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小学教育的课程有哪些_小学教育课程研究

小学教育的课程有哪些_小学教育课程研究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1-21 08:42:28 点击:

小学教育课程研究

小学教育课程研究 所谓“参与式”公民教育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以及引 领学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中,创设公民生活,给予学生参 与民主实践和公民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公民生活中获 得公民身份知识,锻炼公民能力,养成公民品性。“参与式” 公民教育随着公民教育内涵的更新而不断受到重视。在欧美 国家,公民教育的内涵正从传统的“公民教育”或“公民” 逐渐被“公民身份教育”或“民主的公民身份教育”等新术 语所替代,且其使用频度不断增强、意义上呈现越来越宽泛 的发展趋势[1]。显然,“公民身份教育”和“民主公民教 育”不仅涵括传统“公民教育”关于政府和政治制度的知识 与信息的学科,还包括参与民主进程的技能、态度与价值等。

学者Audrey与HughStarkey指出,新的术语包含了学校教育 的要素,并跨越了正式的课程,如社区服务和课外活动等[1]。

公民教育内涵的新发展对其教育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 即如何创设民主实践场域,提供给学生参与公民生活的机会。

而教学过程贯穿民主原则被认为是提供民主实践的有效方 式,即教师与学生都有自由表达权,通过民主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够公开表达和讨论不同观点,形成 公平和公正的民主教学氛围[2],且让学生参与到公民教学 与学习的策划、实施与评估中去[3]。欧美等国自20世纪末 期以来实施的新公民教育正是强调民主教学理念的体现。在 英格兰,演讲、讨论、辩论、调查、项目、角色扮演、团队协作(包括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合作)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获 得了共识[4];
在美国,人们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问题解决方 法、资源管理、行动策略、领导力实践、模拟议会等[5];

在法国,公民教育的学习计划由对学校规则的关注开始,再 转向实际的活动,如学生会代表的选举等。由此,学校以正规 的参与民主体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民主概念的机遇 [6]。

当然,民主实践的机会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 在参与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华盛顿大学国际研究小组通 过2003年到2004年对多元民主政体中公民教育的考察发现, 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学生应该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 公民教育要在教给学生关于民主和民主制度的知识的同时, 给其提供民主实践的机遇[7]。美国学者Syvertsen,AmyK., Flanagan,ConstanceA.以及Stout,MichaelD.等通过对80个 中小学班级中1670名学生的调查,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最优 实践方案”,认为公民教育中需要加强三类教育实践活动, 分别为:(1)公民能力培养,包括交往技能、民主评议及 对政治信息的批判分析;
(2)公民参与意识,包括模拟选 举、参与选举及替代参与;
(3)对公民议题和观点的了解, 包括本地问题、青春期问题、公民教育观念、国际问题、争 议问题及当前国内事件等[8]。可见,提供民主实践机会, 在参与公民生活中培育公民意识是西方国家实施新公民教 育的有效路径。我国“参与式”公民教育运作模式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 成功经验,然而,公民教育由于体现着特定国家意识形态和 政治体制特征,无法完全效仿,而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合适 的“参与式”公民教育模式 在我国学界,对小学公民教育 的内涵已有探讨,王凯松认为,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应涵盖 自由意识的启蒙教育、平等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的启蒙教 育、法律信仰教育和环境教育[9]。然而,在理解公民教育 目标时,主要还是涵盖在德育范畴中,缺乏现代公民身份理 论视野。例如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关键的问题不是提倡什 么样的道德理想,而是什么样的道德要求既能够使个体转化 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又能够在实践中切实产生这样的转化 [10]。公民教育目标隐身于德育目标使基层公民教育实践中 存在道德化倾向。例如,南京市鼓楼区南昌路小学认为在实 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耐挫 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同情心、公益心等多方面的 素养,即是达到了公民教育的目标[11,12],从而影响了对 小学公民教育内涵和目标的全面把握。

公民教育如何进行?我国学界对中小学公民教育须建立 在参与实践基础上已形成了较大共识,即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介入学校管理、国家事 务和城市生活中,在行动中体会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 权利与义务,国家与民族的应有之意,在参与中培育公民意 识[9,13]。而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参与学校管理被认为是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的有效模式,例如举行 各种争章达标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11,13,14];

班干部竞选、维护交通秩序、参与社区服务、对公共政策公 开谈论、模拟选举之类的活动都是既受学生喜爱又能培养公 民意识的好举措[13];
主动利用好当地资源,如博物馆等公 共设施等,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公民教育活动,其中重点突出 要充分利用社区的作用[8];
成立“娃娃参议院”,并将公 民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15];
成立“学校 发展委员会”,让学生代表参与其中,享有对学校事务的知 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 发展献计献策,督促学校有关方针、政策的落实[13]。不仅 如此,学者们还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的流程进行了理论概括,并提出了公民教育实践流程的 “六步骤说”[12,15,16]、“三步骤说”[17]。

综上所述,我国学界就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探讨成 果已较为丰富,这些成果对小学“参与式”公民教育模式研 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总得来说,还存在以下不足:(1) 由于缺乏公民身份理论视角,在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界定 上存在道德化倾向,使基层公民教育实践隐身于小学德育中, 民主的公民身份意识不突出。(2)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探 讨大都还是停留于课外活动、学校管理和社会实践上,课程 教学作为公民教育不可否认的基本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公民生活,贯彻民主原则,引导小学生有效参与的探讨较少。不仅如此,各种参与公民生活实践模式的探讨较为零 散,且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有效的理论整合和比较研 究。(3)关于各种“参与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公 民意识养成实际成效如何,影响其成效的因素有哪些的探讨 较为缺乏。(4)对于如何培训教师,形成具有专业知识和 技能且具有成熟公民身份意识教师队伍的探讨也较为欠缺。

(5)从研究方法看,我国目前对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模式探 讨主要还是思辨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实验研究。

为此,系统探索小学“参与式”公民教育实践模式,运用实 证方法分析各种参与方式的实效和利弊,摸索公民教育师资 培训的有效路径是当务之急的课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