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租赁合同 > 本科教学管理与【浅谈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与教学管理改革】

本科教学管理与【浅谈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与教学管理改革】

来源:租赁合同 时间:2019-10-11 07:56:02 点击:

浅谈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与教学管理改革

浅谈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与教学管理改革 学分制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实施 学分制对民办本科高校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自身特点,主动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实施切合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学校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 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 要:
民办本科高校;
学分制;
教学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改革如火如荼, 席卷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界,并以空前的速度推进。学分制正 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管理体制,"学分制是一种选课 为基础,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规定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课程 修习制度"。学分制的特点在于:"从教学思想上有利于因材 施教;
从管理制度上有利于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激励机 制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教学资源配置上有利 于教学管理资源的充分使用"。

一、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意义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 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适合民办高校生源现状,人才培养特 点,更有利于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与教 育模式的形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学分制比较符合人才全面发展的成长规律,防止边缘 化发展目前,由于社会认同问题,多数学生会优先选择公办本 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本科高校须深化教学 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作为使学生得 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学分制能够推动学校加 大经费投入,保障充足的教学条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尊重 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发展条件,促进学 生更快,更好地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消除社会上对民办本 科高校的偏见,防止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中的边缘化。

2、学分制比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推动特色化发 展 民办高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天赋与秉性,基础与智能,兴 趣与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学分制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独立性 的需求,能满足学生个体心理,生理,智能,社会特征和学 习目的,动机等不同的要求,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和目标,使其 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 通过开设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专业,采取自由选课制,分级、分 类、分流教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专业教育 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科学知识与科 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和个性发展,切实 贯彻特色化育人模式,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推 动民办本科高校走向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3、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民办本科高校师资相对不足,且老、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较少,素质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师资结构亟待优化。学分 制下,学生自由选择教师,而不是学年制下按照人才培养方 案执行的统筹分配制。教师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教学方 式方法与效果等都成为学生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就促 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课 堂效果和质量,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和塑造 一大批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年富力强、老年教师经验丰富, 老青结合,并通过聘请校企合作企业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 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与类型相似的兄弟院校签订协议,实现 教师资源共享,加强薄弱环节的力量。这样会逐渐改变两头 大、中间小的师资结构,形成比较合理的师资梯队,进一步增 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二、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灵活性不够。目前多数民办高校的学 籍管理制度还依赖于传统的学年制,有年级,班级,学习年 限的限制,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仍是以专业为单位, 每个专业有着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的课程按人才培 养方案上的课程开出,学生只能以被动学习为主,而能促使 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却极为缺乏,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 和自主学习受到限制。

2、选修课比例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多数民 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 其中任选课仅占10%。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受到极大限制,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受到局限,学生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学分制流于形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实施学分制条件要求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民办本科由于是私人投入,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使得民办本 科高校新增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教学硬件及软件设施欠缺, 学分制实施的师资,设备,图书资料,课余活动等条件不能 保证,校际之间的资享共享尚未全面展开。

4、教师专业的狭窄和学生需求多样性的矛盾。由于民 办本科高校教师培训机会远比公立本科高校少,且传统的专 业设置学科间交叉渗透少,教师长期在较窄的专业范围内授 课,很难开出多门课程,师资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因素也 制约着多种课程的开设,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三、构建具有民办特色的学分制的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 模式的具体对策 1、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民办本科高校的每一次大跨越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层思 想的大解放。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尊重人的个 性选择和个性发展;其次,认真学习领悟学分制的内涵,把握 学分制的基本要素,了解实施学分制的必备条件,保证有充 足的经费投入,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 质条件和人文环境。

2、构建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民办本科高校主要为地方性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也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学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结合,既注 重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也注重加强对学生 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鼓励他们根据个人需求、 就业需求、社会需求来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调动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而言,设计组合一种真正有 利于自己兴趣志向的个人课程。使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既能 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保证学科专业知 识结构的完整与系统,避免出现简单堆砌和罗列课程的现象。

遵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做好课程分析工作,科 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从实际 出发,确保选修课的比例在30%左右。另外,对各类课程进行 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 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 展创造条件。

3、建立和加强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籍管理体系。

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取得学习资 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课程考核,成绩记载及重修,休学与 复学,转专业与转学,退学与试读,主辅修制,奖励与处分, 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等方面制定出规章制度,并 实施管理。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籍管理增加了统计学分,选修 和免修,组织重修,提前毕业,延迟毕业等多项工作。为了使这些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必须制定出一 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学分制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

4、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做好基础 保证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基础上产生的,没有选课,学分制也 就无从谈起,因此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和精髓。鉴于 民办院校的师资数量有限,在各个专业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 那么学校可以通过拓展公共选修课资源来推动学分制的实 施。如: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学科专 业优势,按学生人数分配选修课定额;利用民办高校市场机 制的优势,通过招聘等形式建立教师资源库,根据需要,为我 所用;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网络课程来缓解资源 不足的压力;打破学校之间的界限,与其他高校建立学分互 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增加选修课程资源。

建立学校、社会间的学分互认机制。当前社会用人单位 对一些能力证书越来越重视,许多大学生也热衷于社会上的 各类考证。为此,学校应做好引导和规范,并且要做好学校, 学生与社会考试机构的协调和沟通,社会培训机构考试成绩 的认可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学校要做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 训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来扩充教学资源以扩大学生学习的选 择范围。

5、通过成立选课指导小组和制定学习计划套餐来弥补 导师制的不足。由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教学积累少,随着学分制的 实施,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顾问与督促作用,建 立必要的导师制,对学生的课程与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的培 养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等做出指导,针对民办高校师资相对 不足的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制定数套适 合不同学生群体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套餐),供学生 选课参考,可以较好地弥补导师制的不足。

6、加强学分制的师资建设,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双师型 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高校专职教师较少,存在一定比例的外聘教师, 因此,课程资源不足且不稳定。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学分 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相配套,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或进 修培养等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采取措施引进高 水平优秀教师;
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如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 实行优质优酬;
给予新开课提高课时酬金、对于超工作量部 分给予更高的补贴等等),以激励为主,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 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以建立一支适应学分制教学的师 资队伍。同时,发挥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吸引外校教师到学校 来开课,带来课程资源的共享,形成民办高等学校特色的专、 兼、外聘等多种性质的教师队伍。

7、建立适应学分制管理的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学分制, 必然会打破原来学年制下的整齐划一,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 工作量,所以如何改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也就成为完善学分制很重要的一环。加强学分制管理,完善学 分制管理机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排课:保证学生的选修和重修的有效,对于民办高校而 言,外聘老师相对较多,很难实现完全的自动排课, 应当采用 兼容式排课,实行系部排课、教务处整体协调的排课模式比 较行之有效。同时,在校级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 不同类型的课程安排时必须注意其先后逻辑关系,安排好专 职老师与外聘老师的时间关系,充分合理的使用有限的时间 与教室资源。首先,要单独指定全校性的任意选修课的开课 时间。以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机会选中他们所喜爱的课程。

其次,要实行模块组班,安排必修课中的选修课。进行模块组 班是有效解决必修中的选修问题的重要措施。模块组班要尽 可能地使不同课程的模块相互嵌套,相近专业应尽量分在同 一模块中。再次,指定合理的辅修课程时间。

选课:选课是学分制的灵魂,能否选好课是关系到学分 制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减少学生选课的随意性和混学分 的功利性,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学分制的特色,必须建立导师 制,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结合专业情况,让导师来帮助学 生充分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要求与专业培养目 标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 色,结合本人的特长和能力以及将来准备发展的方向,有针 对性地因人而宜地指导学生选课。另外,在学生选课前,应该 为学生提供详尽全面的课程设置、教师安排等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对选课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进行预选课后,要对预 选的结果进行处理,并作相应的调整,再让学生进行退改选,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处理,才可以生成最终的选 课结果。选课既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又要最大限度地 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还要尽可能使选课公平合理。

考核:作为教学质量的验收和把关环节,严格、公平、公 正的考核制度对于学分制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 要实行教考分离。二是对于不同类别的课程应该采取不同的 考核办法,考试和考查课应有所区别。给一次补考机会,补 考不合格要重修,并按照教育成本交纳重修费,这有利于从 经济因素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慎重选课,同时 也与民办高等学校运行市场机制办学相一致。

8、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 统 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从两方 面着手,一要投入经费,购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软件系统;二 要加强培训,培育优秀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干部队伍。在学分 制条件下,学生流动性大,选课、排课、考试、收费、学籍管 理等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这 些都要求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我校在2007年引进 了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和青果学生管理系统,在保障学分制的 实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 民办本科高校只有立足自身和实际社会, 充分认识学分制的内涵,认真切实地落实以上措施,才能最大限度 发挥学分制的优点,提高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教学质 量,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处理好学分制 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构建新型的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模 式, 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快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提 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晏群,汪涧江.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 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119-120. [2]李江.浅析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史 阵览·理论·2007(2):52-53. [3]张洪珍.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 [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7-8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