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档案 >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对我国产生的借鉴作用】 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对我国产生的借鉴作用】 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来源:档案 时间:2019-10-05 07:54:22 点击: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对我国产生的借鉴作用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对我国产生的借鉴作用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学校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 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 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 者有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一切有利于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提高的方法或活动、德育实施的方式都可以称为德育 的途径。随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德育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 越来越多学生犯罪活动的增加,学生的德育问题日益受到人 们的关注。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实施概况 1.美国高职院校的德育概况 美国是个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强国,美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1960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整套的高 职教育体系。在美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实施中,注重全面主义, 注重“以人为本”。

美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公民“我是美国人”的思想,培 养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有爱国主义思想及对国家忠诚思想 的培养、遵守国家的法律,形成合乎资产阶级道德的世界观、 价值观。

在德育内容方面,美国有明文的法律规定高职院校必须 开设国家历史课程,以此宣传本国的法律、价值观和个人主 义。美国的高职院校广泛开设的德育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公民》、《民主问题》、《美国宪法》、《现代社会》、《时 事》、《西方文明史》和《伟人事迹》等课程。另外,为了 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开设了多门外国文 化的选修课,以供学生了解他国政治和法制文化。

美国高职课堂德育的特点是所开设的德育课程没有明 确的教学大纲,也没有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各个州有各自 的权利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德育在学校的实施权利更多的 下放到任课教师的身上。在美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多 教师属于“双师型”,他们通常具备扎实的技能知识和浓厚 的企业文化思想背景,在课堂上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灌输 职业道德思想。

美国高职院校注重情感的陶冶,注重人文环境、校园环 境的整合,许多高职院校教室的墙上或走廊里张贴了很多名 人名言,“让墙会说话”,进而达到影响学生德育“润物细 无声”的效果。美国高职院校反对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提倡 问题讨论式的德育教学。通过非灌输式的教学把死板的理论 知识通过另外一种学生更容易认可的接受的方式进行,减少 学生的反感。

除了传统的德育方法外,美国高职院校德育实施的途径 还有:注重利用隐性课程;
建立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建立高 水平的心理咨询室;
注重社区服务和实践。美国建立了很多 历史遗迹、名人塑像、主题公园等,通过这些场所的展示来 进行德育熏陶。宗教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都设有教堂,许多家长都是信教徒,美国电 台有专门的宗教节目。美国高职院校社团种类繁多,在学校 里基本上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团队。美国校园心理 咨询师个人专业水平都很高,例如印第安纳州的常春藤技术 社区学院心理咨询处咨询师就有24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 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生3人、其他10人)。此外,美国非 常重视社会服务活动。有的州设立相关的法案,只有学生参 与一定的社会服务活动才能毕业,有的州设立专门的资金支 持社会服务计划。在美国高职院校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 参与了社会服务活动或企业实践活动,美国社区学院的实践 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40%-60%,例如辛辛那提大学建立了与 企业的合作教育的模式,即让学生在一年中1/4的时间到与 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中去实习。

2.新加坡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是一个种族繁多、文化多 元化和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新加坡充分吸收了西方国家和东 方国家的办学特色和长处,注重使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并对 传统教义进行创新。新加坡教育体系中的理工学院相当于我 国的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有南洋理工学院、 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和淡马锡理 工学院5所理工学院。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 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我是新加坡人”意识。自新加坡1965 年建国以来,德育课在它所开设的课程中一直是一门必修课程。分别有《儒家的伦理学》、《生活与成长》、《生活教 育》、《公民与时事》等等,每门德育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和计划。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以外,德育还渗透到其他各种各 样的学科中进行。例如在5所理工学院中开设的课程有计算 机、生物化工、海洋技术、市场营销等,在这些课程的学习 中都不可避免地学习涉及相关行业的法律和职业道德知识, 由此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为了使学生德育效果得到巩固,新加坡的高职院校普遍 开展了以下5项课外辅导活动,即榜样、阐释、规劝、环境 和体验。社区实践服务活动中主要有关怀与分享计划、清洁 环境计划、临时服务计划等。新加坡高职院校实践活动中依 据德国高职院校“双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工厂”概 念,即在学校中引入工厂中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即时、即 地地接受企业的各种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新加坡理工学院 和共和学院还引进了PBL教学法,强调学生从“做中学”, 在校园工厂中学习企业文化。

新加坡高职院校建立了立体性的德育网络。除了家庭德 育和社会德育方式外,在学校德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些 理工学院与世界著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例如南洋理 工学院与日本三菱企业、德国的FESTO企业均有业务往来, 南洋理工学院每年都会派本校学生到合作企业中实习,学习 先进的技能知识和企业文化。义安理工学院的学生则要求所 有本校的学生必须要参加一项海外学习生活。德育的传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文化传递法, 即通过讲述生活实例、道德故事等用国家古老的道德传统和 价值观来影响学生。其次是设身处地考虑法,旨在培养学生 多为他人、多为社会思考问题,脱离自我中心主义。新加坡 高职院校引进美国高职院校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法。价值 澄清法简化为五个步骤(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 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做出选择,采取行动)培养学生的道 德培养和判断。道德选择法通过对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培 养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进行价值观抉择。

3.日本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日本的高职院校体系完善,有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 和短期大学之分,有国立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别。

每一种类的高职院校有不同的招生对象和学习年限。日本由 于本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受我国的儒家文化影响 很大。二战后,日本奉行的国策是“教育立国”。在这一时 期,日本主要受美国教育文化的影响,在德育的很多地方又 吸收和改造了美国的德育方法。所以日本的德育思想融合了 东方中国儒家思想之精华和美国德育思想之精粹。

日本高职院校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直接对学生进行价 值观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忠君”思想。文 部省规定每门德育课程必需有详细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开 设的道德课有《日本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日本和世界 的宪法》、《近代社会史》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让学生了解日本社会和法制知识。除了类似这种专门的进行德育的 课程以外,还根据本国高职特点开设了其他德育课程,例 如:文化课、活动课、安全课的教育。

除了日常通过学校进行德育课程外,还十分重视学校德 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三位一体。日本的德育体验模式 已经多种多样,在学校里学生可以按照兴趣组织各式的社团 活动。在本世纪初日本一所高职院校中已经有了近60个文化 艺术团体和50多个体验社团,大约70%的学生有参加学生团 体活动的经历。在社会德育中,日本非常重视企业道德思想 的影响作用,强调企业和学校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甚至 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要求学生对合作 企业的技术操作和企业文化有全面地了解。

日本非常强调团队团结和规则的作用,注重利用动漫对 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日本具有代表意义的两部动漫作品是 《火影忍者》、《海贼王》。通过动漫来向学生提出道德诉 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摒弃不利于团队协调发展的个人 主义思想。另外,一直以来日本都非常重视通过宗教教育来 影响人的德育思想,他们认为信奉宗教能够使人得到心灵的 慰藉并且也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稳定和谐。

日本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 教学、利用校园文化进行道德陶冶以外,主要是在“双师型” 教师领导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日本非常重视教职 工的言传身教,例如:名古屋大学的校长曾经说,过在高校中他们上至教授下至一般职员都非常遵守纪律,敬业治学, 待人有礼,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学生也养成了遵纪守礼的 好习惯。

通过对上述国家德育的比较,各国家从德育目标到德育 途径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如表1所示。

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德育开展对我国的启示 1.改变显性德育课程上课方式,注意利用隐形教学法 目前,我国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德育课程有《大学生思 想道德修养》、《中国近代史》、《科学社会主义》、《马 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职业道德》。

其中《时事政策》、《职业道德》与其他几门开设的理论课 相比,被重视程度不高,教师通常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一笔带 过。其他几门必修德育课程都有明确的大纲要求、培养目标 和教学计划,注重理论的灌输。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系统地 掌握理论知识,形成与国家提倡的相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 道德观。但是在实际效果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对应试德育的反 感,教育效果和教育计划截然相反。《在高职生德育方法的 问题与对策探讨——基于西华大学技术监督学院个案研究》 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形式的德育能取得较 好的学习效果,在问卷调查“你认为哪种德育方式效果最好” 中,有60.1%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能取得最好 的效果,54.3%的学生主张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德育工 作,40.5%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集会等大型活动的德育方式,仅仅只有7.4%的学生认为德育形式应该采用政治课的形式。

统计结果如图1:
图1 另外,建立隐形课程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可 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促进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活动,比 如:班级比赛、宿舍文化展示、技术竞赛、职场模拟、教师 和学生的聊天等等。第二,从学校方面来说可以提高学校物 质条件,适当投入一部分资金建设校园博物馆,名人雕像等。

第三,从精神文明上来说,学校可以努力建立校园风采和班 级特色风采,注重校园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和领导、教师作风。

2.建立立体性的德育网络,德育内容与时俱进 虽然我国也是倡导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相结 合,但是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思想使人们出现了重成绩、轻 德育的势头。在我国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中缺 乏和谐、互动、高效的网络连接。学校承担学生的德育任务 逐步加重,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的工作。

在家庭德育中,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子女要认识自己父亲 身上那些道德财富,这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荣誉课”,我 们学校可以由教师多向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德育问题,成立 家长德育委员会,社区和学校可以定期开设公益的家长德育 素养培训、优秀父母评选等途径促进父母思想品德的提高。

在社会方面,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发挥社区的力量,让学校 与社区举行德育互动,组织学生看望残疾儿童、孤寡老人等。此外,我国的德育内容更多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现在许多 的高职学生身上有很多的情感问题、学习问题、职业问题等 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和处理,为其踏入社会产生社会问题 埋下了隐患。在德育内容上应该适当改进以便更贴近学生生 活,提倡让学生接受“回归人的教育”,进行专业的心理辅 导和个性差异化德育,例如: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针对当代青 年学生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在宣传职业道德中应重 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经验和社会规则的传授包括诚实守信、勤 奋认真、爱岗敬业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 系中包括人际关系、生命伦理、社会保护等方面。

3.增加校企合作,进行德育思想的内化 实践问题虽老生常谈,但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重知识轻能 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实践效果微弱。在社会实践上, 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教育工厂”和德国双元制职教的方法, 将实际的工厂环境带入教学之中。通过强制性增加学生企业 实践的频率来增加学生学习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机会,逐 步培养学生品德的内化行为。这种德育的实践行为可以补充 课堂德育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的 德育途径中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注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传 统节日进行德育思想的教育。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 热爱祖国情操的培养。二是道德实践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吃 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仅仅靠书本上坚持不懈的口号意 义是不大的,在实践中更能让学生身体力行感受到“从做中学”。三是注重德育实践的长久性和长期性。德育工作不能 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德育中要宣传“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思想。只有这样,对个人、对社会、对企业、 对下一代的培养都是受益匪浅的。

4.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队伍 高职院校缺乏合格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机构,心理咨 询师队伍通常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辅导员、学校教 师家属组成。心理咨询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也缺乏执教 条件。咨询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他们往往对学生心理问题 漠不关心,在学生遇到心理和生活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发 挥心理疏导作用。其次,学校应端正对心理辅导课态度。在 高职院校中,不仅学生、教师,甚至校领导都认为心理辅导 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学校要么取消开设此类课程,要么把 这门课程安排在休息日上课,在实际的学生生活中发挥不了 预期的作用,致使学生累积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抒发和解决, 成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隐患。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心理咨 询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具备关注学生心理的意识;
另一方 面,要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才引入选拔和培训制度,对心理咨 询师资格进行严格的考核;
最后在学生中建立心理辅导团体, 注意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