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季度总结 > 门之乾坤 乾坤门

门之乾坤 乾坤门

来源:季度总结 时间:2019-10-30 07:50:55 点击:

门之乾坤

门之乾坤 门从出现开始就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 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忠实记录。门以其形态、构造、 装饰三个方面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宗法制度、道德伦理、文化 传承和社会变迁,并形成独特的民俗民风,是中国古建筑装 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摘 要:
门;

传统建筑;

古建装饰;

门文化 门之乾坤 马莎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 山西太原 030010 摘要:门从出现开始就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所 蕴含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忠实记录。门以其形态、 构造、装饰三个方面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宗法制度、道德伦理、 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并形成独特的民俗民风,是中国古建 筑装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易经》有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 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其意是指关闭门户叫做坤,打 开门户叫做乾;
一开一闭叫做变化,有往有来而不穷尽叫做 贯通。

门是建筑的入口,也是建筑的名片,朱门金钉是皇家的 处所,黑门窄户是百姓的天地。门一开始只具备实用的功能, 形成建筑的出入口,正如吴裕成在《中国门文化》表述的一 样:“构巢筑屋是门意识的真正的开始,为解决栖身问题,先民们要做的事情是人为地造成一相对隔绝的空间,在封闭 这个空间时,须设想留出缺口,以备出人。”如此一来,建 筑的洞口形成了最初的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洞口已经 不再仅仅是供人出入的位置,而凝聚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朱 门、寒门诉说着财富差距,城门、巷门表达了空间处所,宫 门、佛门体现了建筑性质,院门、寝门形成了院落格局…… 至此,“‘门’是建筑物的外表,或者说代表性的‘形势’” (李允鉌《华夏意匠》),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情怀。门的形 式,门的构造,门的装饰,无一不体现着门在社会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

一、 门的形式与地位 门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变换形式以适应新的建筑、新的 结构。刘致平在《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一书中曾经指出: “门的应用之多是中国建筑的绝大特点。” 从门的材料来看,天然树枝、石块可以做门,木材、石 块加工后亦可为门,更不用说新型材料在建筑中使用后形成 的玻璃门、金属门、塑料门等;
古人在使用建筑材料时,偏 爱木质。因此,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所选择的材料几 乎都离不开木材,一般分为屋宇式大门、墙门、街门大约3、 4种。

中国自古代以来常用衡门, “衡门,横一木于门上, 贫者之居也。”也称光棍大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 在大门的位置竖立两根柱子,柱子上架根横梁,其基本样式如同汉字“开”,这就构成了中国最简单最原始的大门。这 种门的形式后来传到日本,也就形成了今天日本仍然保留的 乌居,就连日本的神社大门,也采用衡门的式样。

二、 门的构造与内涵 门的材料、形式、所处地域不同,门的构造也各不相同。

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窗都是安装在槛框中的。槛框是古建筑 门窗外框的总称,其形式与作用与今天木制门窗的口框类似。

在古建筑装修中,处于水平位置的构件称为槛,处于垂直位 置的称为框。以板门来看,分为实榻门、攒边门(又称棋盘 门)、撒带门、屏门等。

在这些门中型制最高,用料最考究,体量最大,防卫性 最强的大门当属实榻门。专门用于宫殿、坛庙、府邸及城垣 建筑。“门板厚度可达五寸以上,薄的也要三寸上下,门扇 宽度根据门口尺寸定,一般都在五尺以上。” 实榻门是用若干块厚木板拼攒起来的,板与板的穿带方 式有两种,一种为穿明带做法,即在板门的一侧可以看到一 排排横直突出的木带;
另一种做法(见图2)是在门板的小 面(板与板拼接的面)居中打眼,从两面插入抄手带(横直 的木带),板门的正反两侧都保持光平的镜面,而门板和穿 带之间就需要钉子来固定,由此而产生了门钉。木带起加固 门板的作用,而门钉起固定门板和穿带的作用。(图片来 源: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宫殿、坛庙的大 门一般都置九路门钉,这就需要对应门钉的位置穿九道木带。不同门的构造可以看到主人身份地位的差异,同时不同 的构造也形成了多样的装饰文化。

三、 门的装饰与文化 “传统的礼乐文化是一种装饰性的文化,传统的礼本 身具有装饰性,它是社会行为的装饰,社会文化的装饰。” (李砚祖《装饰之道》)从门出现不久,人们便开始对门施 以装饰。王建华在《三晋古建筑》中有这样的探索:“为了 开关门方便,先民们随手用藤条或其他什么固定在门上,简 单实用。后来,信奉鬼神的先民认为用驱赶鬼怪的信物挂于 门上能阻止妖魔,保宅护命。”随手挂在门上的一根藤条既 是便于开启的把手又是门上的一道装饰。随着门的发展,装 饰也无处不在。

门钉 如上文所述,门钉是固定门板和穿带的构件。

《清式营造则例》中对门钉的数目也有等级限制,如恭王府 为七行七列、世子府为五行五列,门钉数按等级高低依次减 少。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 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

摸门钉成为了过年的一项民俗活动。摸一摸,有病者去病, 无子者得子,大有一番神秘蕴含其中。

铺手 铺手的形象来源于龙之九子其一的椒图。晋朝 张华《博物志》中所引:“椒图形似螺蛳,性好闭,故立于 门上。” 铺手无论是铁制还是铜制,必须是七品以上的官 员才能使用,因此主要用于宫殿、官府、寺庙等地。而百姓门上所使用的形态似乐器钹,故称为门钹。常有六角形、八 角形等,也有一些取平平安安之意做成花瓶状。

门环 铺手口中所含之物即为门环。明史记载,亲王 府正门为丹漆金涂门环,郡王府为绿油铜环,一二品为绿油 锡环,三至五品为黑色锡环,六至九品为黑油铁环。而无品 的百姓是不能使用“铺手衔环”的。因此百姓的门环多了一 些民俗风味在内。比如“葵花门环”采用比拟的手法,表示 人生对幸福的祈念,象征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财源旺 盛”;
再如“方形门环”表达着有“方”就有“圆”,无“方” 不成“圆”的说法,表示人生对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的教化。

门簪 这种大门上方的出头,少则两枚,通常四枚, 或多至数枚,似旧时女子头上的头簪,故得此名。许多民居 大门上门簪的设置,只为美观,并无结构功用。门簪有方形、 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样式。图案以四季花卉为 多见,四枚分别施以梅兰竹菊,也常见“吉祥如意”、“福 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字样。只两枚门簪时,则 “吉 祥”等字样为多。

门色 门色有非常严格的等级限制。明初年代,对于 大门的漆色做过如下规定:公侯门用金漆,一品二品官员用 绿油,三至五品用黑油,六至九品及以下使用黑门。南北朝 时王公贵臣的门户是彩绘的门,或绘花草,或绘龙凤。一般 老百姓是白板门。唐代王维有《田家》诗曰:“雀乳青苔井, 鸡鸣白板扉”。门不施漆,呈原木色,虽然逊色寒酸,却也是农家简朴生活的写照。

四、 门的寓意与衍伸 中国古建筑的门文化早已融入百姓的生活中。门的形态, 门的构造,门的装饰无一不体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 至由门而衍伸出来的词也彰显着门文化的重要性。

门第 古语中“第”是指大宅子,如宅第、府第、进士 第等,而门又是按照主人的身份地位所建造的,如此一来门 成为主人与外界沟通的第一张名片,因此,观门可知其家, “门”、“第”联合起来也就代指主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权 势了。

门户 中国古代,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门 户”一词也由此而来,后来引申为派别、宗派、人家等。“门 当户对”由此衍伸而来。“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 鼓,有的抱鼓石坐落于门础上;
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 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户对”, 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形状有圆形与方形 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户对”大小与官品大小 成正比。“户对”一到五品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可以为四 个,以下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典型的 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 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 故名“户对”。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因此, “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为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而由门衍伸来的各种民俗更是耐人寻味。挂春联,贴倒 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祈求;
旧时女子结婚称“出 门”,拜访父母称“回门”,常住女方家又称“倒插门”, 官员们权势熏天宾客众多时称“门庭若市”,休官失势宾客 稀少时又称“门可罗雀”,再如正月十五门外张灯,清明时 节门前插柳,五月端阳艾枝悬门,茱萸酒洒重阳门,关门闭 户冬至日等更是耳熟能详的“门俗”。虽仅是一栋建筑的出 入口,但小小门中却大有乾坤,这是家庭的代表,是家族的 象征,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宗法制度、道德伦理,更记录着中 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社会变迁,门被赋予了生动的社会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们不断探索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裕成著.中国门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2004. [2]李允鉌著.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5. [3]刘致平著.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3. [4]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3. [5]谢玉明主编.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趁鹤岁著.汉字中的古代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2005. [7]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8]王建华.三晋古建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