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浅谈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生成与预设

【浅谈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生成与预设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0-28 07:59:37 点击:

浅谈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浅谈数学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 盾统一体。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 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很多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因此就需 要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 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然而部分教师却认为只沿着预设 的轨迹进行生成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和强制性,我认 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同样是片面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在思维活 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是师 生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凡事 预则立,不予则废。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 为一体,这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 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那么,怎样看待“预设”和“生成”呢? 本文开篇提出“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也就是 “预设”离不开“生成”,否则就会变成教条;
“生成”也 离不开“预设”,否则就会杂乱无章。因此,教师首先要课 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让学 生体验、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我认为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精心“预设”是“生成”保证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 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 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数 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 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 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 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 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 的新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 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那么,如何精心预设,才能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
1、情景探究 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 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预设”与“生成”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 成”的有机融合。因此,仅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少数学生 的参与,何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呢?又何谈美丽的“生 成”呢?因此,教师除了在“预设”时就充分考虑学生现状, 从而设计适合学生的思路情境,如:根据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思路。

2、学情预测 商业动作讲究“市场预测”,工程运行要搞“工程预算”, 那我们教师就应该“预测学情”。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提前 预测学情,这将增大教师授课的针对性。教师应从学生的生 理、心理和认知水平诸多方面来综合评估,做到客观、准确、 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学过 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 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 间,确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3、换位思考 教师设计教案时,不通从教师的高度来看问题,应把自 己当作一个学生,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想学生之 所想,疑学生之所疑,突出重点,简化头绪,为学生创设一 种自由的发展空间。教师可在“尊重”与“呵护”上做文章, 教师应把全部精力用在关注学生上,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用心倾听他们的或长或短、或流畅或生涩的发 言;
用细腻的心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发掘其实的闪光点教 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 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 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师要给予辩证地评价和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 成见。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4立体疏导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 进行多角度考虑,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如讲 约数和倍数时除了预设应该解决的问题外,又让学生又让学 生大胆猜想,并在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 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突 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实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考 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备课堂有关的一切主 客观因素,更要对课堂作好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 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捕捉教学契机是“生成”的途径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 全部范围。”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师生和谐互动的过程, 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爱 好,思维方式各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不可避免的“生成”许 多新想法,新问题,然而这里面往往有许多“生成”的契机, 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 和空间,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 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突破口”,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 成;
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 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为教学“生 成”创设条件。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 智,力求灵活、迅速、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各种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的面对学生,才能胸 有成竹的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学生的思 维具有多样化有时会突然袭击,教师事先没有一点准备,学 生给你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如果按预设讲解,肯定会扼杀这 个“生成”,而我因势利导,理智的纳入临场设计之中,促 进精彩“生成”。

三、“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 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 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 只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预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实 施的前提和保证。“预设”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任务的目标、 计划有一个清晰、理性的安排,它是一个深入细致的工作, 包括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教 法,学法的研究,对课堂走向的分析,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估 计,或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变数的预见与解决策略等。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可变性概括,它既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动态反应,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可预见性,生成是教 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结果。“生成” 的动态过程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完全按 “预设”来发展,尤其师生都充分发挥,临时性的火花远比 “预设”的生动,丰富的多,因此,课堂教学要富有活力和 多样性,必须有“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必须是 精彩的课堂有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促成精彩的 “生成”,而又在“生成”时随机“预设”,从而使“预设” 与“生成”不断的交融,使“预设”和“生成”如凤凰涅磐 般不断重生。这样“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因此,教师要搞好科学“预设”,“精心预设”是课程 实施的一个起点,我们要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应用自己的 教育智慧,善于发现促成美丽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只有这 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 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 充满挑战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科学 “预设”教学活动,才能“生成”丰硕的教学成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