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公安演讲稿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公安演讲稿 时间:2019-10-05 07:46:32 点击: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 指导意义 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研究在西方始于20 世纪60 年代末或70 年代初。现在的二语习得已经发展成为 一门诸多学科交叉的、有明确研究对象及一整套独立于普通 语言学、一般语言习得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的独 立学科,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前沿阵地和相关 学科的基础理论。在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 从20 世纪80 年代初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时多数研究 是以引进、介绍或评述西方学者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或新观 点为主。目前在我国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应把握二语习得研 究内容的主体性特点,强调多学科兼容并蓄的原则,来构建 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体系。

二语习得研究第二语言的感知、理解、生成、习得和运 用,能够验证语言学、心理学的种种假设,为语言学、心理 学、教育学的发展作出贡献。二语习得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 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二语习得理论更加关注学习者,使教师更加关注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这一主体 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往往放在如何教这一 问题上,对于如何去学习以及学习主体的关注总是不够,而 正是二语习得理论促进了人们对学与学习者的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学生为何要进行汉语学习以及为什么能够 获得汉语学习这一能力给予关注,也就是强调以新疆学生为 中心,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对学生的内部 因素(包括学生使用汉语所进行的描述、习得汉语时产生的 偏误、习得汉语的变化及发展方式、学生所使用的母语哈萨 克语或维吾尔语的可变性及语用特征)、外部因素(包括汉 语习得时的输入与输出相互作用、所在地区的社会地位、民 族、性别等)、学生个人差异(包括年龄、生理、情感、认 知方式、学习策略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二语习得理论尊重科学,有助于教师进行科学的 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传统的“填鸭式” 教学法已不适用于如今的课堂,更加不适用于针对新疆少数 民族学生进行的汉语课堂。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 第二语言习得发生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才能大幅度地提 高汉语教学质量。当代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除了要 掌握汉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知 识,掌握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 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汉语教师在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 存在积极和消极作用后,就应该力求促进正迁移的发生。这 就是学者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科学的教学理论及 教学方法之一,是汉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追求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语言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可能 对语言教学产生影响,汉语学科更是如此。汉语教学的本质 是语言,如何教会所面向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必然要涉 及到学生对于汉语和汉语活动本质的认识。语言的学习从本 质上来看是一种认识活动,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认知、记忆 等心理过程。因此,汉语教学关系到心理学及教育学。第二 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是在应用借鉴语言学、神经学、认知科学、 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 其目前呈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势必将对其他相关学 科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现状 (一)积极性、重视性不足 笔者所面向的学生群体多数是民考民的新疆考生,也就 是在高考时用母语哈萨克语或维吾尔语参加高考的预科学 生。这些学生在新疆当地进行学习和参加考试的时候使用的 并不是汉语,因此导致他们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进入 到内地的预科学校进行学习的时候,才逐渐意识到汉语对于 未来本科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汉语基础还不错的学生开始更加 关注汉语的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预科后,在用汉语 进行考试时,汉语基础的薄弱使其考试成绩下降,汉语越来 越多的使用和需求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明显的打击,这对 他们的学习热情产生了很消极的影响。(二)课外时间汉语使用率低 由于预科的学生在进入预科分班时通常会被分为民考 汉班级及民考民班级,民考民的考生在一个班级里就会导致 学生们在课外的时间仍然长时间使用母语进行交流。课堂上, 教师授课使用汉语,学生答题使用汉语;
课堂下,教师在进 行辅导或通知事项的时候使用汉语,但是学生之间在讨论和 组织活动的时候使用的仍然是母语。甚至于有时,还需要汉 语程度较好的同学将一个问题用母语向不懂的同学进行解 释说明,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母语的依赖性始终很强。

在课外生活中,无论是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还是校园 操场,甚至是学生们的网络平台上,处处存在学生与汉语脱 节的情况。学生们没能从根本上融入到本地的校园环境中, 仍然自然而然地使用母语。母语的使用习惯也影响着学生对 汉语的理解,这也就是母语迁移现象。

(三)写作能力薄弱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预科汉语考试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内容:名词解释,选词填空,造句,阅读理解及写作。根据 以往判卷经验来看,写作是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汉语教师 在考试前通常会叮嘱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至少要对卷面的所 有题目都进行作答,不要有留白的部分,尤其是最后一道写 作大题,要争取完成要求的字数。

三、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 (一)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了 解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主要方面,也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 的核心和主体。学生在校园中频繁与同样来自新疆的同学使 用母语进行交流,是社会语言因素对语言迁移影响的表现。

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用该语言,因此社交场合 的种类和发话人与受话人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学习者的母语 迁移。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话题及语言使用习惯,会对学 生的二语习得情况产生影响。

这就形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在学生的学 习与生活中很难避免,需要汉语教师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母语 与目的语的差别与共性。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第二语 言学习是一个假设构建和假设验证的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学习者会使用已有的一切知识,包括母语来发展自己 的中介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 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二)学习者个体差异 1.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的环境因 素、智力水平、成熟程度、衡量标准等方面极不相同。汉语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刚刚进入 预科的新疆学生,应该注意学生从高中大学的过渡。大部 分学生在进入预科学习的时候已成年,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完 全建立起来了,思维方式已经得到了完善,元语言意识要比 儿童强,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处理复杂的深层语言形式及内容。但是由于汉语对于他们来讲还是一门比较生疏的语言,因此 在阅读和写作这种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科目上,往往没有优 势。年龄无疑是影响汉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不起 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年龄关键期教育,并要避免夸大 其对于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

2.语言潜能。语言潜能的构成因素有以下几种:识别语 音符号的能力,对语法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及联想记忆的能力。能够顺利进入预科学习的学生,证明其 在高考时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大学。以此来看, 学生们识别语音和语言符号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在对语法 的敏感力上,由于学生的母语与汉语语法差别较大,学生在 习得语法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在完成用语法造句这样的题 目时,往往会出现句子成分缺失等常见偏误;
在归纳总结方 面,学生一般能够对一些比较熟悉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但 是对于复杂一点的句子和篇章,就稍显薄弱一些;
在做阅读 理解题目的时候,往往会抓不到重点;
联想记忆的能力大多 体现在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度上,在汉语课堂的表现并不是 十分明显。

3.认知风格。笼统地说,是人在信息加工(包括接受、 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组织和认 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风格。认知风格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 体现了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又是基于内在的生 理前提,至今尚未得出准确的结论。认知风格生动而有代表性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倾向,不同的学习个体往往会展现出 不同的认知风格。新疆学生有自身的认知特点,并且具有与 同龄学生相似的兴趣点和爱好,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 更好地组织教学。

4.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采用的 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学习策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新领 域,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学科领域里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 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汉语课堂上开展与学 习策略相关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新疆学生的学习 自主性,从而提升独立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一个学生的 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只有在掌握了适当的学习策略后,学 生才能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三)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性格、语言焦虑 及自我概念。新疆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比较统一,都是为了 更好地适应在汉语环境下的大学生活;
学习语言的态度与学 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学习其他学科的态度与成绩间 的相关程度,也就是说学生在习得汉语时抱有一个怎样的态 度,将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性格方面,内倾型与外 倾型对汉语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性格外向 比较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因为其能够比较积极地参与语言学 习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
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一 门语言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有别于其他的焦虑情绪,考试前期的紧张、偶尔的易怒、沮丧和畏惧感都是其表现形式。探 讨如何解除和减轻学生在汉语学习时的语言焦虑,对提高汉 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 义;
自我概念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来说, 自我概念的意义不仅表现在适应行为与个性的健康发展上, 而且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成绩的优劣。

四、改进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汉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 汉语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汉语学习目标。预科教 学中,汉语课时有限,如果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译 各个方面都精通是很难的。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突 出重点,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让新疆学生的汉语从基础上 得到扎实的培养;
要通过高考入学成绩、平时测验成绩、期 中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考量;
要为学生创 造有意义的汉语学习环境,注重其心理动态,积极程度,要 保障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再进行学习。要引导 学生正确归因,在遇到打击和挫折时要理智对待,正确分析 自己所出现的错误原因是什么,而不是从此自暴自弃;
自身 的努力不足往往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要引导 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 极性,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学习中不 断发现汉语的重要性。

(二)汉语教师应多关注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时刻注意提升自己 的业务能力,更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教 育视野。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会随着知识难度阶梯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该有与其相适 应的教学手段和技巧。两年制的新疆班有较长的汉语学习期, 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存在的不适应的现象也会在第二年有所 好转,因此汉语教师在两年内的教学方式是应该有所衔接及 变化的。同时,汉语教师在工作中应多为自己争取和创造继 续教育的机会,在有限的课余生活中应多进行阅读和学习。

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师生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整体教学 质量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新颖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 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汉语教师应多关注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教学前景 汉语教师在对新疆学生进行汉语授课时,应时刻将实践 联系理论,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除此之外,很多的学术理论都能够 在汉语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实践,教师应该首先对这些理论进 行了解和掌握,才有可能使之被应用于真实的教学课堂上。

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冲击,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学 媒介等都需要教师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去接受和学习。在总 结学者们的经验时,将其与真实的汉语课堂相联系,总结问 题,发现新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五、结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对汉语 课堂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汉语教师应在针对新疆少数民 族学生的汉语课堂上,依照二语习得理论指导实践,争取不 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素质及学生的汉语习得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张连瑞,张德禄等.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成世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法新探[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4]马福.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二语习得研究[J]. 攀登(双月刊),2007(04). [5]刘懋琼,油小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水平 对三语习得的影响分析[J].语文建设,2014(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