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媒介素养与大学生

[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媒介素养与大学生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1-19 09:52:25 点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媒介素养已经成为每个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 素质之一。女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她们的心理、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等带 来诸多困扰。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情感 特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媒介辨识和自控能力还未成熟, 凸显出媒介素养低下现象。基于此,政府、高校、大众媒介 等要搭建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构建科学、合理的媒 介素养教育模式,尽快提升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她们成 为具有完整而健康人格的媒介公民。

关键词:新媒体;
女大学生;
媒介素养 当今时代,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而能否正确、 理性地使用新媒体,并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为己所用,对个体 在社会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 群体,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对她们的心理、思维方式、社 会行为等带来许多道德考量,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社会阅历、 情感特征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女大学生媒介辨识和自控能力 还未成熟,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给女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 时,也带来诸多困扰,这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不全面、不完善,如何引导女大 学生正确认识、使用新媒体,这是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 须关注的重要内容[1]。女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 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处在自我意识的突变期和价值体系调整、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筛选、 解读和有效传播信息的媒介素养,面对新媒体就会不知所措, 甚至迷失方向。基于此,应加强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促 进女大学生成为具有完整而健康人格的媒介公民。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不一,英国和丹麦学者认 为媒介素养是“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 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2]”。我国学者刘小红、卜卫在《大 众传播心理研究》中认为媒介素养包括:对各种特定媒介的 认识;
了解媒介内容中的各种问题;
了解影响媒介内容的因 素;
了解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的不同,并有判断上述四个方 面的内容的能力[3]。究其本质,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 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是 培养女大学生能够对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解读和参与 大众媒介的能力[4]。

二、新媒体对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詹姆斯•波特说过,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5]。当代女大学生虽然年纪上趋于成年人,但其 心智却没有十分健全,新媒体对于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着 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因素 1.成为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风向标新媒体的正面 舆论为当代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打下科学而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她们思想道德教育的风向标,有巨 大的引导作用、激励鼓舞作用和调节保证作用,指引女大学 生自觉抵制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树立更健全的人 格。2.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新媒体拓展了女大学 生获取更多新的知识的渠道,丰富了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掌握了话语主动权,重塑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对她们 的成长、发展具有促进意义。3.加速女大学生成才的社会化 进程大学时代是女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重要转型期,新媒体的 开放性对她们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新媒体给予女大学生拥有终身学习、休闲娱乐、拓展人 际交往的机会,对她们的未来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4. 增强女大学生的媒介信息辨析能力新媒体拓宽了女大学生 的交往空间,增加了人脉,促进了女大学生媒介意识和媒介 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帮助她们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不再 处于被动和劣势而陷入“数字鸿沟”。

(二)消极影响 1.新媒体导致部分女大学生价值观迷失有些新媒体为 了博取关注,传播一些媚俗、低级趣味信息,导致她们道德 观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甚至扭曲,追求功 利化和自我化的价值观,崇尚“现实主义”和“享乐主义” [6],不健康的网络思想影响了女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

2.新媒体导致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脆弱新媒体环境下,女 大学生多倾向于运用QQ聊天、微博、BBS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而拒绝现实中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人际关系脆弱,加剧 了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失调度。3.新媒体导致女大学生媒介 行为自控能力低新媒体的无处不在、无序自由,使海量的无 用或有害信息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而女大学生由于比较感性, 对新媒体缺乏自制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学 习与生活[7]。4.导致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僵化新媒体传播 的低俗信息腐蚀着女大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使其思维落后, 批评和创新意识丧失,惰化了她们对信息的思辨和梳理能力, 从而造成创新能力僵化。

三、当前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女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其 媒介素养状况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对新媒体表现出 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驾驭能力;
有较强的批判力和辨识能力;

她们积极接触各种媒体和参与媒介行为,建立了与新媒体相 适应的立体式、多渠道获取信息的素质。但是,当前女大学 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种自发、无意识、盲目的状态,对新 媒体及其传递的信息容易产生严重的误读、误用以及可能被 其严重误导[8],使得她们面对新媒体时,也表现出媒介素 养低下现象:媒介接触潮流化;
媒介消费娱乐化;
媒介互动 功能实践匮乏;
媒介行为自控力低;
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处 于较低水平;
存在沉迷、依赖新媒体等不良现象。新媒体在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及与周围 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因此,提高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四、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目前,我国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初级萌芽状 态,教育和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内 容单调;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局限在理论探讨及基础性 调研;
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非常匮乏。因此,应积极构建女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促使她们成为在新媒体时代能独 立思考、有批判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一)政府积极制定相关制度,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整 体氛围 鉴于新媒体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女大学生的 自身特点,提升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做媒介素养 教育的推动者。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到:“任何一 个国家都必须保证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但是世界 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对大众媒体进行控制,就像控制其他社会 机构一样。[9]”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媒介素养发展方向的 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制定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媒体 快速有序地发展奠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媒介监督力度,规 范媒介发展环境,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并建立独立、公正 以及权威的媒体评价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加大宣传力 度,保证网络环境健康的发展,从整体上塑造有利于女大学 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氛围。

(二)高校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认识度,加大媒介素养教育力度 1.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增加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高 校要搭建校园媒介平台,发挥校园媒介对女大学生的重要影 响作用。建立一批媒介素养网站,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帮 助女大学生获取并传播正确信息,培养她们对新媒体的评估 及使用能力;
利用广播、社团组织开展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 题活动,使她们形成科学理性的媒介接触意识;
营造和谐的 文化环境、帮助她们辨别和抵御不良信息[10]。从而真正 发挥新媒体的巨大作用,使之成为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 器。2.建设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媒介素养教育贯穿 于各个学科一是要加快设置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把媒介素养 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女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其次,开辟“双课堂”教育,加大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使女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参观、见习 媒介平台的运作,切身体会感受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
二是 要加强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开展活动,增强女 大学生参与传播的能力和意识[11]。使新媒体成为她们学习 文化、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的好帮手,从而达到进行媒介素 养教育的目的。3.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提升女 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搭建女大学 生媒介素养教育平台。如设立广播电台、校园网站、电子显 示屏等,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和手 段宣传媒介知识、技能和观念[12],促进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言传身教提高女大学生的 媒介素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而且还是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培养者”[12]。教师在提高女大学生媒介素养 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 体与女大学生建立沟通平台,引导她们正确认识新媒体,强 化新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律意识,提高信息甄 别能力;
二是要积极开展互动式模式教学,对典型案例进行 梳理,进行反思和判断,以加深对媒介素养的认识;
三是要 注重培养女大学生批判式的思维方式,引导她们用怀疑、批 判、审视的眼光来对待网络信息;
四是有针对性地开设女大 学生媒介素养特色课,以此来弥补因性别生理差异所产生的 媒介素养差异;
五是带领女大学生进行媒介实践,在参与博 客、播客、社交网络等的网络媒介内容构建时,能从容面对 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三)大众媒介积极参与,创造媒介素养教育良好的社 会环境 朱春花:新媒体视域下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49一 些大众媒体由于过度夸张虚假报道,使女大学生无法及时判 断真伪,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大众媒介应追求自身利 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以损害女大学 生形象和利益去换回高额的经济回报[13]。媒体人应加强自 身修养,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提高行业素质,巩固媒介从业 人员道德观,净化媒体环境,避免女大学生“镜像”被异化扭曲[14]。大众媒体人要规范媒介信息的形成与传播,同时 也应发挥大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凝聚舆论力量,为女大学生 媒介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女大学生加强自我培养,重塑积极向上的媒介形 象 由于女大学生自身对媒介素养的不重视、不关注,是造 成其媒体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其内因起作用,才能 获得长足的发展。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培养信息道德意识,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 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人才,对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5]。

当代女大学生必须善于利用新媒体提升自己、完善自我,培 养自身高尚的道德人格,用自己的言行营造和净化健康的网 络环境。2.强化主动意识和针对性,提高新媒体的自我教育 能力女大学生要主动、自觉地参与媒介活动,加深对新媒体 的理解,确立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新观念,主动学习新媒 体的理论知识,以技术素质提升媒介素养水平。3.提升自身 媒介素养,提高新媒体识辨能力女大学生要养成分析、判断、 思辨的媒体接触习惯,通过反省、克己和慎独来提升自己的 媒介品质,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以有效抵御媒介垃圾对自身 的侵害。4.女大学生注重自身修养,重塑良好形象女大学生 客观上是媒体着力渲染、过度关注的对象,但主观上也存在心态浮躁、追名逐利等现象。女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我知识 水平、思辨能力和精神境界[12],在媒体上展现青春健康风 貌,塑造积极向上的媒介形象。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创新性为 女大学生认识世界、开阔视野开辟了全新的途径,通过培养 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有利于其职业发展,还在于其后 续的递延性的影响,可以说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李敏智.论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97-100. [2]SilverblattArtMediaLiteraeyKeystoInterpretingMed iaMessages[M].Newyork:PagerPublisher,1995:21. [3]刘小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7. [4]孙雪莹.基于微信平台的女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探 析―昆明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02):251-252. [5]W• JamesPotte.MediaLiteracy[M].SecondEditionPub⁃ lishedbySagePublication,2001:23. [6]王蔚蔚.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研 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02):137-140. [7]林楠,吴佩婷.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47-51.[8]张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重 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5):28-30. [9]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6. [10]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D].南昌:南昌大学,2011:10. [11]李瑞芳,王雪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J]. 青年记者,2009,(10):36-37. [12]李敏智,何成学,陈雪斌,等.提高我国当代女大 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建议与对策[J].市场论坛,2015, (11):84-87. [1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7:14 [14]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 大学出版社,2004:123. [15]齐振东.深入推进和谐德育全面提高学生素养[N]. 中国教育报,2018-05-31(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