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干部 > 好文章 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

好文章 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

来源:干部 时间:2019-10-08 07:55:28 点击:

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

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 “想了才会去做,做了才会去写”,写出来的文章之所 以受人欢迎,是因为所“做”的“法子”新颖、管用,能够 解决实际问题。做得好的,写出来,也是经验,通过发表让 别人遇到类似问题时少走一点弯路;
做得不好的,写出来, 那是反思,通过发表可以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育写作的美好在于可以逼自己去思考。一言以蔽之, 好文章都是“想”出来的。但是不少教师对如何思考不甚了 了,期望能够有一种常规的可操作的思维路径。现在,我们 一起来讨论,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想”问题。

一、朝“人的本质”想 在大学读书时,读到马克思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我 感到十分不理解。特别是马克思说“自由是人的本质”,在 我看来,谈到“本质”,它的指向应该是唯一的。这个问题 困惑了我好多年,但是遇到问题时,我还是会想到马克思的 这一论断,“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学生犯了错误,一般来 说,教师就会指出他的错误,但是叛逆期的高中生已经学会 以辩解来反抗,而学生一旦开始辩解,教师便会感到自己的 权威受了侵犯,不免要动气。在从教之初,我就常常遇到这 种问题。

多少年后,回顾这一段认知蜕变的过程,我才真正领会 这句话的旨趣,“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它并不在于对“人 的本质”做出定义,而在于揭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个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是什么?如何认 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工 作的方法和内容。在我刚刚工作时,教师和学生孰为“主体” 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即便公认学生为“主体”,但 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未彰显出来。而事实上,那么多教训、 管制、压迫等,学生哪里谈得上“主体”? 直到2001年我读到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
仔细分析一下校内或校外任何层次的师生关系,我们就 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这一关系包括讲解 主体(教师)和耐心的倾听主体(学生)。在讲解过程中, 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往往都 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 病的损害。

教师谈论现实,就好像现实是静态的、无活力的、被分 割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要不,他就大谈与学生生活经历相 去甚远的话题。他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

他的讲解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实相脱离,与产生这些 内容并赋予其重要性的整体相脱节。教师的话被抽取了具体 的内核,变成空洞的、遭人厌弃和让人避而远之的唠叨。

当我们遇到教育问题时,首先要想到“学生是人”这一 点,学生不是工具,更不是器具。“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必须要把“学生是人”作为教师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而不是 生硬地将“学生当作人”。我们也曾经历学生阶段,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当初经历过的。“人是人的最高本 质”,并不是说对“人”的本质提供一个定义,而是提醒我 们必须回到“人”的自身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而 不是到“人”之外去寻找。

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自我意义这一点着力筹谋。我在回答 “学生是什么”时是这么回答的:其一,学生是人;
其二, 学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其三,学生是一个依凭智慧追求梦 想的人。很多教师对成绩都很重视,我从来也不反对教师首 要之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试想,如果连学生的分数都 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何在?但是高分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取得高分的方式。我们要解决“高分”问题,首 先要解决“谁来提高”这个问题。我向我的学生提出了一个 观点:“分数跟你有关系,但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要提 高分数就来找我,你不要提高分数就不用来找我。”一开始, 很多学生不理解,以为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甚至还和 家长联合起来“弹劾”我,要求我“下课”。经过期中考试 之后,分数提高了,成绩进步了,学生和家长才懂得了我的 良苦用心。史铁生的散文《想念地坛》里有一段话:
人太容易在实际中走失,驻足于路上的奇观美景而忘了 原本是要去哪儿,倘此时灵机一闪,笑遇荒诞,恍然间记起 了比如说罗伯-格里叶的“去年在马里昂巴”,比如说贝克 特的“等待戈多”,那便是回归了“零度”,重新过问生命 的意义。零度,这个词真用得好,我愿意它不期然地还有着如下两种意思:一是说生命本无意义,零嘛,本来什么都没 有;
二是说,可平白无故地生命他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 待,来向你要求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 要求。荒诞感,正就是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 待它。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诞领你回到最 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

人只有在“荒诞”之中,才能够重新去寻找和建立自己 的人生意义,而这份人生意义必须要由自己去践行。

二、朝“人的解放”想 学生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这是还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最好的教育,不是要学生成为 像我们一样的人,而是让他们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成为 他自己。这其中,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教育即解放”。

“教育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教育的著名论述,陶行知 先生也曾经将它作为终生的事业追求,他提出“六大解放”:
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说;

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 学问;

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他赶考。

与其说是对学生的解放,不如说背后是要解放教师。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如果教师都禁锢在思想 的牢笼里,谈何解放学生? 教师要解放学生,就必须先解放自己。只有解放自己, 才谈得上教师的职业幸福和尊严。少年马克思曾在中学毕业 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 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 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 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 地进行创造;
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 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 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 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 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 压抑。

“自由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只有解放了自己,才有自 由的课堂、自由的学校,而解放教师最重要的是解放教师的 时间。如果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视作他自己的事情,学生完成 每一个学习任务都需要教师全程跟踪,他的工作都“绑架” 在学生身上了,付出的时间和学生一样甚至更多,这样的教 与学对于师生来说都无甚意义。解放教师以后,再是解放学生。如何解放学生?还是要 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校园还给学生。

三、朝“思的极限”想 叔本华曾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 极限。”事实上,这也是坐井观天的心态。回到“人”,解 放“人”,必须要不断打破思想的牢笼,突破思维的界限。

可惜,囿于传统的力量,我们往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殊 不知这种心态只会把问题拖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常有这样的情况,问题已经解决之后,我们猛然顿悟“那 个问题,我还可以那样解决,我为什么不那样解决”。这种 顿悟的背后,就是因为在一开始选择了最常规的办法。但是, 现实是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有些复杂问题的解决甚至 必须另辟蹊径。赫舍尔在《人是谁》中提出:“从人的角度 出发来思考人。”“一个问题寻求的是答案,一个难题寻求 的是解决方案。没有哪一个真正的难题是从纯粹的寻根究底 中产生的。难题是处境的产物。它是在处境艰难、理智困窘 的时刻产生的,是在经历到不安、矛盾、冲突时产生的。” 当教师遭遇难题时,很多人往往选择简单粗暴地以教师的威 权来处理问题,而“要理解难题的意义,要领会它的迫切性, 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反思中牢记难题得以产生的充满压力 和紧张的处境”(赫舍尔语),我在长期的智慧教育实践中 认识到,对于教师来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找到有利于 各方的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这就是教育智慧。当然,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能无法迅速找到最佳路径,那就需要 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将难题“悬隔”,不是不去解决,而是先 放在那里,寻找“另一种办法”来解决。这“另一种办法” 就是打破常规,以“超常规思维”“反常规思维”去寻找解 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是衡量一 切事物的尺度,人的权利和尊严必须要受到尊重,人的自由 个性必须要全面发展。我们在面对问题和难题时,需要朝“人 的本质”“人的解放”和“思的极限”去想,从而寻找到解 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