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素质模型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研究] DIKAR模型两个视角有何用意

[素质模型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研究] DIKAR模型两个视角有何用意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0-07 08:01:45 点击:

素质模型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研究

素质模型视角的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 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 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大学生发展性素质 评价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培育和 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过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公正性、可 控性及实用性的素质评价体系,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战 略性选择。

一、发展性素质评价的内涵发展 (一)发展性素质评价 发展性素质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领域,也是 学校教育评价活动的核心内容,通常是指针对在校大学生的 素质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的旨在促进其发展目标实现的评 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技能运用、身心素质、社会能力、 道德品质、发展追求等方面的可教育性及实际发展水平进行 的价值判断。发展性素质评价是构建素质教育评价观的内在 要求,其本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 包括了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根据培养 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 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 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培育和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过 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具 有较强的客观性、公正性、可控性及实用性的素质评价体系, 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

一、发展性素质评价的内涵发展 (一)发展性素质评价 发展性素质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中最基本的领域,也是 学校教育评价活动的核心内容,通常是指针对在校大学生的 素质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的旨在促进其发展目标实现的评 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技能运用、身心素质、社会能力、 道德品质、发展追求等方面的可教育性及实际发展水平进行 的价值判断。发展性素质评价是构建素质教育评价观的内在 要求,其本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 包括了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定等地成立评估机构。2004 年,教育部着手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代表着我国高 等教育的评估工作从国家层面逐步开始向规范化、科学化、 制度化和专业化发展。国内高校中开展学生素质评价的较少, 多倾向于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并将其作为奖学金评定或 个人评优等工作的参考依据。整体看,国内针对大学阶段的 学生评价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多借鉴于或依托于国外的评价 工具,而国外的评价工具多由大学之外的第三方机构研发和 掌控,虽有学术领域专家参与其中,但学校普遍在工具开发过程中缺乏自主权。同时发现,大多数的评价都集中在大学 学生入学和即将毕业的阶段,在内容上多关注学生的认知结 果,评价指标与学生的发展目标联系不紧密,针对于学生显 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分类评价普遍不足,并且在高校教育管 理工作中推广还缺乏充分的认同,在对学生发展性素质的有 效评价上还缺乏有力推动。

二、大学生发展性素质模型的构建 (一)素质模型的理论阐释 素质,一般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 的有效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素质 模型,通常是指在素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力资 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工具,是指个体为了从事或担当某方面 的工作,并达成一定的绩效目标,所要具备的一系列素质要 素的集合。对于素质模型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 年代后期, 其中戴维·麦克利兰在帮助政府选拔外交人员过程中尝试运 用的“行为事件访谈法”,被认为是素质模型研究的最早起 源。随后,对于素质模型的研究越发引起欧美学界和企业界 的关注,博亚特斯提出的素质“洋葱模型”,L.M.斯宾塞与 S.M.斯宾塞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素 质的核心构成要素,而且形象地展示了不同要素在模型中的 存在特征,在学、企两界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这其中, 以“冰山模型”为代表的素质模型认为,素质的核心构成主 要包括了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两部分,显性素质似冰山裸露于水平面以上的部分,包括了人的知识、技能、行为等可以 被看到的部分,是易于被观察和评价的;
隐性素质如潜藏于 水平面以下的部分,包括了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个性 品质、自我认知等,多是难以直接观测,必须通过具体表征 才能推测出来的。

素质模型在高校里通常是应用到教师胜任素质、学生就 业能力、人才素质结构等方面分析,但很少有依据模型理论 对人的发展性素质进行有效的评价,更未能提出高校如何根 据素质模型方法改善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和努力方向。建立 发展性素养模型,实施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就是要回答 “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本源问题,也是全面落实素质 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从“素质模型”的理论视角来 看,大学生发展性素质结构应该是一个既包含显性素质又兼 具隐性素质的一体化多层级的素质系统,大学生发展性素质 评价可以从素质模型的内涵架构出发,结合大学生素质构成 要素和层级发展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及评价。

(二)发展性素质模型的构建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类在生存中的需求进 行了层级划分,分别是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5 方面。他认为这5 种需求是按 次序逐级发展的,当下一层级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追逐上 一级需求的欲望就成了驱动人的行为的动力。人在任何时候 都同时存在着多个不同层级的需求,只是时期不同,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度不同而已。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我们 将大学生发展性素质从目标层级角度进行划分,不考虑生理 和安全方面的基础性需求,重点从个人发展角度分析,可以 概括大学生发展层级目标为必需的理论知识、合理的技能结 构、全面的能力素质、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等 5个方面。这5 个层级目标与“冰山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近 于相互对应,并且也符合了从显性到隐性的递进关系。首先, 大学生自身所必需掌握和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对应于“冰山模型”中的知识、技能、行为,是“水面”之 上的显性素质的体现;
其次,大学生自身潜在的能力素质、 意志品格和理想信念,与“冰山模型”中“水面”之下的潜 能、素质相对应,包括了个人的价值观、内驱力、生活态度、 社会动机、个性品质等。因此说,大学生自我发展层级目标 作为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恰好符合了素质“冰山模型”由 显性素质到隐性素质的转变过程。因此,“冰山模型”理论 同样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研究的参照,要做好 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必须要兼顾好“显性”和“隐性”两 方面素质的评价,而“冰山模型”正是分析和解决此问题的 一个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大学生发展性素质模型就其本身分析是一个因素繁多、 程序复杂的模型,同时还要在评价过程中受到各种主、客观 条件因素的制约。这里结合大学生发展层级目标和“冰山模 型”的比较,可以归纳出重点体现大学生在知识理论、技能结构、行为特征、能力素质、品格动机、发展动力等方面的 素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发展性素质模型,即大学 生发展性素质由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构成,按照层级发展目 标顺序,分别包括了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行为要素和能力 要素、品格要素、发展要素等6个方面的关键要素,各要素 下属相应的观测点和观测内容,同样也是进行发展性素质评 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发展性素质和个人发展层级目标的最 终指向是自我目标的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引入评价机制, 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采集、整理、存储学生成长 发展中的数据信息,并结合数据挖掘与分析策略,提供给大 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

(三)发展性素质模型的要素分析 1.显性素质。通常来说,显性素质是大学生成长和发 展过程中最易识别及考察的特征,也是有效进行素质评价的 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发展性素质的显性素质重点包括了知识 要素、技能要素及行为要素。这其中,知识要素主要是指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交 叉学科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是形成创造力的前 提,也是奠定学生创新发展的基本素质;
技能要素主要指学 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围绕知识运用所具 备的创新实践能力;
行为要素主要指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团队 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2.隐性素质。隐性素质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素质和能力,虽然不容易被识别和评测,但却是影响大学生全 面发展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发展性素质的隐性素质包 括能力要素、品格要素及发展要素等。其中,能力要素主要 包含了身心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规律探求等内容;

品格要素主要包括了个性特征、品格特征、价值观念、社会 动机、自我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素质主要包括了自我管 理能力、自我内在驱动力、对待生活的观念和态度等。这些 素质要素在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过程中,难以被轻易发现, 而其又是影响或决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内在因素,所以需要 通过评估测量等手段予以评价体现。

3.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在显性 素质中,知识促进技能,技能影响行为,由此可见理论知识 的储备与技能特长的锻炼,是个人行为能力的基础保障,行 为的实际效果是知识与技能掌握效果的行动体现;
另一方面, 在隐性素质中,个人具备的相关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价值 观念、个性特质和社会动机的形成,而这些思想、品格要素 又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子,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成长发展 中的自我约束力、内在驱动力和生活感知力具有明显的影响。

可以说,大学生发展性素质中的显性素质是隐性素质的延伸 和体现,二者紧密联系、彼此渗透、相互影响,而且其外在 的行为和内在的素质不能相互隔绝,不能单纯地自我分析, 必须要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评价分析。为此,大学生发展性素 质评价是一个整体联动的系统,既要把握住显性和隐性的素质特征,同时要综合多种素质要素和项目内容进行评价分析。

4.自我目标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人的自我目标的实现。彼得·德鲁克(1954)最早提出了“目 标管理”的概念,即目标实施过程坚持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通过自身监督、对照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 目标的实现。结合发展性素质模型可以发现,大学生自我目 标管理即是自我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而自我发展层级目标 在内容上与个人发展性素质的内部要素和具体要求上是近 乎吻合的,发展的层级目标牵动发展性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发展性素质的最终目标即为自我目标的实现,而这一目标恰 恰是自我发展层级目标的最终指向。所以说,大学生发展的 层级目标树立与发展性素质培养,最终都是促进大学生的自 我目标实现。

三、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发展性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实施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 学生自我成长的轨迹作比较性分析,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 生,从学生发展的潜在素质出发,依托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 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具体地讲,评价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 准的结论,而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 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树立信心、获得进步。二是把握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标准是价值判断的逻辑起点和水平尺度, 评价标准从纵向可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差异标准, 从横向可分为社会参照标准和个体参照标准。那么与这些评 价标准相对应的就是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以及充分地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评价。

三是坚持评价方式的客观性。发展性素质评价非单一主观性 评价,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学生甚至社会的多方参与,形 式上可由组织评价、个人评价、学生互评、跟踪评价、对比 评价等方式组成,可以运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定性与 定量结合评价等手段,特别是在显性素质中的知识、技能、 行为等易于量化的情况下多以定量评价为主,而在价值观、 道德品质、发展动机等难于量化的方面运用定性评价更为适 合。

(二)注重发展性素质评价的体系构建 首先,要结合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的目的和要求,认 真分析和凝炼发展性素质模型的基本内涵,探讨学生发展状 态与自身的思想、行为、素质、能力等素质评价的耦合性, 分析素质模型对学生发展趋势的研判效果。其次,对学生发 展性素质评价中各类数据进行系统量化,包括可以按照素质 模型组织起来的结构化数据,以及结构化数据之外与学生发 展性素质评价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第三要搭建科学的发展 性素质评价信息采集平台,进行评价数据挖掘和分析。高校 在适当情况下可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及任务,设计开发学生发展性素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学生在学业生涯进程中的 所有数据信息,包括第一课堂学业信息及第二课堂活动信息, 也可以包括心理发展素质信息、社会实践及社会工作信息, 等等。在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过程中,要进行全数据采集规 则的制定及全数据整理,要进行数据筛选、转换及储存,要 进行数据挖掘和结果呈现,包括建立数据评价比对样本,结 果的具象化呈现,最后要进行评价结果与素质模型的拟合度 分析,给定素质评价报告和发展建议。

(三)促进发展性素质评价的效用发挥 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和自我目标实现,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教 育、自我修正和自我提高,促进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本我” 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及“超我”;
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 教育质量观、评价观和发展观,更主要的是树立学生观,进 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
要引导家庭和社会 逐步形成科学的成长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 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使家庭、社会和学校在育人上形 成合力,从而共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因此,要紧密围绕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准确把握大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的核心要素,真正把评价过 程和结果作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的助推力量, 切实实现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3(02). [3]McClelland,D.C.,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Event Interviews[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09). [4]Boyatzis,A.R.,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Performance[M].New York:Wiley,1982. [5]Spencer L.M. & S.M. Spencer,Competence at Work [M].New York: JohnWiley and Sons,199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