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就职 > 试论从身份到契约法学家梅因与马恩对社会运动规律的不同理解:梅因身份契约

试论从身份到契约法学家梅因与马恩对社会运动规律的不同理解:梅因身份契约

来源:就职 时间:2019-10-29 08:01:36 点击:

试论从身份到契约法学家梅因与马恩对社会运动规律的不同理解

试论从身份到契约法学家梅因与马恩对社会运动规律的不 同理解 “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都是一个‘从身 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的这句名言被认为是揭示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规律。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这一名言,它只是从表 面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并没有揭示出现象 背后的深层次规律。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关知识的理解。

摘 要:
身份;
契约 ;

社会运动规律 一、梅因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梗概 在距今一个半世纪的1861年,英国著名历史法学家亨利 ·梅因撰写了享誉后世的法学经典著作《古代法》。在这部 著作中,梅因以一种务实的精神对自然法进行了评价。他以 一种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法律的演变进程,从契 约发展过程中概括出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从身份到契约 的运动。正如达尔文伟大的进化论揭示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 发展衍生的过程一样,梅因的这个论断则阐述了西方法治文 明所经历的一个由原始社会以父权制、身份制为核心的习惯 法时期向以契约法为标志的法典化时期发展的漫长曲折的 过程,以及人类社会专制到民主,从荒蛮到文明的发展历程。

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论断的全句叙述为:“在‘人法’中所提到的一切形式的‘身份’都起源于古代属于‘家族’ 所有的权利和特权,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到现在仍旧带有这 种色彩。因此,如果我们依照最优秀著者的用法,把‘身份’ 这个名词用来仅仅表示这一些人格状态,并避免把这个适用 于作为合意的直接和间接结果的那种状态,则我们可以说, 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 约’的运动。[1]” 按照梅因的理解,这句话里所说的身 份社会是与自然经济状况下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相对应的, 身份都来自古代属于“家族”的权力与特权。身份的本质就 是讲究差别、亲疏、尊卑、贵贱,因而身份成了人与人之间 的分水岭,成了衡量人们地位高低、权力及权利大小的标准。

这种身份的划分使得人被分为三六九等,社会被分崩离析。

正如马克思所言,“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是精神 的动物王国—在实行单纯的封建制度的国家即实行等级制 度的国家里,人类简直是按抽屉来分类的。那里,伟大圣者 (即神圣的人类)的高贵的、彼此自由联系的肢体被割裂、隔 绝和强行拆散[2]。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也 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自然经济以家庭 为主要生产生活单位,生产生活中的决策权和指挥权都归由 家长行使,家庭的血缘亲情纽带维系着家长的权威,维系着 家长制。此外,自然经济主要是一种小农经济。人们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劳作、生息,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 代代相传,而维系这种传承的也是血缘联系。于是乎我们看到,在这种情形下的人们需要生活,必须依附于他们身后的 家族。在梅因生活的时代,正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这是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契约自由”,也就是需要商品交易的各方能自由支配其意 志,决定是否交易,与谁交易多少。这种“契约自由”要求 打破了家庭、血缘、地域、种族和民族的局限,也要求用法 律保证自由雇工,自由贸易,“平等”交换。这样,资本主 义取代封建主义并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这 种变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做了大量描述。

“资 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 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 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 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 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 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 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 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 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 盖着的剥削[3]。” 梅因感受到这种变化,“我们不难看出 来到底是什么样的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取代了源于 ‘家族’的关于权利义务的互惠形式。这种关系就是‘契约’ ……作为历史的一个界标,从‘人’的一切关系包括在‘家族’关系的社会状态开始,我们似乎就不断地,在新的社会 秩序里所有的关系都产生于个人的自由合意[4]。” 这种“向 一种新的社会秩序阶段移动”是什么呢?梅因在研究大量法 律史材料后指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都 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认为这是社会运动的规 律之一[5]。

二、从马恩视角对梅因论断的分析 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中的“身份”,马克思做过具体 描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自身 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马克思认为,“人的依 赖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人还生 活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之中,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使用价 值,是在个人对公社(个人构成公社的基础)的一定关系中把 个人再生产出来。“如果说,个人劳动的客观条件是作为属 于他所有的东西而成为前提,那么,在主观方面个人本身作 为某一公社的成员就成为前提,他以公社为媒介才发生对土 地的关系。他对劳动客观条件的关系,要以他作为成员的身 分为媒介[6]。”可见,在原始公社时期,血缘关系是联系 人们之间的纽带,个人的权力,社会地位等都是由血缘基础 上的身份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也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 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血缘身份被打破,原始社会以血缘 为纽带组成的氏族和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但这一解体过程是漫长的,一直到封建社会,仍然是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身 份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解体过程加速,基于血缘 关系的身份关系土崩瓦解,人类进入“后身份”时代。这种 变化过程,恩格斯用两种生产理论予以说明。恩格斯在《家 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系统的阐述 了两种生产理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 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 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 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 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 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 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 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 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7, 8]。” 血缘基础上的身 份社会解体的过程,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 关系变化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 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血缘身份社 会的解体和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梅因从 身份到契约的论断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 的重要现象,但是没有揭示出人类社会运动的深层次规律, 而是把表现这一规律的现象当作了规律,其理论有一定的局 限性。

三、马恩对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观点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个有机体,受自身运动规律 支配:“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 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 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 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 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 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 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 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 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 生变革[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 展变化的根本规律“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 力, 就生产力的外延来讲, 人类自身生产构成了生产力不可 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10]。” 但在原始社会公社时期,由 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单个的人只能结成团体才能和 大自然做斗争,才能生存,所以单个人必须依附团体。原始 社会的人们活动范围狭小,血缘家庭结合成的氏族和原始公 社是生产和消费单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在很 大程度上由血缘关系决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 然的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也就越出血缘关系的范围,随之整个社会面貌也就发生 变化,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变化更加显著。这种变化 是由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所 决定的。

总之,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论断从表面上概括了人 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历程, 但没有揭示出背后的深层次规 律,只有马恩把现象和规律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 发展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1] [英] 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 北 京:商务印书馆,1959, 97.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8. [3] 谭培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5. [4] [英]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M].器慧红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11. [5] [英]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7.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83, 484.[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31, [10] 孔明安. 两种生产理论的当代阐述-评人类自身 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研究[J]. 哲学动态,1998, 22, (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