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高校辅导员怎么样_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建设步伐

高校辅导员怎么样_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建设步伐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0-04 07:55:38 点击: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建设步伐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建设步伐 【摘 要】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 其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各地各高校应以此为导向,通过制度建设,确立辅导员队伍 建设质量标准,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确保辅导 员知识体系基础,通过拓宽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鼓励 辅导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 全面提升。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辅导 员制度历经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辅导员三个阶段的发 [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代写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 临Www. DYlw.NEt]展,辅导员岗位职责从以政治工作为主发 展为全面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身份定位从政工干部发展为 教师、干部双重身份。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 下发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实施以来,中 央各部门、各地各高校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 化建设,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也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断发 展丰富。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界定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关于高 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界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表述为“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 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 取得合格证书。”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辅导员职 业能力标准(试行)》,给出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 的描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 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 能力等。”并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将辅导员能力标准详细划 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高校学生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 内涵认识较为一致,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在对大学 生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中应具备的认知、思考和实践能 力。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外延,专家学者的划分方法不一, 有学者认为包括通用能力,例如自我管理能力;基本能力, 例如领导能力;专业能力,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也有学 者认为包括学习能力、应对能力、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等。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对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认知有 着基本共识,尤其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 印发后,这样的基本共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于辅导员 职业能力外延的划分,根据学习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有不同 的归类方法。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不断丰富,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 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辅导员人数按照1∶200的 标准进行配备,队伍建设政策不断明确并落实到位,辅导员 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得以普遍提升,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相比,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 能力现状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一)辅导员专业背景混杂,职业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 薄弱 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校辅 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都对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有一 定要求,规定辅导员需“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 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 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但在招 聘或选拔辅导员的实际过程中,高校对于应聘辅导员岗位的 本校毕业生或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求并不严格,导致了部分辅 导员相关基础知识薄弱。

(二)辅导员培训缺乏系统性,职业能力科学化水平受 制约 教育部自2005年开始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 训班,并自2006年开始印发普通高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各地 市教育行政部门也结合实际开展辅导员培训工作。一大批辅 导员分享了优质的培训资源,但仍有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的 培训流于形式,除岗前培训等硬性要求外,很难给予辅导员其他系统的辅导支持,致使辅导员开展工作一直处于经验型 状态,很难向研究型、科学化的工作状态转变。

(三)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能力的主动提升意 识不强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主要与三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是 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职责边界不清晰,角色定位模糊,导致 高校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突发事 件的救火员、杂事难事的万金油,辅导员自身也找不到专业 化的发展方向。二是辅导员的发展通道狭窄,目前打通辅导 员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上“双线晋升”通道的学 校还是少数。三是部分辅导员没有把辅导员作为自己的事业, 而是视其为职业的跳板。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辅导员很难 有主动提升职业能力的动力和热情。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需要政府、学校、辅导 员自身的多方面努力,需要以制度建设确立、落实相关标准, 也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加强有关学科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
(一)以制度建设落实为保障,确立辅导员队伍建设质 量标准 1.严格准入制度 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 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依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能力特征,研究制定科学 的职业准入标准和严格的选拔程序,为辅导员队伍选拔成长 起点高、基础厚的优秀人才。

2.丰富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的发展 变化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复杂化,学生工作对辅导员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能力,并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 展不断给自己充电,这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应设计制定 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职业化培训等多层次、系 统化、不断更新内容的培训机制[1]。培训形式应更加立体 化,在常见的讲座之外加入实践教学、现场观摩、交流研讨 等环节。对于培训师资应有相关要求,使其更加优质化、专 业化,以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3.优化管理考核机制 管理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辅导员明确工作导向,指 导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以何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提升其 职业能力。管理考核的评价方应包含领导、同事、学生等各 方面人员,实现360度立体考核。管理考核的方式应为过程 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尽 可能全面地评价辅导员工作。

4.保障发展晋升通道 畅通的发展晋升机制有助于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动力,高校应真正重视并落实辅导员发展晋升的“双通道”机 制,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应岗位单列、条件单列、组织评审 单列,行政职务评审时应纳入学校干部管理范畴,设立科级、 处级辅导员。

(二)以学习、发展的眼光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建设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将处于深化综合改革阶 段,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凸显,需要一大批熟练 掌握有关专业知识的辅导员投入学生工作。在美国有近百所 大学设有培养学生事务硕士的专业,学生事务管理已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应以学习和发展的眼光,强化学科理念,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 科建设,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 [2]。以学科建设支撑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职业能力培 养。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牵引,帮助辅导员明确个人发 展方向 除了落实辅导员的“双通道”发展以外,还应拓宽辅导 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就业指导等工作实务方向建立健全资格 认证、等级认证机制,鼓励广大辅导员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 养、学习研究,提升业务水平,努力成为立德树人、教书育 人的楷模,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3]。引导辅导员将工作作为事业经营,走职业化的发 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0. [2]冯刚.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 努力提高高校辅导 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