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浅谈儒家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_浅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浅谈儒家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_浅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0-07 07:59:56 点击:

浅谈儒家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

浅谈儒家文化与学生德育工作 马庆余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儒家思想由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 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历代思想家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 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儒家文 化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它对中华民族的道 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 力弘扬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有利于我国社会道德文化的建 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儒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 儒家文化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道 德观和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国民性 情,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然,儒家文化的原旨中必 然存在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东西,在儒家文化 的教育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鉴别,吸收其精华,摒弃其 糟粕,并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鲜血液,服务于当代学生思 想政治工作。

在当代青少年思想和实际表现中,爱心缺失、是非观念 不清、不文明礼让、不爱学习、缺乏诚信等是最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结合“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道德 观念开展教育。下面就谈一下如何结合?“仁”、“义”、 “礼”、“智”、“信”的教育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一、以“仁”的教育推动学生树立爱心,建立和谐人际 关系?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 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展开的。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 人,就是以“爱人”之心,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当今现实 形势下,以自我为中心,爱心缺失是学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 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应当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 加强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心,热爱生活,热 爱自然,热爱他人。

首先,以“仁”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孔 子“仁”的思想在治国方面,就是提倡实施仁政,以人为本, 关心人民的疾苦。孔子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乐,使朋友信 任自己,使年轻人怀念自己。儒家思想主张积极的入世观念, 主张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和实 践中来。孔子一生治学不辍,颠沛流离,经历了人生的起伏 波折,但是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和抱负始终没有动摇过。

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爱心,首先是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 民,教育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改革开放、大有作为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 自己的力量。

其次,以“仁”的思想教育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与人为善, 关爱他人。孔子讲“仁”即“爱人”,“仁”的字面即指二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 相互帮助。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同学 关系非常重要。学会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培养爱心和懂得 感恩。培养学生爱心,就要教育学生友善待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懂得只有爱别人、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关 爱的道理,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合作。学会感恩有助于 爱心的培育,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理解、体谅和关爱他人, 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懂得回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通 过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一 个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和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以“义”的教育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 观 “义”指的是正义的、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即一种道 德原则。儒家把“义”作为君子和做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孔 子讲:“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 孟子说过: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可见“义”在做人方面重要性。千百年来,人 们尊崇像“关公”这样的义士,崇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 行为,已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义”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增 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 的,向往、追求正义美好的东西,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做人一身正气,做事坚持原则。其次,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并 把对“利”、“义”的追求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 标志。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 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 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不断出现,这些腐败之风也趁势进入 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此时用儒家“重义轻利” 和“以公为上”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三、以“礼”的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行为习 惯? 儒家讲的“礼”广义上指的是社会规范,在古代正是有 了“礼”的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得体适度,才能维护良好 的社会秩序。在个人修养方面的“礼”,主要是提倡一种恭 敬、谦让的态度。孔子一直崇尚礼,他认为不知礼,就无以 立身,孔子有句著名的话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这就把礼提到了立身、立家、立国的高度。千百年来,作为 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在社会文明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倡礼让、 文明礼仪,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礼的教育,不是要提倡学习古代繁 琐的礼法和礼仪,而是要吸取古人“礼”的思想中的精华, 提倡一种文明礼貌、礼让他人的思想理念。首先,在言行和与人交往中,要提倡学生讲礼貌、重礼节、懂礼仪,做到谈 吐高雅、彬彬有礼,懂得尊重和善待他人。其次,还要懂得 谦让,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在好处、方便或荣 誉面前,能主动为他人着想。开展文明礼让的教育,可以帮 助学生提高文明素养,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以“智”的教育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儒家文化尊崇“智”者,即有知识、有修养、有智慧的 人。“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在好学方面,孔子为我们树 立了光辉的榜样,孔子本人的博学多识就来源于勤学。孔子 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即我不 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人,而是我喜欢古代文化,依靠勤奋敏 捷求得了学问。孔子又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住,勤奋学 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的 呢?孔子认为为了学到知识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焉”、“入太庙,每事问”。在学习方面,要注重温习, 反复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历史 证明,历代学识渊博、成就非凡事业的名人志士,都是勤奋 学习、善于学习的“智”者。

五、以“信”的教育推动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信”,就是诚实信用、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儒家学 说认为信是人之本,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准则,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交往守则。

在做人方面,孔子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地位,孔子讲:“人 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棿,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即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为人处世呢?就像大车 少了棿,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总之,儒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在当今社会道 德和文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 展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营 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进课程、进课堂、 进活动,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启发式教育,寓教于乐,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要结合学生学习、生 活实际,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用 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精神情操,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思想 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提高文明素养,在祖国的现代化建 设中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