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合同 > 问题教学模式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问题教学模式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来源:转让合同 时间:2019-10-13 07:53:47 点击: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谈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找到一种符合课程标准的有 效教学模式对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非常必要的。而在 众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思路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 教学模式有其特有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PBL教学模式的 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并以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处理》 这一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 (2015)09-0059-05 一、PBL教学模式 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历史中,俄国心理学研究者马秋 斯金认为,人们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可促使思维的形成, 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后可表现出创新意识;
他认为教学的本 质是师生借助问题情境,剖析问题后发现未知信息的学习活 动过程;
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认知需求, 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教师借助现有知识 模式的呈现,间接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

PBL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融合,借助真实的、复杂的情境呈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习融于问题中的知识,此模式突 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并提升其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和活动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一)PBL教学模式的组成 1.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可操控性,要选择与学 生的生活、兴趣相关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影响“问 题”的要素。

学生特性:高中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但 缺乏合作意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显 著差异,呈现出个性与多元并存的特点。因此,相关问题的 设计必须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通过问题的解决促 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

课堂实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取决于问题,因此, 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课堂实际,让学生可操作并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这样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另外,信息技术 课堂本身具有的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查找、处理、加工信息 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联性:一方面,“问题”本身应该来源于生活,关联 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表现出感性 大于理性,并处于逐渐过渡阶段,基于这种认知特点,“问 题”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关联学生的兴趣话题、生活实际, 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动性。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通常以小组交流、相互讨论等形式进行,在实 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专家 之间不同认知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从而推动学生的内部认 知的发展,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高中生具有独立意 识强、合作意识弱的特点,独立完成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困 难,学生可把自己的需求与他人进行共同探究,学生的合作 探究是在无法达到其目标的情况下发生的,体现出临时性的 特点。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任务进行分工,从不同方 面对问题进行了解。解决问题后解除合作关系,学生重新进 行独立的思考,防止部分学生对小组产生依赖。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是 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助手,学习资源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范 畴,由于硬件资源受地域或学校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制约 性,软件资源作为学生问题分析的信息来源则起主要作用, 因此,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资源 进行预估,进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需要说明的是, 学习资源的选取要保证能够被学生及时地发现和利用,这些 资源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识别问题的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头部分,识别问题 的资源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判定。此类资源可辅 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发生 的环境视角对问题重新审视,识别问题的资源既包括与问题 有关的视音频、图片、动画,也包括思维导图等学生的认知 工具。

解决问题的资源:这类资源的设计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 到桥梁作用,为学生的进步,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架,能 够避免学生走进误区,提高探究的效率。

交流问题的资源: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不仅是交换观点,共享方法,更是思维方式的冲突转变,这类资源要能够帮助 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资源共享,教师可利用学生熟悉的通讯 工具、微博、以及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等,围绕学生的问题 进行设计。

4.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学生的水平差异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弥补, 但个别学生的伪观点可能会误导合作的小组,在PBL模式学 习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学 习结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修正,保证教学 活动的正常运转。

总结性评价:从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角度看PBL教学模 式是否有效,要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是否解决 了学生的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对应用PBL模式 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教学整体目标信息和学生单 元差异信息。具体可通过教师、专家、或开发评价工具对情 境的设置、问题的设计、信息的集成、实施方案、学生作品 等内容对PBL模式进行评估。

(二)PBL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的原则笔者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堂的实践经验,将问题设计的 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新,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不局 限于课堂,课后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 的兴趣爱好,从而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而不 是教师凭空想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于教材的更新较慢, 信息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教材很难有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 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外的流行元素,用心设计问题,使问 题富有创新意义。

2.富有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科思想上看,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解决具体生活问题能力为目标,因此,学习活动不能脱离真 实的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生活化。生活化的问题环境有 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提取信息,以多媒体网络平台为依托 的真实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挑战性, 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转变,引发学生 的认知冲突。

3.不偏离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师要保证学生应该学会的知识、技能等教学目标在所 设计的问题中得以体现,要立足三维目标,反思如何将概念、 想法、原理与问题更好地融合;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这 些原理、概念的使用情况,学生能够收获多少,教学目标的 达成度做出预判;
要保证围绕目标和内容的资源是充足的、 高利用率的;
若涉及到学科的整合,必须明确学科之间的主 次关系;
问题设计的结构、情境要合理并为教学内容这个主 题来服务。

4.设计非良构问题 认知弹性理论的观点是,能将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 的相关领域皆可看做非良构的;
这类问题通常源于真实的生 活,必然有多种相悖的、彼此矛盾的想法或观点,也必然有 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方法的产生并不受某个典 型的策略制定过程的影响。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保证真实性 和复杂性,要有一定的深度,非良构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 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 过合作讨论,以层层分析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知 识水平得到提高。

5.体现开放、自主的特征问题的开放、自主特征与PBL模式倡导的探究与合作的 思想是相符的,自主特征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
而开放性特征要体现 问题答案的多元性,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生所 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多,越容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创新意识。

6.分层设计 祝智庭认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更加突出,教育者们要深刻思考“老问题—新问题疑难题— 发现问题”的模式如何在课堂中应用。虽然学生会因家庭、 学校等因素表现出层次水平的差异性,但不管什么层次水平 的学生都适用这一过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存在待激发的创 新精神,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的是分层并螺旋递进 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利用 概念到原理递进的结构关系,在设计问题时为不同层次的学 生提供“分层”的引导,达到以问引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 识。

三、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课例教学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身边的辐射。

(一)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堂离不开生活,更不能脱离飞速发展的信息 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各种电器的 辐射就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弊端之一。本节课以学生切身接 触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的辐射为主线,以一段手机辐射 的视频实例引入,将生活实际和表格数据的处理结合起来设 计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并能利用合适的工 具分析问题和利用技术便捷地解决问题的思想,发现问题背 后的价值观,呼吁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来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 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 格数据的处理》,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收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 是重要的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尤为重要,以往的数据 处理课上用到的数据基本上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完整的数 据,这样很难让学生体会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加工过程,所以采用让学生观察原始文档,提取数据,填入缺少部分数据的 表格中。

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是本课的重点,包括对数据进行 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基本操作及分析、挖掘数据 背后所反映的问题。通过解决由家电辐射引出的相关问题, 进而完成相关教学目标。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初步形成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拥有极强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和发现 新事物,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 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督促。

起始能力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经过初中的学 习储备了Excel的相关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了解Excel的基本知识;
知道怎样对已有 数据的加工和再分析;
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过程和方法:熟练使用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 数据分析技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发 现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信息加工习惯,认识到科技和人之 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加工数 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科学的数据分析思想,利用Excel对原始 数据加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

(六)教学方法 讲授、问题引导、讨论、探究。

(七)教学环境 极域电子教室、Excel。(八)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课堂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同学或你身边的人有在地铁或 电梯中打电话的经历? 学生:表现积极,讨论的氛围很热烈,很多人表示亲身 经历过。

教师:有报道称,在电梯和地铁中使用手机的辐射是平 时的6-15倍,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真的吗?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验证视频。

学生:惊叹在这两种环境下打电话的辐射真的很高。

教师:进一步思考,我们家里的家电辐射大吗?哪些家 电的辐射会大一些呢? 学生:微波炉、电脑、电磁炉、电视…… 教师:大家的猜测对不对?我们先观察一下Word文档中的家电辐射信息。

学生:文档中家电信息有文字、数据,而且无序。

教师:那我们想到用什么软件把这些数据清楚的呈现出 来呢? 学生:Excel软件。

2.初识回忆Excel 完成空缺数据,将“家电辐射.doc”中的相关电器辐射 值填加到辐射情况表中。(让学生体会原始数据的收集过 程) 将辐射情况工作表复制五份,分别命名为问题一、问题 二、问题三、问题四、问题五、问题六(引导学生回忆工作 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整体和局部 关系的思想)。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主或合作方式探究,对数 据进行分析 问题一:以人体能接受的辐射量0.2ut为标准,如何得 出各种家电的辐射量超正常值的倍数,如何快速查看倍数最 多的? 学生:思考,讨论,有的直接在观察查找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数学中的解题思想迁移 过来? 教师:走动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记录学生操作中 的问题。学生:部分学生完成,并演示操作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问题一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技 巧为公式法。

自动计算,快速查看计算结果。

问题二:辐射量最大的电器是什么? 学生:利用自动计算很快得到答案。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数学里最大值、最小值的计 算有什么函数? 学生:思考,部分同学开始领悟,找到函数的计算,分 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随时引导,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并做记录。

学生:演示结果。

教师:总结函数法。

单元格范围的选取;
注意函数及其对应参数的说明。

问题三:辐射量前十位的电器有哪些? 学生:可以排序挑选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处理,同时观察,记 录,引导学生总结,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方法。

学生:总结排序:选取数据区域;
设定关键字。

问题四:如辐射量在15ut以上辐射等级定义为5, 10-15ut等级为4,5-10ut等级为3,1-5ut等级为2,0.2-1ut 等级为1,0.2等级为0。

学生:可以直接在表格中查找并填写。教师:如果数据少,可以这样做,那处理大量数据的时 候呢?如果直接观察,利用软件解决问题的意义还有没有? 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要处理的是部分 数据,也就是说从所有数据中选出来目标数据,那和数据菜 单有关的还有什么操作? 学生:在数据菜单中找到筛选,并实践操作。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引导,记录,总结。筛选等 于删除吗?自定义筛选条件设定。

问题五:哪种类型的家电辐射的平均值更高一些? 学生:很难直接看出,筛选和排序无法做到。

教师:那我们看数据菜单中还有什么操作和数据有关。

学生:分类汇总。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组间对照点 评。

教师总结分类汇总:
使用该功能时,一定要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认识:分类字段;
汇总方式;
选定汇总项。

分层拓展内容:
问题六:以三口之家为例,假想一个场景,妈妈做饭, 爸爸看电视,你在上网,可能涉及到的电器的总辐射值。

4.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对和家电辐射相关问题的解决,大家学会了利用Excel软件处理原始数据的思想和方法,进而得到数据背后 的更具价值的信息。

延伸:家电辐射带来的危害有哪些,材料阅读,“家电 辐射.doc”,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和单纯的任务相比更 能吸引学生,并且问题的设计来自实际生活,学生触手可及, 也顺应新课改的理念。但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有 待改进。

(1)内容的设计要视学生知识水平情况而定,最好做 课前的评测。如不能进行前测,则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增减, 如时间不足,可将分类汇总作为思考作业,如时间充裕,可 进行分层拓展内容。

(2)在设计学生获取原始数据的环节,空缺不能设置 过多,达到让学生感受收集原始数据过程的目的即可,否则 会让学生有压力。

(3)表格中的数据不宜过多,过多同样会让学生产生 压力和困难感;
要及时强调保存数据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 让学生复制6份表并分别重命名,也是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4)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 摇,避免讲授过多,重点还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 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五、结束语 笔者只针对PBL教学模式的组成和问题设计原则进行阐 述,对模式的结构没有具体的呈现,因为模式的结构没有固 定的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至于PBL模式的结构今后 可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讨论。

PBL教学模式使学生由传统模式的学习向数字化学习模 式的转变,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问 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此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要将重心 放在问题的设计上,并在指导的同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然 而,要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精心做好每一步,也是困难重 重,势必会给教师的备课增加负担。因此,还需要教师在课 堂中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探索和完善此教学模式,共同改进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