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浅议从接受美学原理谈我国电影艺术_艺术原理有哪些

浅议从接受美学原理谈我国电影艺术_艺术原理有哪些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1-21 08:42:35 点击:

浅议从接受美学原理谈我国电影艺术

浅议从接受美学原理谈我国电影艺术 接受美学是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接 受者为王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电影艺术作为文艺市场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更 要拥抱受众,研究受众所需,知道接受者的审美期待以及潜在的需求变化,只有 这样,我国的电影艺术才能突破平面化、庸俗化以及娱乐泛化的负面纠葛,同时 获得在地性接受以及全球化接受的认可。

接受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德国学者姚斯提出,致力于 对文学作品对话和理解的反复斟酌,该理论含有三个重要概念,即文学的历史性、 期待视野以及文学演变。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主要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并将 文学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剖析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本文则将姚斯关于文本 的接受美学原理研究运用于电影艺术的分析当中,借助姚斯对于文学作品的受众 分析角度和阐释,对我国的电影艺术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力求在文艺全球性传 播的语境下明晰我国电影艺术在地性传播和全球化接受的意义。

一、在地性接受 接受者在我国电影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种是在地 性接受,另外一种则是全球化接受。在地性接受即接受者对在地性人文的一种接 纳和拥抱。本文主要以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例,分析其道具使用、色彩运用以及 音乐旋律的在地性特点。

1.道具使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作为视觉表现超强的综合艺术,其视觉冲击力的体现对于受 众来说是期待视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 其道具使用的在地性展现,例如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作为道具呈现在 屏幕中的大红灯笼的背后显然承载着许多在地性人文,灯笼是中国节日中常用的 一种喜庆代表,区别于西方文化,辨识度高,影片中的红灯笼在封闭性的大宅院 里尤其突兀,预示着女性年华璀璨一时终敌不过环境腐蚀的悲惨命运。

在地性道具的使用必然离不开在地文化的内蕴,灯笼作为东方文化的 象征之一,它在视觉上的呈现在起初就鉴定下特殊的含义,并给予接受者期待视 野的挖掘和拓展,我国电影作品中道具的使用,要想为更多的在地性文化所容纳, 就必须深挖中国文化中意蕴丰富的物品,借此传达出精神上的内蕴。2.色彩运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中,能够呈现出在地性接受的除了道具的使用之外还有画面 色彩的运用,比如西方文化在说起东方文化的色彩时,首先脱口而出的便是火热 的红色。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无论是《菊豆》中的红染布还是《红高粱》中的高 粱,这些红色物体的运用总能成为视觉画面中抓人眼球的片段,使影片呈现出浓 厚的东方意蕴。

张艺谋的电影之所以被国内很多专业人士认可,就是因为其电影有着 代表中国元素的呈现,接受者在接触到屏幕中的红色大面积呈现前,就已经对红 色有一定的审美预设,潜意识里已经将红色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观影时出 现红色就不会超出预期的审美,并且在各种动态镜头的结合下,会对该影片产生 出一种新的文化上的升华,接受起来也会顺理成章许多。

3.音乐旋律的在地性 在电影艺术中,除了前面说的两种在地性运用的因素之外,还有音乐 旋律的在地性呈现。例如在电影《红高粱》九儿出嫁的情节中,大特写镜头中配 乐采用的就是中国传统婚嫁音乐,运用唢呐、腰鼓等混合而成,声音充满喜庆张 扬,却与女主角呆滞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在音乐的此起彼伏中突出了九二命运 的坎坷与性格的刚烈顽强。

电影中运用的唢呐和腰鼓都是具有在地性元素的音源,颠花轿片段中 的配乐符合在地性接受者对于传统民族婚嫁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接受起来没有难 点,起到画龙点睛的视觉补充作用,成为在地性接受的一大可借鉴之点。

二、全球化接受 在我国电影艺术的接受者中,除了在地性接受之外,还有全球化接受, 在全球化接受的过程中,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显得尤为重要,他方民族对于本民族 文化的认可多少,关乎本民族电影艺术在世界传播的范围广度。

1.主题的全球化 首先,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的成功离不开其电影呈现出的主题的全 球化。例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当母亲喜欢上父亲时,姥姥阻止母亲喜欢父亲时的语言表达是地位悬殊,即门不当户不对,这一句话就简单概括出当时中国 封建的思想环境。电影中所选取的主线即父亲母亲纯粹的爱情发展,关于爱的渴 望自始至终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们的精神所向。

因此我国电影创作者们要考虑到全球文化接受起来的公共点,找到相 似点然后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这样接受者接受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电影作品 的扩散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2.民族寓言的全球化 其次,除了上面提到的主题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还体现出深刻的民 族寓言的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总能刻画出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整体人文倾向, 这充分迎合了西方乃至全球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窥视的心理,弥补了不同环境下人 们对于异地人文的好奇心心理,通过影片中不断给予的寓言式镜头以及寓言式结 局给出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应判断,从影像资料中逐渐步入全新的文化,审视东方 民族寓言的同时检视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二者进行碰撞,在碰撞中接受者逐渐取 代原有的期待视野,并对审美框架重新解构,生成自己全新的演变后的视野,如 此周而复始下去。

3.商业运作的全球化 最后,全球化的商业运作也是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环节。例如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取得2.7亿的国内票房,全球票房为 5474.5万美元。张艺谋在彰显民族文化功底方面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同时,亦能够 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渠道,通过海报、明星记者招待会等扩散传播自己的新作品, 通过这些途径接受者亦可获得“花钱买消遣”的娱乐体验。

总而言之,在如今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播者为王的思想已然不 能满足当下文艺发展的市场选择倾向,我国电影艺术的从业者们应努力具备研究 受众分析受众的能力,在媒介融合、娱乐泛化的当下,找到真正符合市场价值和 艺术价值的切合点,拥抱在地性接受的同时努力扩展全球化接受,将本土文化传 承内外,并同时赋予我国电影艺术清新明亮的艺术韵味。

作者:李松蔓 来源: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