育的区域大环境,以更好地实现滋养 教育对学生生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3][5]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727,1545,1727. [2][4][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2010:2541,2212,2541. [7]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5:113. [8]徐柱柱.当代课堂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及其实践保 证[J].现代教育科学,2017(3):62-67.[9]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9. [10]夏玉兰.网络教研魅力无限[J].吉林教育,2011 (7-8):12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