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季度总结 > _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

_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

来源:季度总结 时间:2019-10-30 07:50:10 点击:

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

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现 实魅力无法发挥,是其教学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要还原马 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把它当成一门真正的哲学去 讲,做到有理说理,以理服人。

摘 要:
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哲学本色,把马哲当成 一门真正的哲学去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哲学理论探讨之中, 会收到思维培养和政治教育的双重效果。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没把其当作哲学来 讲,相反地马哲教学成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无法发 挥马哲的思想和现实魅力,这是马哲教学实效性差的主要原 因。显然,马哲是哲学的一个派别,它很重要,但在教学中 把它当作哲学本身来讲是违背最基本的逻辑常识的。更有甚 者,竟然武断地在马哲、哲学、真理之间划等号,这是一种 误导,忽略了马哲教学深厚的人文和历史特色。如此,学生 反感也是很自然的。真理是在理性对话中彰显的,不是现成 的,不能去灌输。

从课程设置上讲,马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 分。既然如此,课程的政治性要求是必然的,但思政课也是 由很多不同学科构成的,是不是都要取消学科特征,径直走 向政治说教就能达到好的效果呢?很显然这是错误的!也只有充分体现各学科的学科特色,才能使思政课教学这个整 体得到完满的体现,才不至于高高在上、空洞无物。从大学 教育的规律上讲,马哲教学同样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 现实效性,也就是理论思维的培育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以 及从内心的“信而从之”,最终落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建构上。但这是一个靠事实去论证的过程,不是仅 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强制力就可以达到的。

把马哲教学直接地简单地等同于政治说教,这是马哲教 学的一大误区。这直接导致了马哲教学中的“板”、“散”、 “浅”。1板就是把理论当作现成结论,板起面孔,以客观 真理的传教士姿态宣讲教科书;
散即是把理论当作枯燥的教 条,归纳总结,原理加实例;
浅就是回避理论难点和现实问 题,浅尝辄止。把马哲作为哲学去讲解,为马哲教学获得强 大的理论资源,使马哲教学承担哲学启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双重、互动功能。

二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不能靠服从来 维持教育活动,思政课概莫能外。大学生也是成年人,具有 一定的分辨能力,不再是早期教育时单纯的可以任意填塞的 知识容器,而是需要去点燃的火花。2有理讲理,以理服人, 这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有理是前提,大学既是一个 知识、思想对话的地方,不认你的身份,不取决于权力,不 需要“萝卜”,不需要“大棒”。如果你没理,要么是胡说八道,要么是参杂一些非正当性因素,都是要被摒弃的。就 如同在市场上卖东西,你没什么好货色就最好别乱吆喝。但 是,有理就万事大吉了?不是的,有理了还要讲理,教育活 动不是关在书房里自娱自乐,把理讲出来才能为人所知,才 能让人知道并且有可能让人相信。不讲理有三种可能:没 理;
不屑于讲;
不会讲。第一种是现代东郭先生,闭口是最 明智的。第二种大概是以真理自居,高高在上。第三种就好 比是急于兜售一件好东西,但就是没法让想买的人知道东西 的好。大学教育,要有理,也要去讲理,这样才会使人信服。

马克思有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理论只要彻 底,就能说服人。3 现代大学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 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课程只要是在大学里 设置,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这可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或扳起 面孔训人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真正存活在学生的心里, 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这不是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的走过 场。问题的关键正在于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去理解思政课的 讲授,认识到现代社会不再是信息匮乏、闭目塞听、权威至 上的社会,人们包括学生在内所构成的受众不再是你说什么 就信什么。思政课教学在现代社会是一门艺术,它对教师素 质和教学方法的要求高于专业教育。要对人产生影响,思政 课只有做到“有理讲理”,才能“以理服人”,才能真正有 好的效果。“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见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所想到的道理所服。”4 哲学的魅力恰恰在于“理”。哲学根本就是讲道理的 学问,哲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明晰的逻辑 感,但哲学倘若“无理”,这一切便无立锥之地。哲学也正 是“批判地反思理论思维的‘前提’,追究全部知识的基础, 沉思生活信念的根据,探索历史进步的尺度,审视评价真善 美的标准,从而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 为人们提供历史地发展的世界观理论”。5马哲是哲学之一 种,马哲是有道理的。如果是在纯哲学专业课上谈“有理讲 理,以理服人”,似乎就像是常识问题,这是哲学活动的底 线,不会有任何的疑义,但是不是马哲课上或讨论马哲问题 时就可以抛开这一底线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马哲课的教 学应该回归哲学本色,要把马哲教学简单等同于说教的误区 中解脱出来,还马哲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理论教育的本 色。马哲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变革,是对思维、人 类历史、外部世界的科学揭示和理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无 限生命力。既然如此,就应该以思想性为基础理直气壮地讲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上无可辩驳,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水 到渠成。

三 马克思一生都在消解“神”,可我们却硬要把他包装成 “神”。哲学是什么?学生们一般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哲学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吗?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悲哀的回答。仅就逻辑来看,把马哲简单等同于哲学本 身,很明显是混淆了一般和特殊概念。这种错误原因有二:
在大学里绝大部分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哲学也基本上是马 哲;
某些老师在教授马哲时把其当成绝对真理来讲,排斥其 他的哲学派别。

哲学最根本的问题是:哲学究竟是什么?任何真正的哲 学都必须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 理论思维”,6也就是说,哲学都是建立在哲学史的基础上 的,哲学史并不是“结果所昭示的,不过是分歧的思想、多 样的哲学的发生过程,这些思想和哲学彼此互相反对、互相 矛盾、互相推翻”,“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 满了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了 肉体死亡的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 传统,在这里,每一个人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7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哲学史是一个有机的历史系统,诸如 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等等基本上是不变的,只是不同 时代主题侧重不同体现时代性和个体性罢了,改变的只是解 释问题的原则,任何的一种哲学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建立 在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基础上的。因此,哲学的进步“不 在于任何古老问题的消失,也不在于那些有冲突的派别中一 方或另一方优势的增长,而在于提出各种问题方式的变化, 以及对解释问题的特点不断增长的一致性程度。”8所以说, 哲学的历史是具体哲学的“解释原则”被“扬弃”的历史,而每种哲学都作为哲学自身发展的环节而保存在哲学之中, 并且成为后来哲学的铺垫。可以说没有休谟的怀疑就不会有 康德的批判,没有柏拉图的抽象就不会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 没有海德格尔对于存在的沉思就不会有伽达默尔解释的循 环。如果说,哲学和哲学史有着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那么 哲学史和具体哲学就是一条项链上的珍珠,是内在性的统一。

同样地,离开黑格尔也无从理解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西方哲学史的哲学革命,马克思的“实践转向”,以实 践自身的矛盾性为基础,深刻揭示了现实世界的二重化、人 类自身的二重性和社会历史的二重性,从而实现了关于现实 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 来源是从他所批判的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客观唯 心主义而来的,是对黑格尔哲学绝对精神的先在性和唯心辩 证法的扬弃,是对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哲学的改造, 它处于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转折点上,处于哲学自身的问 题逻辑的转折性的传承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伟大,但 是如果把它当成绝对真理来对待,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 法本性的。如果因为它的伟大就终结了哲学,是对哲学、哲 学史、马哲的严重误读和歪曲。实际上,若无哲学的“面” 的整体和西方哲学史“线”的逻辑,马哲的“点”的独特性 是无从理解的,也不会获得哲学本身的思维的力量和哲学史 知识的支撑。还原马哲教学的哲学本色就是要把马哲放在整体和历 史的宏观背景中去理解,既看到它的革命性变革意义,也不 回避自身局限性。有意识地在哲学的“面”、西方哲学史的 “线”和马哲的“点”之间上通下达,使马哲教学言之有据、 言之有理,这种科学的态度才是对马哲的真正尊重和褒扬。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482页. 2杨福家.《中外高等教育七大不同》,见《新华文摘》, 2003,11. 3(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 版社,1963年版,第9页. 4(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1985年版,第8页. 5孙正聿.《在前提批判中寻求崇高》,《哲学动态》, 1996,12. 6(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3 页. 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59年版,第21-22页. 8(英)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第19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