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清明 >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

来源:清明 时间:2019-10-05 07:53:37 点击: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 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界就此 展开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可 以作如下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亟待解决的问 题 有学者认为,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承担着回应 时代要求、满足时代期望的艰巨任务。改革开放催生了大众 思想的活跃性、文化价值的多元化,根基于社会存在的大众 思想意识在当前呈现出与利益关系更加紧密的关联性。思想 文化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和异质化结构生成,只有通过有 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解决当今大众的思想困惑、信 念薄弱、信仰缺失等社会问题。国际形势的严峻性也要求加 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西化、 分化的政治图谋仍在继续,伴随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上思 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也日益复杂,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是长期 的。”[1]信息时代必须在国际互联网中取得意识形态斗争 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承担的崭新任务。因此,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实现其思想引领性,必须及时调整路 径、更新方法。

就内容而言,学界的共识是,大众化首先是自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经典理论以来的全部理论发展成果的大众化;
就我 国目前现实需求而言,大众化的重点应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化,具体包 括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就对象而言,多数学者认为 “大众”是指人民群众,而不是指特定的群体。“大众”是 以“多质化”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大众化的推进,只有在 与大众现实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对接中才能有效实现。[2]也 有学者认为,基于大众化对象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大众化工 作的开展应该着眼于认知目标,但不应止步于此。大众化的 目标是以大众认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 仰等方面。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广大人民 群众的“三观”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理论思想的表达方式上 尽量靠近大众的精神文化活动特点和走向。

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我国 已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明确了以什么内容“化大众”,大 众的具体所指是谁,部分地解决了以什么途径“化大众”等 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并不乐观,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的现实效果与其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许多关 键性问题亟待解决,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如何找准符合 大众的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实现应该如何判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明确了实现标准,当前的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工作才能找到恰当的方式和路径。

二、以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 历史和现实逻辑 从理论逻辑看,“制度”与“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是从制度自觉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意识形态 或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种制度产 生及规范制定和实行的合理性依据。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 往往以理论和“主义”的自觉形态为某种制度存在的合法性 作出解释、说明、维护以及超越性批判。从自觉的意义上讲, 关于制度的意识形态本质是关于制度的思想设计,而制度是 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因而,意识形态和制度之间就建立起 了内在的逻辑关系,某种制度的确立往往都是建立在一定观 念上层建筑基础上的,而“主义”的价值集中体现和反映了 这种制度存在的全部合法性与合理性。

以无产阶级解放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思 想理论体系,共产主义是其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资本主义 条件下,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任务,武装无产阶级的 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建立社 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马克 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 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和制度化。所以,坚持马克思 主义就一定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制度,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制度,就必然信仰马克思主义,这就形成了道路、主义和制 度三位一体、相互支持的融贯性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顺序是大众 必经“主义”的教育和启发,形成阶级意识,通过“主义” 和理论的宣传使大众产生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是什么”“为什么”的认知和认同,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社 会主义制度。制度未建立,理论图景的构建和信服就成为革 命的先导和关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 主义的理论构想具象化了,“主义”有了其实践形态,“主 义”与“制度”实质上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 的关系,“主义”是制度合法性的支撑,制度是“主义”的 现实化,人们不再过多关注“主义”怎么说,而是关注“主 义”能够实现什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利益。这说明,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应当从制度和利 益层面来思考如何推进,应当从制度建立前的重“主义”普 及转向制度建立后的重制度优越性的教育,通过建立社会主 义的制度自信来实现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我们开展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工作,不是要把大众都培养成马克思主 义专家,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大众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为我们确立从制度视域推进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支点。

从历史逻辑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是大众信仰 马克思主义最坚实的实践基础,为我们从制度自觉视域推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本的历史经验。从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史看,早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 成就,曾为增强社会主义公信力作出了历史贡献,马克思列 宁主义日益深入人心。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在自身不断完善 方面缺乏自觉认识,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逐步僵化,弊端不断暴露产生大量社会矛盾,人民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随即在苏联高校被取消,苏联共产党在困难 面前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自信,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有60多年的历史,回顾历史我们 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得越好,社会公平正义, 人们利益得到相对合理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就越 顺利,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就越高;
反之,社会公平正义出 现问题,腐败现象严重,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推进马克思主 义大众化就困难重重。

从现实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 的冲击与挑战。当前,我国社会处于体制转轨与结构转型期, 必然带来文化领域的多元复杂态势。多元思想造成的混乱与 危害实质是西化和资本主义化的危害,是资本主义制度对社 会主义制度合法性的威胁。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 蕴的“理论”与“制度”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理论为制度 的合法性提供逻辑支持和价值定位,制度则为理论的生命力 提供物质承载和实践确证,二者统一于“道路”这一实现途 径。没有制度对“主义”的承载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只能 是空中楼阁,最终难逃乌托邦的尴尬境地。可见,新形势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实现大众的理论认同,就必须将制度 问题纳入公众视野。解决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 同问题,可以从培育制度自觉入手,通过“制度”的自我完 善来保证和促进“主义”的自我确证。制度相对于“主义”而言,是个动态化的过程存在,因为“主义”是普遍性和一 般性,必然以相对稳定为其存在状态;
相对稳定存在的“主 义”,其实现和确证不可能自然而然、一蹴而就,必须经由 “制度”的不断调整、改革、发展和完善,才能逐渐完成。

因此,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追求就必须重视社会 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着力于彰显制度优越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拿出对症的实招成为制约效果 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大众化,在于增强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和制度的自信和自豪感,在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共享其发展成果。

培育制度自觉是建立大众理论认同的重要途径。所谓制 度自觉,国家层面就是“对制度建设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制度发展和完善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建立和完善制度历史 责任的主动担当”[3];
大众层面就是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动感知、理解、认同并形成对制度发 展完善的积极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理论形态、制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对象被 人民大众自觉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也就是人民群众的理论自 觉与制度自觉的过程。相比于理论自觉,人民群众的制度自 觉更容易形成,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是“灵魂”与“骨架”的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制度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联点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自觉的教育与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在加强和真正赢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话语权 上下工夫。社会主义是克服资本主义根本弊端而超越于资本 主义制度的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把共产主义作 为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具有比资本主义更 高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客观上显示 了其制度上的比较优势。以中国为例,社会主义中国用60多 年走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程,缩短了同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美国前财政部 长劳伦斯·萨默斯做过估算:“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 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在它的生命周期里翻了一倍的话,那么在 中国当今这场现代化大潮中,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 的生命周期内可翻7倍。”[4]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大 多数中国人过上了有尊严、体面的生活,中国的发展模式日 益受到世界的瞩目和赞誉。事实胜于雄辩,无论我们从自身 历史的发展和成长看,还是在世界的全屏下以比较的方法来 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客观地呈现出来,我们完全 可以理直气壮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 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我们的话语权,给人们 带来的切实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了自信与 自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大众化成效显著。但在当下,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淡化了,而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宣传及对社会主义的攻势却有增无减。当一种“主义”指导下的 制度缺乏制度自觉时,指导这种制度的“主义”要大众化必 然遭遇瓶颈。这说明,人们对某个事物的自觉和认同需要两 个支撑点:一是理性认识的深化,二是利益需要的被满足。

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的实现也是如此,一方面要通过把握制度 的真理性而获得“应该坚持”的觉悟性;
另一方面要通过把 握制度的价值性而获得“愿意坚持”的自律性。因此,在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要培育大众的制度自觉,必须着眼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落实问题,紧紧围绕 社会主义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幸福、促进人民利益实现等 方面加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的教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 是指发自人们内心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反思和体 认,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和地位的认同和维护及对产生 这种制度的“主义”连带认同,并从而生发出一种责任意识, 外化为积极的行为。这从本质上说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制度自觉。“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弄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需要,有利于解释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 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5] 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说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优越 性,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需要一 个自觉的建设过程,社会主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实现和 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依靠人民群众的 责任意识、责任承担和责任发挥。在苏联解体后,一位苏联 社会主义学者指出,苏联之所以倒台,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 以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天上掉馅饼,每个人都不愿意努力, 而都想享受。这一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因此,社会主义制度 自觉更为本质的蕴涵在于人民群众对于制度的担当责任和 对主义的自觉意识。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今天,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 增强政治定力和制度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价值高度认同、制度优势高度认可、制度 发展充满信心。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坚定信念。”[6]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 忠诚热爱,是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一 球两制”的格局,资本主义势力异常强大,中国人格外需要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定力,勇敢地做我们自己,不自傲、 不自卑,要自信。只有自我肯定,才能获得发展的自信;
只 有自我肯定,一切外在的遏制和否定才不会获得实现的条件。

也只有在自信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越来越得到彰 显。

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着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制度体 系,主要分为根本、基本和具体三个层面,其中具体制度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是整个制度体系之真理性 的直接体现。由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基础薄弱和发展历程 不长,目前我国在各项具体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如“滞 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呈现出问题的多元性”“与制 度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等不良状况与问题。[7]为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建设工作之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还在相关讲话中强调,全面 深化改革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坚定制 度自信的同时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这也是马克思 主义大众化工作在未来的重要关注点。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