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误区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误区分析】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1-23 07:47:22 点击: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误区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误区分析 摘要:面对这“几乎是一个拥有无数教学可能的信息载 体,可能包含有字词句篇逻文修等各方面的信息”的文本, 教什么?可谓是“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的选择”。因为这 种“个性”的选择,导致了语言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现象 普遍存在。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现 象看本质,详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常见的几种误区。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材;
解读;
误区 虽然课改多年,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耗时低效的现 状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缺乏正确的解 读。常见的误读教材的几种原因如下:
一、对文本主题内容的曲解 对于阅读教学,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是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明确“教什么”是关键,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的教师曲解了 文本的主题,没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教材误读的主要原 因之一。如三年级的《拉萨的天空》一课,就内容上,全文 都是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 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来写的。这段话在整篇课文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正确 的解读应该是以这段话为“中心”,引领辐射出其它的内容。

而句中的中心词应该是“湛蓝”,但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把 “纯净、明洁、让人神往……”等内容与“湛蓝”摆在了同 一层面上,这是曲解了文本的内容,因为“纯净、明洁、让人神往……”这些内容都是因为“湛蓝”而引发出来的。又 如五年级的《天窗》,有一位老师告诉孩子“这是一篇写物 的文章”。虽然题目“天窗”是以物为题,但按照“写物” 体裁特点来看,这又不完全像是“写物”体裁的文章。那么, 这篇课文应该属于什么体裁?《教师教学用书》里没有明确 的说明,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有这样说,而且从文本的行文 结构也难以判断,对于这种老师都不能准确把握的知识,却 告诉了学生这样的“定论”,这可是误导孩子了。可见,文 本的细读是必须的,目标的准确把握更是关键。不能“想当 然”地解读教材,更不能“想当然”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

二、对课后思考题的忽略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每一篇阅 读课文后面都附有相应的“思考题”。别小看或忽略了这些 “思考题”,因为它们往往暗示着相应的阅读要求,也往往 成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这么重要的“思考题”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略,而导致 了教学目标的“随意性”,这样的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也是 低效的。如四年级《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课后的“思考 题”有3道:1.朗读否课文。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尽 量能用上下面的词语。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 承认震惊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 “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以上第2道题就提示了其教学目 标是:“学习抓住关键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是符合“新课标”对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要求“初步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的;
第3道思考题则提示其教学目标是: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与“新课标”(或《评价标准》)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是一致的。

就这两个由课后思考(练习)题所“衍生出来”的显而易见 的教学目标却往往会被我们的老师所忽略了,只是解答了问 题,不进行问题本质的解读,这就成了“教死书”,而不是 “用教材教”了。

三、对文本以外信息的漠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集团,2012年1月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六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粤价《2010》180号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