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合作协议 > 科研的特征_农林高校科研状况及特征

科研的特征_农林高校科研状况及特征

来源:合作协议 时间:2019-11-10 08:08:14 点击:

农林高校科研状况及特征

农林高校科研状况及特征 农林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共 有农林高校 39 所,其中“985 工程”高校 2 所(中国农 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 6 所(中 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211 工程”高校 9 所(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 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地方所属高校30所。

长期以来,农林高校以“农”为特色,在农业科技创新、研 究破解“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遗憾的是, 一直以来社会对农林高校的认识普遍存在一些偏差,以为农 林高校就是专门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的认识不足甚至存有误解。因此,从全局把握和全 面了解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十分必要, 这也是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所在。一方面, 有利于各农林高校深入了解各自的现状、特色与优势,有利 于制定措施扶持学科发展,并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另 一方面,可以为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统 筹兼顾地调整学科建设,明确发展重点,提高自身的管理水 平。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 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 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
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 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 ―――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 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 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 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 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 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 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 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 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 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 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 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 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 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 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

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 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 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 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 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 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 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 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 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 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 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 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 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 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

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 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 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 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 “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 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 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 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 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 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 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 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 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 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 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 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 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 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 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 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 “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 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 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 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 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 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 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 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 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 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 “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 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 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 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 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 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 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 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部分农 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

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 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 别很大。再从已发表论文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 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 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 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 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 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 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 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 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 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 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 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 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 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 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 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 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 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 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 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 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 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 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 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 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 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 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 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 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 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 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 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 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 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 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 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 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 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 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 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 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 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 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 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 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 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 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 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 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 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 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 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 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 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 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 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 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 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 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 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 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 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 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 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 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 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 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 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 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 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 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 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 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 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 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
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 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 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是 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 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 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 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 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 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 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 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 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 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 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 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 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 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 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 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 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 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 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 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 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 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 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 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 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 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 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三)农林高校的特殊性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实际要求 农林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 着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培养创新性人才和推进国家农业科技 创新的重任,同时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所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发展有特定的目标,有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现状和特点。而从 既有的成果看,建立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是必要的,且服从、 服务于高校科研管理目标。但从学术评价历史看,不同阶段 的评价体系有所不同,不同主体制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 系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主体内部,对不同学科的成果评价 亦有所不同。所以,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不能套用或照搬一般的社会科学评价方案,只能根据农林高校人文 社会科学的现状和特点,构建符合自身特点且能够促进人文 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然而,从笔者调研的实际情 况看,目前农林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或参照对自然科 学评价的做法,或者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已无法满足人文 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农林高 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水平已经较高,这种情形将迫使学术评价 体系的尽快建立与完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