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销售总结 > 练琴_钢琴练琴方法的培养以及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练琴_钢琴练琴方法的培养以及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销售总结 时间:2019-10-30 07:50:52 点击:

钢琴练琴方法的培养以及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钢琴练琴方法的培养以及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考艺术类考生的逐年增加,各高校也不 断加大扩招力度。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针对高校目前的 现状,笔者就自己对教学的一些建议在文中进行了阐述。培 养学生好的练琴方法是目前高校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尤为重 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摘 要:
钢琴教学 练琴方法 演奏 钢琴练琴方法的培养以及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吕靓(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 大连 11665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考艺术类考生的逐年增加,各高 校也不断加大扩招力度。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针对高校 目前的现状,笔者就自己对教学的一些建议在文中进行了阐 述。培养学生好的练琴方法是目前高校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尤 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钢琴演奏对于高等院校音乐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重 要的课程之一。钢琴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 生对其他音乐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 水平,教师应按照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因材施教,不仅使学生能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而且还应教会学生从复杂的、 感性的钢琴弹奏中学会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练习方法。我认 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读谱 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读谱习惯。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 是以乐谱形式存在的。用理性的头脑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加 以认真对待,是进行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 性的基本保证。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记录。随着记 谱法的日趋完善,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的 创作意图加以标示。因此对于作曲家写下的乐谱进行认真的 研究与理性的分析,对于获得真实性的音乐表演是至关重要 的。因此,读谱就成为我们学习钢琴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一个音符,一个休止符到一个乐句、乐段;
从乐曲当中表 情记号、音符的升降记号到乐曲(章)前的音乐术语;
还有 乐曲中速度的不同变化都要求练习者认真仔细的进行识别。

二、练琴中的“重复”问题。

我们知道,在钢琴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重复是一种符 合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钢琴的学习我认为就是手指、手腕、 手臂乃至身体的一个协调的过程,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达到 良好的练习效果。但’重复”必须合理运用。许多学生每天 练习就是从头到尾无计划、无步骤、盲目地一遍遍地弹,— 遍遍地“重复”。我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在练琴的过程中 一定要动脑子,做到每次练琴时手到心到,养成有目的、有 计划重复的练琴习惯。在一首新的乐曲从开始读谱到熟练地 演奏的全过程中,漫无目的的重复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 学生对音乐的麻木;
只有那些有意义的、动脑的重复才会对作品的成功演奏有帮助。

三、“慢练”。

慢练是利用充分的时间将谱面上的音符等一些记号在 键盘上充分、准确地弹出。弹奏的大部分的技术难点可以通 过慢练的方式来改善,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慢练” 是一种“用脑”的慢练,这与一味的手慢脑慢不同。也就是 说,学生在慢练中要随时注意解决指法、分句、基本的动作 走向、困难片段的弹奏方法这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应先研 究曲目中哪些地方在快速演奏时可能会出现困难,根据快速 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慢练,例如整个速度很慢,但大跳式 位置转换到位却很快,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在这样快速反 应的慢速练习中,大脑的高速运转与手指紧密配合,就能高 效率地完成练习阶段而尽快进入快速阶段。所以,动脑的慢 练其实是曲子速度慢,但脑快手快。只有这样练琴,才可以 事半功倍。

四、分声部练、分手练、分乐句练。

一句一句地练,是每个教师告诫学生的老生常谈。然而, 不幸的是,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的弹。

从练习的角度而言,这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方式是难以得到 真正提高的。只有集中注意力,以最大的耐心,分手,分声 部,一句又一句地仔细磨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提 高整体演奏水平。因为,在从头到尾一遍遍弹的过程中,无 数细节被忽略,被带过,甚至还反而会养成许多不该有的错误习惯。那就不仅仅是“欲速不达”,简直是“南辕北辙” 了。必须强调的是,练习不等于演奏,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练习的目的是克服难点,培养正确的弹奏习惯,寻找所需要 的声音与指触,等等。这一切,只有通过慢练、细练、分开 “零件”练,才能达到目标。

四、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技术性:钢琴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具有其他学 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其演奏技巧 要求高,技能性很强,对演奏者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技术性技巧对希望成为第一流钢琴家的人来说,是一件头等 重要的事情。不难想象,出色的演奏一定具有技术干净、快 速、清晰和灵活的特点。

(2)能力性: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 课,其主要目的一是作为其他音乐课程的基础,如乐理和声 课的基础。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实际应用能 力。三是通过学习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3)思维性:诗人、作家和艺术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需要在想象的广阔天地“神思”。想象对于艺术创造的巨大 作用,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所公认。可以说,没有想象,就 没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瑰宝。钢琴教育是艺术天地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不言而喻。钢琴演奏 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照搬和理解乐谱上的术 语,因为乐谱是无法记录下作曲家无限的精神和感情的,演奏钢琴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的精神和情怀。演奏 者应该用心、用感情去挖掘隐藏在乐谱行间的丰富内涵,使 纸上的音符赋予生命的灵魂,把生命注入其中。因此,钢琴 演奏过程就是一个从感知到再现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演奏 者不仅具有敏锐的内心洞察力,而且具有表达作曲家内心世 界的演奏技巧。

(4)审美性:在钢琴教学中,钢琴既是培养合格音乐 师资的基础课,又是提高弹奏水平的专业课,同时还是进行 素质教育的艺术课,美育课。在这多元的性质定位中,必须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钢琴审美教育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种形 式,是一种自觉的审美化教育过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独特的审美功能、价值与艺术魅力,启迪了人们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陶冶了 人们的情操,激发了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一切 美好事物的真挚情感。

总之,在当前的普通高校的教学体制下,学生不可能获 得更多的上课时间,教师也就不可能对一个音乐作品讲解得 很详细,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练琴 习惯,就成为钢琴教师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培养 和锻炼学生积极、用心、善于动脑的练琴习惯才能使我们的 钢琴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才能保证钢琴教学的质 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3]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