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 > 农村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对策创新

农村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对策创新

来源:述职述廉 时间:2019-11-10 08:02:32 点击: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对策创新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对策创新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对策创新范文 农村问题是国家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 探讨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对于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与城 市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缩 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主 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造成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教育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劳动者获取知识和技 能的最有效途径,无疑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是最为重要的因 素之一。笔者认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通过提升农民的科 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关键。

一、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第一,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民教育负担过 重。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显著改善,但仍嫌 不足。在教育财政制度上,我国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的基 本特征是地方负担为主,中央政府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国家 把农村教育交给了县镇,而县镇财政支付能力有限,教育经 费在农村实际上主要由农民直接负担。城市居民只负担子女 的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不再直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农村 居民除了负担子女的杂费和其他学校收费,还要以农村教育 费附加及教育集资的方式负担大部分义务教育基建费和部分事业费。

第二,农村教育质量不高,城乡受教育机会存在较大差 异。教育所带来的个人福利的增进并没有均匀惠及每一个人, 城乡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城市已普及微机教育,实施 网络教学的今天,一些贫困农村小学甚至买不起必须的课桌 椅、粉笔,常因为基本教学仪器不足而使办学难以为继。而 农村教育师资水平较低,教师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得不到保 障,影响着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使农村教育的质量一 直都在低水平徘徊。低质量的教育使农村教育对经济、社会 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个人的教育收益都不明显,降低了农 村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使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减少, 这突出表现在农村教育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城市上。

第三,教育改革的某些措施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加大了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一方面,招生评价存在以 城市教育为中心的倾向。如,注重能力素质的考查,加大应 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分量等。这些改革的动机是好的,对选 拔优秀人才非常重要,但对那些缺乏优秀师资、教学设备的 农村学校的学生显然不利。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使 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减少。农民支付能力的不足不 仅会影响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的热情,也影响其对高等教 育的选择。农村学生或者干脆放弃考大学的愿望,辍学在 家;
或者选择收费相对偏低的一般性院校。而随着高等教育 大众化的进程.一般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由此看 来,现行的某些教育制度安排使农村学生获得社会提升的机 会明显减少,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二、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 教育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 极的推动作用。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城乡人力资 本存量的不平衡,这是制约我国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同城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0 年,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镇是农村 的18倍,高中程度城镇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人口数量, 城乡基本接近,只有小学程度人口数量,农村大于城镇山。

如果考虑不同受教育程度质量上的差别,城乡人力资本存量 差别更大。农村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带来的直接后果 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先进技术和科 学方法难以推广运用,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耕作粗放, 农村经济始终处于低水平半自给状态。这就存在一种不良循 环:“农村教育落后―一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一农村经济落 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一农村教育落后”。类似地,也存 在这样的不良循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一城乡人力资本 存量不平衡――城乡经济不平衡―一城乡收入水平不平衡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我们知道,循环总是带有一种 强大的惯性,要改变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不良循环, 就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打破旧循环的惯性,从而实现新的良性循环。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化和经济的均 衡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各国教育发 展的实践过程中,其真理性都已得到证明。鉴于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笔者提出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认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 要因素之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突 破口。

三、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增加农村受教育的机会,有利 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制约了农民在未来获取社会 升迁的机会;
而低质量的农村教育使农村学生很少获得高收 入工作的机会,这使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缓慢。据统计, 我国目前城市居民收入是乡村居民的2.9倍。在资本市场不 完全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水平与支付能力的差异使教育分配 趋向不平等,而城乡的教育分配不平等则进一步加大了城乡 收入的差距,并呈现出收敛的趋势。Galor和Zeira(1993)的 研究认为,个体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存在投资门槛h,通 过比较效用的大小,初始财富大于h的人进行教育投资是最 优的,而初始财富在某一值f而穷人则放弃教育投资,世代只能作为不熟练劳动力,收入较低。

Durlauf(1996)则从内生社区结构和人口分离的角度考察了 收入分配演化。他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导致富人集合起来 组成同质的社区,这种分离减少了穷人得自富人或受过更多 教育的邻居的正外部性,从而贫穷家庭社会升迁的概率较小, 收入不平等将持续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含着对 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现代教育的 核心问题之一,平等的教育服务是每个人应当获得的基本人 权。自亚当•斯密以来,教育就和社会公平和经济进步联系 在一起。比如说舒尔茨认为教育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 素,“总地来看,我们的初等、中等以及高等教育所取得的 成就,已经成为减少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手段”④。教育 对收入的形成和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让穷人接受较多的教 育会减少社会收入的不平等。与土地和物质资本相比,人力 资本的平等分配对全面的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减少更加重要。

Comer(1988)在他的论著中指出,教育在减少未来的分化和 社会不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④。在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 条件下,将教育公共投资向农村教育倾斜,通过分配教育服 务保证农民能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逐步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社会应该通 过制度安排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质量, 改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途径。

(二)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现阶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农业产业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 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 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里走出来,进入第二三产业,这 更加大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据估计,到2020年将 有2.2~2.3亿的人都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剩余劳动 人口的存在,首先,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大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造成城乡差 距的进一步扩大;
而且闲置劳动人口数量过大,会导致社会 秩序恶化,社会治安混乱的严重后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加 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和农民就业的根本出路。农民城市化战略关系到农民脱贫致 富和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是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和现 代民主制度建立的根本保证,其创造的巨大市场需求将是推 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的动力。目前,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 平低的国家。随着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必然会逐 步放开农民进城的限制,而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创业、就业, 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的趋势中,最大障碍将不 再是政策限制,而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因此,优先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 劣汰规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国家应通过各种途径,从全民族、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加大农村人力资本 投资,实现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的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被 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证实和认可。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增加农 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 可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世 界银行对低收入国家农民教育与农业收益的关系开展了18 项研究(Loek―heed1980),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一个受过四 年初等教育的农民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多生产8.7%,研 究还发现,如果进行如化肥、良种或农业机械等补充投入, 教育的收益会更大(可增产13%)④。在韩国、马来西亚和泰 国的研究(JamisonandLau1982),以及近来在巴基斯坦、尼 泊尔、泰国、孟加拉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研究 (JamisonandMoock1984,Moockandaddou1992),进一步证明 了教育对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而农村教育的发 展也可以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研究表明, 农业技术扩散与扩散主体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杜雷塞米 (1989)发现,印度农民使用高产稻的水平与他们的受教育水 平正相关。林毅夫在对湖南五县500个农户采用新稻种的研 究中,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倾向于较早采用新稻种固。

另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收益的外部性来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它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最有效的手 段和最持久的推动力。Foster和Rosenzweig发现学习的外溢 效应的强有力证据:农场主自己的和其邻居的关于高质量品 种的经验,显著提高了效益,拥有一个有经验的邻居的农场 主比其他人赚取更高的收益@。从教育――生育决策分析, 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抚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减少其对子 女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农村的生育率。教育对农村社会的 发展所做的贡献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法 律意识、民主意识,减少犯罪率,增加社会内聚力,提高社 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等。四、结论与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 是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包括科教兴农,而科教兴农必须优先发 展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对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过程中应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发展的战略的重点 上,不能只注重增加教育经费,而忽略了“教育”本身。农 村的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有极大的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决定 因素,教育观念、教育决策、教育法规等也是影响教育的重 要因素。如何从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高度做出农村教育发 展战略决策是教育现代化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二是在发展 的战略取向上,立足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经济发展,而应 考虑到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联系,它只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 战略性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资金、区位、管理、自然资 源、国家政策、周边环境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