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_文化融合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_文化融合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0-08 07:51:55 点击: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研究 中西方艺术文化在存在差异的同时,其实也具有相通之 处,尤其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因为音乐艺术是相通的。从德 彪西的音乐作品中,能够发现中西方钢琴艺术从美学的原则、 钢琴的旋律、弹奏的调式与调性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 通共融之处。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中西音乐文化具有民族差异。西方音乐体现的是立体思 维,而中国音乐体现的线性思维。西方人思维富于科学,中 国人思维富于艺术,因此,在演奏钢琴作品时,需要重视中 西方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合,重视中国音乐的线性艺术,与西 方音乐的交织演奏,进而升华中西方音乐文化。中国钢琴音 乐艺术的发展,需要借鉴西方钢琴艺术中的优秀部分来弥补 中国钢琴艺术的空白,促进中国钢琴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基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论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 合 1. 文化审美具有共通性 2. 调式结构存在相似性 德彪西作品中,《塔》主要是模仿加麦兰音乐作品的曲 子。这首曲子是德彪西完全使用“五声音阶”创作的作品, 其主题旋律中多使用五声音阶创作。在部分小节旋律中,德 彪西使用二度和声,这与中国钢琴曲之间是存在共性的,如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晓风之舞》就使用了二度和声。除此之外,德彪西还运用了四度和声与五度和声。如在《塔》的最 后小节中,德彪西使用五个音来控制和声效果,这五个音就 是中国钢琴中的五声综合化和声。还有在《棕发少女》中, 德彪西也使用了许多五声音阶。

3. 旋律与节奏 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存 在着相通之处。中国民族音乐受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使得民族音乐或温柔敦厚,或清微淡远。儒家思想在钢琴音 乐中的运用,主要表现是五声音阶,其使用的是传统的古琴, 受音色与内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钢琴音乐多为抒情典雅之 风格。钢琴是乐器之王,其演奏风格通常是气势恢宏的,但 在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中,则展现出了钢琴柔情与婉约 的一面。在演奏中间声区时,其和弦的声音与钟铃类似,如 同火花一般,能够使演奏者感受到钢琴不同的声响。同时, 通过旋律的走向与节奏的变化,营造出梦幻的意境。在弹奏 的过程中,虽然有着小的跳跃,但是跳跃的控制恰到好处, 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与使用古琴拨弦的余音极为相似。

德彪西钟爱自然,其一生不曾信奉宗教,也不相信英雄主义。

德彪西的作品多与自然有关,主要关注自然抽象形态的色调 与层次变化。

4. 节奏的自由性 在20世纪,一些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破除古 典与浪漫主义对节奏的影响,并采取频繁变化音乐节拍和结构的方式来展现音乐风格,多为复合节奏。德彪西在其作品 中,就经常使用复合拍子以及双拍子(其钢琴作品多是自由 节奏),因此在弹奏其作品时,不可保持同一速度,要做到 快慢变化自如。德彪西运用创新手法使钢琴作品的局部发生 了改变,但仍保持了整体的统一性,显得形散而神不散。在 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可以通过想象获得钢琴艺术的享受, 就如同欣赏中国画一般。虽然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通过控 制水分的多少、运笔的速度等来营造千变万化的感觉,但也 是形散神不散。

三、结束语 从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出发,通过对美学的原则、调式结 构的相似性、旋律与节奏等方面的剖析不难看出,中西方钢 琴艺术存在差异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共性。与此同时,教 师也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促进钢琴艺术的 发展。因此,这需要文化传承者、钢琴表演者和教授者能够 有效借鉴西方钢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来发展中国钢琴艺术, 进而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冯毅.从德彪西的音乐论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 合[J].艺海,2011(05). [2]钟卓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看德彪西钢琴作品中 的“东方情调”[J].中国音乐,2013(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