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合同 > 【试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于行政人格的塑造】 孔子的人格

【试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于行政人格的塑造】 孔子的人格

来源:转让合同 时间:2019-10-29 08:01:41 点击:

试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于行政人格的塑造

试论孔子的伦理思想之于行政人格的塑造 孔子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了恢复混乱的社会秩序, 孔子创建了以仁为核心,包括忠恕之道、孝、宽、惠等的伦 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对于为官者的人格塑造起了极其重 要的作用。本文从对行政人格塑造的角度凝练出“仁”、“忠 恕”两个范畴,“仁”的思想有利于官员抵御社会上种种“不 仁”的现象,从“忠恕之道”中官员可以学习到责任以及公 平原则。

摘 要:
仁、省身、忠恕、责任、公平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社 会无序,伦理纲常严重错位,子弑父,臣弑君的事层出不穷, 重利轻义者更是比比皆是,诸侯国之间为争霸称雄更是尔虞 我诈,弱肉强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正是最 好的写照。孔子面对这违反伦理道德的社会,大声疾呼:是 可忍,孰不可忍。为此,孔子创建了一整套内涵丰富的伦理 思想,希望能够恢复西周时期的伦理秩序,实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正名。孔子的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在天人关系、 人性、人生理想、人生问题中涵盖了人的宇宙观、理想人格、 人伦道理、教育等问题。本文从对行政人格塑造的角度凝练 出"仁、忠恕、这两个范畴,并且对这两个范畴的内涵予以 分析,阐释其对于当代行政人员人格塑造的意义。

仁之于人格塑造一、何谓之"仁"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君子追求的最高道德准 则和道德境界1。在《伦语》中"仁"作为道德准则的意思使 用频数高达105次。那么,何谓"仁",孔子在《论语》中作出 了解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可 知,要做到"仁"就需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2。这句话 按照字面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就应先考虑他 人的处境,如果想飞黄腾达,就要先帮助别人先发达起来。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两句话的含义远非字面的意思。

从实践角度来说,这个字面意思有些说不通。但凡一个人有 所能当然会先让自己站稳脚跟,反之,若然连让自己过的都 不好,又怎有闲暇去管他人好与否,更遑论帮助他人。当然, 也存在事事先考虑他人的人,这样的人更是我们所乐见的。

但显然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要做到更是难上加难。可是孔 子认为"仁"其实没有很高的要求,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 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的回答是"何事于仁, 比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博施济众已经超出"仁"而达到 圣境,因此,"仁"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说,"仁"的正解应该 是,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能成功并为此义无反顾,坚持不懈, 但自己走好一步,小有成就后也应为他人考虑,帮别人有所 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达显通,自己通过努力发达后也要 推己及人,帮助别人走向达。

二、以"仁"御"不仁"孔子说:"为仁由己、吾欲仁,斯仁至矣!"说明要 达到仁需要发挥为政者的主观能动性。"仁"是一个至高的道 德修养境界,非经一番苦练则不能至。达"仁"至少需经四个 步骤。首先,"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 就是说要有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但是也要分清是 非黑白。其次,要"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要达到"仁"需要 时时保持警惕心,能够自觉地抵制社会上不良的东西对人的 影响。这是达"仁"的关键一步。如今,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 界,"不仁"之事充斥着我们周遭。因而,更显现出"仁"对于 行政人员抵御"不仁"的重要意义。当代的行政人员中有不少 把持不住,被"不仁"的烟雾所陷,本该是廉洁奉公,为民请 命,却中饱私囊,利用手中的权拿了他人的钱财,最后的结 局可想可知。更有不少离退休者,前半生兢兢业业,本该夕 阳无限好,怎奈提早近黄昏。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避开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呢? 曾子的"省"身说是制胜不仁的法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 句话说出了省身的三个内容,即忠、信、习。忠在中国人的 心中历来很有分量,为国尽忠者流芳百世,叛国逆贼则是遗 臭千古。在封建时代,有为求"仁"不惜舍生忘死者,表现了 士大夫深沉而崇高的行政人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名言警句无 不鼓舞着无数的有骨气、有气节的仁人志士,乃至今日,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就 是对忠最好的阐释。在当代,爱国爱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 喻。作为一个官员,乃至每一个普通公民,爱国爱党总是被 放在考察的第一位置。对国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是每个行政人 员所必备的素质。信可以说是在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行为 规范,人无信则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信是 人立足于社会,与人相处的筹码,没有了信,就犹如车子缺 少了关键部位不能行走,人便也无法掌握人生3。

再者,达"仁"要求主体的实践,要身体力行地去行 仁,在行仁的过程中使仁达到内心。孔子强调凡事要躬行, 认为只说不做,言行不一的人,只是道德虚伪的假君子。因 此,要达到"仁"不能仅停留于口头上,正所谓"纸上得来终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亲身实践,方能体验行仁之 乐。这也省的最后一个标准"习"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行政 人员不能夸夸其谈,光说不练,甚至于只会说不会做,不懂 得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当 代,为官者要继续学习,将所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思 想运用到实际的建设中。为官者更应经常自省,在省身的过 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最后,达"仁"还需要知礼、守礼。克己复礼,礼就是规范。

制度的意思。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是处于中心和指导的 地位,而礼则从属于仁,是为实现仁服务的。孔子提倡行政人格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并对其规范约束。俗话 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身处于纷繁的社会上,总是需要一些 制度、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家将不家,国将不国。

尤其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行政人员处世更需要"约之以 礼"。

忠恕之道之于人格塑造 一、忠恕之道塑造责任感 责任是构建行政伦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良好的公共行 政行为的核心要素。责任感的树立,是一个行政人员胜任与 否的关键。有了强大的责任感使命的驱动,会使得行政人员 不会偏离正确的行政轨道。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的忠恕之 道就对责任进行了阐释。所谓忠恕,可以理解成是待人的原 则和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制约。责任有主客观之分。客观责任 是指责任和义务,主要表现为官对民负责,下属对上级负责, 对法律法规的负责等。主观责任则是指行政人员在长期的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忠、信、惠等道德修养。4在孔子的伦理思 想中认为为政者应具有恭、宽、信、敏、惠五德,这也应该 成为当代官员考核的标准之一。如果说行政人员没有恭敬之 心,上下无所畏,那么就会滋长骄奢淫逸,对百姓也就没有 宽厚之心可言。如果为官者言而无信,信口雌黄,百姓们又 怎能相信他呢?做事不机敏,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可言,百 姓又怎么将重担负之于其肩?为官者不为民做事,又何必要 浪费国家俸禄呢?倘若做不到这五德,那便称不上一个好官。因此,为官者只有真正率先树立典范,约束自己,才能履行 好责任,才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对百姓负责,为百姓谋 利。责任履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名誉和形象。因此, 为官者做到对国家、法律、制度和人民负责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官员,首要的职责便是为民谋利,为公共利益服务, 而不是为私利服务。在现代的社会中,存在部分官员,凭借 人民赋予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既没有履行法律所规 定的职责,也没有对上级的指示以及人民的期望负责,他们 完全脱离了行政的正确轨道,破坏了自己扮演的行政角色。

近年来,煤矿事故此起彼伏。许多官员在私人煤矿中参股, 谋取高额回报,并且在背后充当这些私人矿场主的"保护伞", 致使非法煤矿长期存在,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既给人民造成 身体上的伤害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国 家对官员只注重权利的授予而忽视了相应责任的追究,使得 部分官员责任意识日趋淡薄,也使得部分官员抱着侥幸心理 去做出违法的行为。因而,对于官员责任意识的树立在当代 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官员的责任感,形成内在的驱 动力,督促自我忠于职守,对国家、对上级、对人民负责人。

二.从忠恕之道中学习公平原则 忠恕之道蕴含两个行政人格塑造的伦理原则,即换位思 维和公平、平等的原则。忠恕之道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在他人身上。这体现一种换位 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人皆生而平等,都是具有人格尊严和利益诉求的主体,应该获得尊重。孔子以人为本的 思想也体现出一种平等。但是另一方面推己及人不免会使得 "我"带有优势感,认为自己的道德高于他人,便以己之感受 强求与他人,这样则与忠恕之道的初衷背道而驰。2003年至 2005年闹得纷纷扬扬的"反乙肝歧视案",就是对这两个原则 解析最好的例证。一方面,乙肝患者成为病毒携带者并非他 们自愿,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同样是受害者,他们的权 利长久以来受到了漠视,并且在遭受着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伤 害,如果因为这样而受到歧视对他们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

类似地,艾滋病患者也是不应受到歧视。因为没有人应该为 非自身造成的过错而受到惩罚。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运用到这个案例中,乙肝患 者不应受到歧视。你不希望别人歧视你,那么你也不应歧视 别人。5 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为官者首先要承认人具有共 同性,人有我亦有。应该持一颗公正的心,秉公执法,践行 公平的原则,不能因身份背景、疾病与否等因素而歧视任何 人,应该一视同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传统官僚体 制下,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结构。民与官作对 往往没有好下场,乃至今日,只要喊出"我爸是李刚"仍可作 为官家子弟的护身符,妄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其次要承认人 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这样才能尊重个体的差异,推己及人,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想,由此推知别人的心情,对别人的灾难不幸产生怜悯之心。以立己之心立人,以达己之心达人。

如果为官者从内在意识到这一点,会比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 法律法规的约束更有效。

当然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博大精深,不可能仅有仁和忠 恕之道这两个范畴对行政人格的塑造起作用。孔子的"孝、 言、和等伦理思想对于行政人格的塑造同样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孝悌可以培养官员尊老爱幼。敬爱他人,关心百姓的 品格;
思可以培养官员善于思考,以及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并 进行创新;
和可以塑造官员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品格等,只 是在本文中不一一作详细介绍。再者,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也 存在着不足之处,因而不可盲目照搬,正确的做法是扬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董建新、胡辉华著 行政伦理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 社 2009年版 李建华 公共伦理案例与分析 湖南大学出版 社 2008年版6 库柏著,张秀琴译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 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四版 杨清荣主编 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 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版 1 引自王世明著的《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第36页,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版 2引自王世明著的《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第37页,齐鲁 书社出版,2004年版 3引自王世明著的《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第252页,齐鲁 书社出版,2004年版 4引自李建华编的《公共伦理案例与分析》第230页,湖 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 5引自李建华编的《公共伦理案例与分析》第241页,湖 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